鹰潭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推动我市蔬菜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

鹰府办发〔2020〕28号2020年09月26日

各区(市)人民政府,市龙虎山风景名胜区管委会,鹰潭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市信江新区管委会,市政府有关部门:

为切实解决新冠疫情对我市蔬菜生产和市场供应带来的不利影响,提高蔬菜生产水平和市场调控能力,确保蔬菜供应平稳有序,进一步增强我市蔬菜产业发展水平,提高农民收入,努力维护城乡居民正常生活秩序和社会稳定。根据《江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动我省蔬菜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赣府厅发〔2020〕11号)等文件精神,现就加快推动我市蔬菜产业高质量发展制定如下实施意见。

一、总体要求

紧紧围绕保障城乡居民蔬菜供应,按照扩大基地规模、增加蔬菜产量、丰富花色品种、提升产品质量、补齐设施短板的要求,以推动蔬菜产业高质量发展为主线,力争通过3年时间,新增设施蔬菜(含食用菌)面积2.5万亩,其中2020年新增0.8万亩、2021年0.9亩、2022年0.8万亩;年蔬菜播种面积突破25万亩,产量超35万吨,综合产值达到10亿元以上,实现蔬菜平稳有序规范生产,农民持续稳定增收,做到淡季不淡、旺季不烂;做到平常时期满足供给,应急时期保障供应。

二、工作重点

(一)持续扩大生产规模。按照一县一主导种类、一乡一特色品种的布局,重点打造贵溪市雷溪镇、鸿塘镇,余江区锦江镇、杨溪乡,月湖区童家镇等蔬菜生产示范基地。加快发展外向型蔬菜基地,推动形成产业集聚区、优势生产区。坚持科学选址,规范建设流程,严格把控基地建设质量和标准。鼓励推广顶部竖式通风双膜连栋钢架大棚,提升大棚设施实效性。鼓励引进山东、江苏等地家庭式、小农户型的职业菜农,发挥传帮带作用,培育壮大基本菜农队伍,引导发展适度规模、标准化蔬菜种植。

(二)加强基地运营管理。大力推广“龙头企业+合作社+菜农”的组织模式,推进适度规模蔬菜生产。推行规模蔬菜基地生产种植计划制度,引领生产基地压茬种植。发挥大棚设施功能,主攻春提早、秋延后茬口,推广土壤改良、吊蔓栽培等技术,种植优质高效蔬菜品种。改造提升原有设施和露地基地,提高运营质量与效益。用好农机购置补贴政策,推广小型蔬菜耕作机械,提高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推进清洁生产,减少蔬菜生产面源污染。加强基地病虫和气候灾害监测,做好防灾减灾工作。

(三)完善技术服务体系。落实人才培育计划,充实和配强蔬菜产业技术力量。用好市蔬菜产业专家资源,加强关键性问题研究与咨询。推进政府购买服务,聘请蔬菜技术员开展指导服务。引导建立蔬菜技术服务站,开展技术承包、农机租赁等服务。加快推进先进高效种植、品种示范基地建设。

(四)延伸产业发展链条。加快培育种苗繁育、全程植保、加工冷链以及农资等相关配套产业,推动蔬菜全产业链发展。发展产、贮、销冷藏链设施,推行分级包装等采后商品化处理,提高产品品相和市场竞争力。大力发展蔬菜加工业,增强应对蔬菜市场波动的能力。积极培育区域性蔬菜劳务市场,解决用工难、效率低等问题。拓展蔬菜美食、科普和农事体验功能,做活产业融合文章,推进“接二连三”,提高蔬菜产业附加值。

(五)唱响蔬菜品牌。区(市)要统筹做好蔬菜种植区域布局,鼓励企业制定蔬菜生产技术规程,打造蔬菜特色品牌。要把好化学投入品准入关口,强化蔬菜生产过程监管。推广蔬菜品牌认定及评价标准,大力发展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地理标志产品。

(六)畅通市场流通渠道。搭建市场信息交流平台,引导发展适销对路蔬菜产品。在基地集中区、专业村组发展一批田间市场。扶持发展流通型蔬菜企业和合作社,大力培育蔬菜经纪人队伍。出台扶持政策,引进和培育蔬菜营销团队。引导重点蔬菜产区与目标市场建立稳定产销关系,鼓励发展蔬菜订单生产。鼓励各地举办主导品种展示推介会,参加国内各类蔬菜博览会、展销会,促进高端品质蔬菜外销。

三、扶持政策

采取工业政策理念扶持发展蔬菜产业,坚持公共服务导向,科学设置扶持项目和标准,着力解决关键环节瓶颈问题。2020—2022年期间,市财政根据省产业结构调整要求统筹安排配套资金,持续加大对发展蔬菜产业的支持。各区(市)要加大对蔬菜产业发展资金的投入,优化奖补项目设置,除适当奖补大棚建设外,积极撬动农发行等金融机构信贷资金,拓宽资金筹措渠道。

(一)对大棚设施进行奖补。对新(扩)建相对集中连片50亩及以上面积的钢架大棚按省里的政策坚持先建后补原则进行奖补(补助标准按省、市、县分别为1﹕0.5﹕1执行)。相对集中连片,在同一行政村范围内分户建设经营并联合组建合作社,达到验收标准的,合作社可以作为主体进行申报奖补。由乡镇落实基本菜农后,鼓励区(市)国有企业、村集体经济组织承建设施大棚,返租给基本菜农生产经营,面积达到验收标准的,可由承建的国有企业、村集体经济组织申报奖补。

(二)创新金融扶持政策。鼓励使用城乡融合助农信贷通发展蔬菜生产,按照“每亩最高2.5万元,每户不超25万元的额度要求”,各区(市)采取“一贷三年、财政全额贴息”方式,积极向菜农贷款,扶持设施蔬菜产业发展。在菜农自愿参与情况下,积极推出蔬菜设施和自然灾害险产品,保费由各区(市)财政贴补80%,菜农承担20%。

(三)支持引进人才培育职业菜农。针对当前蔬菜产业发展的人才瓶颈,制定针对性的分类政策,大力引进人才、培育职业菜农,支持发展种植示范带动型、流通型蔬菜企业和合作社。推动各地有针对性的制定人才培训和引进计划,各区(市)要设立专项经费,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对300亩以上的蔬菜基地聘请的技术员给予5—10万元的工资补助。通过3年的努力,做大做强人才队伍基本盘,为产业发展提供坚实人才支撑。

(四)支持体系建设、技术研发和正向激励。继续执行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加强蔬菜产业发展技术指导,加大正向激励,对发展较好、发挥引领作用的区(市)给予一定资金奖励。

四、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把蔬菜作为产业兴旺的主抓产业,持续加大工作力度。各地要按照“菜篮子”市长负责制的要求,继续强化工作力量,由行政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并保障必要的工作人员和经费投入,定期进行工作调度,切实解决蔬菜生产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努力推动蔬菜产业高质量发展。

(二)压实工作责任。进一步压实各地和各有关部门职责,形成齐抓共管的强大合力。各地要落实属地责任,负责做好基地建设、新型经济主体培育和基地日常监管等工作。

(三)强化监督指导。严格落实“菜篮子”市长负责制,强化农业高质量发展中对蔬菜产业发展的考核要求,不定期对各地工作开展和基地建设等情况进行监督,要强化资金使用绩效管理,做到项目建设程序规范、手续齐全,切实提高蔬菜基地建管水平。


附件:2020-2022年全市新(扩)建设施蔬菜指导计划表

(此件主动公开)


附件


2020-2022年全市新(扩)建设施蔬菜指导计划表

面积:万亩

区(市)

3 年新增建

设基地总面积

其中:各年新增面积

备注

2020年

2021年

2022年


贵溪市

0.98

0.3

0.31

0.37


余江区

0.8

0.2

0.3

0.3


月湖区

0.3

0.1

0.15

0.05


龙虎山景区

0.29

0.13

0.1

0.06


高新区

0.05

0.02

0.02

0.01


信江新区

0.08

0.05

0.02

0.01


合计

2.5

0.8

0.9

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