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发展目标
2021年07月26日展望2035年,鹰潭将与全国、全省同步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到那时,全市经济实力大幅跃升,经济总量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迈上新的大台阶。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加快建设科技强市、工业强市、文旅强市、开放强市、人才强市、教育强市,建成具有鹰潭特色的现代化经济体系。市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基本实现,平安鹰潭法治鹰潭基本建成。生态环境大幅改善,在美丽中国“江西样板”中站前列。全域一体协调发展,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更加健全,公共服务均等化基本实现,城乡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显著缩小。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走在全省前列,健康鹰潭取得更大成效,居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高度。平安鹰潭建设达到更高水平,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发展新局面基本形成,社会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人民生活更加美好,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
锚定二Ο三五年远景目标,“十四五”时期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具体目标是:
——经济质量效益实现新跨越。综合经济实力明显提升,保持中高速经济增长,经济总量在全省位次前移,主要经济指标增幅保持全省“第一方阵”,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7.5%左右。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三次产业比例进一步优化调整为6:49:45,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有效提高,农业基础更加稳固,现代工业体系更加完备,现代服务业提速增效,打造全省万亿有色产业集群核心区、国家级铜基新材料产业集群和全国铜进口原料集散中心,中部地区物联网产业制造中心和国际道文化养老养生旅游首选地。
——发展动力活力实现新增强。创新引领发展能力明显增强,研发经费投入强度保持在3%以上,加快打造区域性创新中心。要素市场化配置机制更加健全,高标准市场体系基本建成。投资质量持续提高,消费贡献明显提升,外贸进出口结构不断优化,进出口总额达到412亿元,实际利用外资达到4.6亿美元。更高水平的开放型经济体制基本形成,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取得明显成效,营商环境在全省“创一等走前列”。
——城乡融合发展实现新突破。全域一体化联动发展意识明显增强,一体化发展格局基本形成,市域发展能级、核心竞争力、辐射带动力整体提升。乡村振兴战略全面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加快推进,城乡融合发展试点任务取得实质性制度成果,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加速形成,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明显缩小,成为全国城乡融合发展样板区。
——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新成效。生态环境质量显著提高,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更加完善,森林覆盖率稳定在56.7%左右,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保护和修复机制更加健全,资源能源利用效率大幅提高,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加快形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基本健全,绿色产业发展体系基本建立。
——社会文明程度得到新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人民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健康素质明显提高,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文化产业体系更加健全。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日益丰富,道文化、心学文化、血防文化等地域特色文化品牌影响力更加彰显,文化软实力明显增强。
——民生福祉改善达到新水平。脱贫攻坚成果得到巩固提升,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5.5%左右,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42031元,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保持在2以内,年均增速基本保持稳定。教育、医疗卫生、养老托幼、社会保障、住房等社会事业不断改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明显提升。
——市域治理水平跃上新台阶。社会主义民主法治更加健全,社会主义公平正义得到进一步彰显。“忠诚型、创新型、担当型、服务型、过硬型”政府建设取得更大成效,政府治理效能不断提升。社会治理能力全面提升,平安建设水平再上台阶,基层治理体系更加健全,公众安全满意度显著提升。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体制机制不断健全,突发公共事件应急、自然灾害防御等关键性短板领域能力建设明显增强,发展安全保障更加有力。
表2 “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
类别 | 指标 | 2020年 | 2025年 | 年均增长 /累计(%) | 属性 |
综合质效 | 地区生产总值(GDP)(亿元) | 982.66 | 1400 | 7.5左右 | 预期性 |
全员劳动生产率(万元/人) | 12.24 | 17.6 | 7.5左右 | 预期性 | |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 | 4.9 | -- | 7.5左右 | 预期性 | |
固定资产投资增速(%) | 9.5 | -- | 8.5左右 | 预期性 | |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 | 343.12 | 510左右 | 8.5左右 | 预期性 | |
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亿斤) | 13.2 | 14 | 保持稳定 | 约束性 | |
能源综合生产能力(亿吨标准煤) | -- | -- | -- | 约束性 | |
创新驱动 | 研发经费投入强度(%) | 3.81 | 3以上 | -- | 预期性 |
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件) | 1 | 3 | [2] | 预期性 | |
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 | -- | 12左右 | -- | 预期性 | |
协调发展 | 三产比例(%) | 7.5:51.1:41.4 | 6:49:45 | -- | 预期性 |
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 | 2.07 | 2以内 | [-0.16] | 预期性 | |
常住人口城镇化率(%) | 63.54 | 70 | [6.46] | 预期性 | |
改革开放 | 进出口总额(亿元) | 310 | 412 | 6左右 | 预期性 |
实际利用外资(亿美元) | 3.62 | 4.6 | 5 | 预期性 | |
耕地保有量(万亩) | -- | 确保数量不减,质量提升 | 约束性 | ||
绿色生态 | 单位GDP建设用地使用面积降幅(%) | -- | -- | [18-22] | 约束性 |
单位GDP能源消耗降幅(%) | [21] | 按省下达目标 | 约束性 | ||
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 | 12.5 | 约束性 | |||
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降幅(%) | [21.62] | 约束性 | |||
县级及以上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 | 94 | 约束性 | |||
地表水达到或好于III类水体比例(%) | 100 | 100 | -- | 约束性 | |
森林覆盖率(%) | 56.7 | 56.7 | 保持稳定 | 约束性 | |
民生福祉 |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 29983 | 42031 | 8 | 预期性 |
城镇调查失业率(%) | -- | -- | 5.5左右 | 预期性 | |
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年) | -- | -- | [1] | 约束性 | |
每千人口拥有执业(助理)医师数(人) | 2.28 | 2.78 | [0.3] | 预期性 | |
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万人) | 82.87 | 83.3 | [0.03] | 预期性 | |
每千人口拥有0—3岁婴幼儿托位数(个) | 1.1 | 3.5 | [2.4] | 预期性 | |
人均预期寿命(岁) | 76 | 78 | [2] | 预期性 | |
公众安全感(%) | 98.63 | 98.83 | [0.2] | 预期性 |
注:
1.[ ]为五年累计提高或下降数,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为“十三五”平均增速;
2.约束性指标具体数值按国家、省下达任务执行;
3.“耕地保有量”基期值待土地“三调”公布后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