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推动工业和服务业融合发展
2021年07月26日持续深化服务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实施现代服务业优化升级行动,大力发展工业设计、现代物流、现代金融等生产性服务业,推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发展,支持鹰潭高新区创建国家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试点区,打造全省样板。
现代物流。推进鹰潭、贵溪、余江现代物流园提质增效,鼓励相关企业进入全市物流公共信息平台,推动物流网络化、集约化、标准化、信息化、绿色化发展。引进3-5家在国内外有竞争力的现代物流和商贸流通企业,培育发展2-3家本土物流龙头企业。深入推进城乡高效配送国家试点,扩大从现代物流园—各区(市)分拨(配送)中心—乡镇分拨中心—末端配送网点的四级城乡配送网络覆盖范围,构建城乡高效配送“鹰潭创新模式”。大力发展冷链物流、共享物流、应急物流,推进保税物流中心建设,积极创建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城市,争创国家一流物流示范园区,打造全国有色金属材料集散中心、区域性商贸物流中心。到2025年,力争新增省级示范物流园区1家,重点商贸物流园区5家,4A级以上物流企业5家以上,重点商贸物流企业10家,冷链物流企业10家。
现代金融。大力引进银行业金融机构,积极引进保险、基金管理机构,培育壮大融资担保、融资租赁、商业保理等地方金融组织,着力增强地方法人银行机构实力。以市场为导向,积极开发个性化、差异化、定制化金融产品,深入推进供应链金融、物联网金融、“铜票通”、普惠金融服务中心、“党建+金融”、智慧金融综合服务平台、“数字乡村+普惠金融”、绿色金融等金融创新工作和农村产权抵押担保权能改革试点工作,完善农业保险制度,探索开展保贷联动、价格指数、收入指数、“保险+期货”、险资直投等创新型保险业务。着力优化金融发展环境,建立健全法制化金融纠纷多元化解机制,依托“信用鹰潭”加快小微企业和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积极培育征信市场。建立健全金融监管体系,全面完善适应地方金融监管要求的监管体制,强化金融风险源头管控,全面实施金融机构业务持牌经营制度,严厉打击乱办金融、非法集资等非法金融活动。高效对接多层次资本市场,深入实施企业上市“映山红行动”[],支持优质企业通过发行债券、债务融资工具以及开展PPP融资、引入风险投资资金(基金)等方式进行直接融资。到2025年,力争实现大型国有商业银行市本级全覆盖、村镇银行县域全覆盖,新增2-3家全国性股份制银行或城市商业银行,金融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6%左右,本外币存贷款增速继续保持全省“第一方阵”,保险保费收入突破30亿元,新增上市公司8家以上。
电子商务。推进电子商务与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做大做强鹰潭电子商务产业,加快形成电商服务体系完备、电商创新创业活跃、电商产业集群特色突出、电商园区集聚度高、电商龙头企业示范引领的电子商务产业发展新格局。到2025年,力争电子商务网络零售额年均增长15%以上,规模突破30亿元,其中实物网络零售额力争达18亿元,年均增长18%以上;电商企业实力全面增强,农业、工业和服务业等领域中各打造一个网络零售额超2亿元的电商核心平台,引进培育年网络零售额超5000万元电子商务企业5家以上。
研发设计。加强新材料、新产品、新工艺的研发,大力推进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力度,强化网络化协同设计能力,大力发展研发外包、工程设计、工业设计等重点行业领域研发设计服务,培育建立研发设计交易市场,全面推广应用工业设计创新券模式,促进研发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提升全市研发设计服务水平。到2025年,力争培育10家以上新型研发机构,其中,2个省级工业设计中心。
商务咨询。加快发展资产管理、兼并重组、财务顾问、后勤管理等企业管理服务。积极发展会计、审计、税务、资产评估、矿业权评估、认证认可、信用评估、经纪代理、市场调查等专业服务。加快建立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建设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职业技能竞赛基地、技能大师工作室,推动人才资源服务产业集聚发展。建立商务咨询服务集聚区,引导各类中介机构集聚发展,推动商务咨询服务大众化、便利化和专业化。到2025年,力争建设1个省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1个省级职业技能竞赛集训基地,建设各级各类技能大师工作室20个。
会展经济。积极开展重大经贸品牌展销推介活动,鼓励本地大型商贸流通企业举办特色展销促销活动,推进“鹰潭绿地国际会展中心”会展场馆建设,做大做强鹰潭眼镜旅游文化博览会、中式糕点博览会等展会品牌影响力,积极做好余江眼镜、余江雕刻、贵溪铜雕、龙虎山桃酥、塔桥水果、信江糕点等产品展销推介工作,提升名优特色商品的品牌影响力和市场占有率。到2025年,力争新增培育会展龙头企业2家,举办规模以上展会超10次以上,会展面积达到3万平方米,展览活动直接收入达到2亿元,拉动相关行业收入超20亿元。
专栏1 重点服务业发展导向 |
(一)现代物流 加快推进鹰潭市现代物流园、贵溪市物流园、鹰潭商贸物流园和贵溪、余江、月湖快递分拨中心等重点物流园基础设施区建设。重点推进鹰潭国际综合港经济区、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江西鹰潭基地、公铁联运中心、中国邮政鹰潭邮件处理及物流仓储中心、快递产业园、江西供销(贵溪)冷链物流园、(白鹤湖)生态科技产业园-冷链物流园、鹰潭港物流园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大力发展鹰潭至厦门、福州、深圳、宁波等出海口铁海联运班列。 (二)现代金融 积极探索“物联网+金融”创新发展模式,加速推进物联网金融创新中心、智慧金融科技产业园建设。全面完善“市智慧金融综合服务平台”功能,探索全领域数据归集、全要素网上融通、全链条动态管理的智能化金融服务模式。鼓励和支持银行机构根据不同产业特点,运用物联网技术,积极开展供应链金融、应收账款质押、农村产权抵押融资业务。 (三)电子商务 实施“互联网+流通”行动计划和“电子商务进农村”行动,在贵溪市建立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帮助村民将本地土特产销往全国,有效地促进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在余江打造眼镜网络销售综合平台,逐步引导医药、木雕、节能照明、食品、服装、鞋袜、足部护理等工业企业入云开展电子商务,推进电子商务与工业融合发展;整合月湖区和信江新区电商产业园资源,有序推进电子商务在餐饮、教育、医疗、交通、休闲娱乐、旅游、家政等领域的应用,打造现代服务业网络服务综合平台。力争到2025年末,每个公共平台网络零售额达到2亿元,力争突破3亿元。 |
推广柔性化定制,通过体验互动、在线设计等方式,增强定制设计能力,加强零件标准化、配件精细化、部件模块化管理,实现以用户为中心的定制和按需灵活生产。加强全生命周期管理,引导企业通过建立监测系统、应答中心、追溯体系等方式,提供远程运维、状态预警、故障诊断等在线服务,发展产品再制造、再利用,实现经济、社会生态价值最大化。深化研发、生产、流通、消费等环节关联,加快业态模式创新升级,有效防范数据安全风险、道德风险,实现制造先进精准、服务丰富优质、流程灵活高效、模式互惠多元,提升全产业链价值。鼓励电商、研发设计等服务企业,发挥大数据、技术、渠道、创意等要素优势,通过委托制造、品牌授权等方式向制造环节拓展。鼓励资源富集企业面向社会开放产品开发、制造、物流配送等资源,提供研发设计、优化控制、设备管理、质量监控等服务,实现资源高效利用和价值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