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推动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发展
2021年07月26日深化文化旅游体制改革,整合开发旅游资源,培育文化旅游新业态、新商业模式,全面提升文旅产业发展层次和水平,加快推进全市文化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
推广运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等模式,引导和支持社会资本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推进文化惠民工程,提高文化领域创新动力和活力。推动文化旅游景区转型发展,探索实施A级旅游景区免门票模式,增强游客吸引力。开展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完善全市文化和旅游消费体制机制,健全政策保障体系,优化消费环境,丰富产品和服务供给,保持文化和旅游消费快速增长,人均文化娱乐支出增速、旅游收入位居全省前列。积极推动龙虎山旅游文化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向现代企业先进管理模式转型,做大做强文旅投融资平台。
围绕公共文化机构与旅游公共服务设施功能融合,探索共建共享、构建主客共享的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新空间。增强公共文化机构旅游宣传功能,在旅游公共服务设施开辟文化空间,按照一个乡村旅游设施或场所打造一个文化品牌、一项传统文化(非遗技艺)、一套文创商品、一批文艺大师的模式,打造出一批乡村文化旅游融合综合示范点。
大力整合全市文化旅游资源数据,推动公共文化数字化建设,加快推进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美术馆、地方文化特色数字资源库等数字化建设,打造地区统一的公共文化数字服务平台,推动“鹰潭市公共文化素质服务平台”项目建设。大力推进各区(市)A级旅游景区、乡村旅游点、公共文化服务场所的智慧化建设进程,重点推进智慧停车、智慧书屋、智慧旅游厕所等智慧化建设。发挥鹰潭文化旅游大数据中心和文化市场技术监管服务平台效能,探索全市文化旅游数据共享创新性机制和数据使用常态化模式,推进文旅场所管理方式和服务方式转型升级。围绕打造“中华道都”,聚焦“龙虎天下绝”核心品牌,塑造城市旅游新IP,创新全媒体宣传矩阵,使用“两微一抖”[]新兴网络营销手段,推进鹰潭中心城区、贵溪市、余江区文化旅游品牌的层次化宣传,塑造区级主题品牌,重点结合“鹰潭十大必购旅游商品”,打造一批有特色、有卖点的旅游吸引物。
专栏1 “智慧文旅”重点建设工程 |
(一)公共文化设施数字化工程 重点推进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美术馆、地方文化特色数字资源库等数字化建设,打造地区统一的公共文化数字服务平台。 (二)智慧旅游设施建设工程 重点推进鹰潭市文化旅游大数据平台(二期)项目建设,丰富文旅大数据应用平台模块,完善文旅节点数据采集终端,建设旅游VR体验场景和文化AR体验中心;加快推进龙虎山景区导游预约服务监管平台、NB-IOT智能停车场系统、北斗车辆调度指挥系统、无线WIFI系统、公共广播系统、数据分析系统、酒店信息化系统、5GVR智慧产品、智慧竹筏、量贩式软件平台等智慧应用平台建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