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培育增强消费动能

2021年07月26日

积极完善消费体制机制,创造更多适应新需求的有效供给,激发消费潜力,充分发挥消费对扩大内需的基础性作用,实现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大幅提升。

第一节 提升消费供给质量

大力开展质量提升行动,实施覆盖产品全生命周期的质量管理、质量自我声明和质量追溯制度。严格落实国家各项标准,积极开展对标达标提升行动和“赣品”提升行动,深入推进“生态鄱阳湖、绿色农产品”品牌培育工程,鼓励企业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发挥鹰潭“老字号”企业产品的品牌效应和带动作用,加大品牌培育和保护力度,更好满足人民群众个性化、多样化、高端化消费需求。大力提升教育医疗、健康养老、托育家政等优质服务供给。积极引进高端零售品牌和产品品牌企业,积极申报省级高端品牌扶持项目。力争到2025年,培育5家“老字号”企业品牌,引进培育5家高端零售品牌和品牌企业。

专栏1                    特色品牌培育提升行动

着力打造塔桥水果、贵溪茶油、白茶、塘湾谷酒、欧绿多肉植物、龙虎山铁皮石斛、龙虎山板栗、杨溪葡萄、潢溪红糖信江烘焙产品、余江蜜柚等特色农产品品牌。着力提升箱包、眼镜、中医药产品等特色产品品牌市场规模。加大贵溪铜錾刻,余江雕刻、月湖区黄蜡石,高新区旅游休闲食品、龙虎山旅游文创产品、信江周塘和贵溪白鹤湖烘焙等特色产品市场推广力度,提高鹰潭文旅品牌影响力。力争到2025年,全市完成5家“老字号”企业品牌培育行动,引进培育5家高端零售品牌和品牌企业。

第二节 激发扩大消费需求

注重需求侧改革,深入实施促进商贸消费升级行动,刺激消费支出,激发消费需求,推进夜间经济、地摊经济、小店经济等有序发展,提升吃穿用消费便利度。放宽服务消费领域市场准入,扩大旅游、文化、体育、健康、托育、养老、家政等服务供给和消费规模。加快构建“智能+”消费生态体系,培育在线消费、体验消费、时尚消费等新型消费新热点。推动实物消费提档升级,完善鼓励消费政策体系,激发住房、汽车、通讯器材、家装家电等大宗消费潜力。积极发展电子商务、在线教育医疗、网上知识服务等新消费模式,推动线上线下消费加速融合、传统消费与新型消费协同共进。有序取消一些行政性限制消费购买的规定,充分挖掘县、乡消费潜力。

第三节 优化提升消费环境

加快推进标志性商贸项目建设,结合城市功能与品质改造提升,通过加强规划引领、提高供给质量、优化街区环境、提升智慧水平、创新政策管理,将鹰潭市龙头山商业街区打造成集美食名吃、休闲购物、文化娱乐于一体,年销售额达50亿元的综合型商业街区。精心建设4条商业特色街、6个夜间经济示范区,推动专业市场转型升级,打造鹰潭消费新亮点、新热点、新增长点,全力打造区域性商贸中心。深入实施“互联网+商贸流通”行动,推动传统商贸企业转型升级,加快建立数字消费环境,实现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组织全市企业参评省级实体零售创新转型示范企业。加强价格监管,加强对垄断行为和不正当竞争行为的惩处力度,坚决查处乱收费行为。建立健全消费追溯体系,完善个人信息保护制度和消费后评价制度,健全消费者维权机制。

专栏2                商贸消费升级重点工程

(一)打造高品位特色商业街区

通过加强规划引领、提高供给质量、打造两大特色商圈、提升四条特色街、发展夜间经济、优化街区环境、提升智慧水平、创新政策管理,将鹰潭市龙头山商业街区打造成集美食名吃、休闲购物、文化娱乐于一体,年销售额达到50亿元的综合型商业街区。提升龙虎山古越水街、贵溪城南码头休闲街、余江老城区中心商业街、信江新区安仁街、江南里文创街区等现有特色街区品质,增强人气聚集。支持凯翔新天地、永盛百货、天虹商场、福润印象城等一批商贸综合体建设,营造浓厚商业氛围。

(二)繁荣夜间消费市场

支持24小时不打烊餐饮店、便利店、娱乐场所建设,发展美食名吃、演艺、体验娱乐、文化休闲等多元化的夜间消费业态。将中兆百汇片区、国际眼镜城片区、江尚新区打造为市级高品质夜间消费街区。建设贵溪象山夜市,壮大余江金怡广场夜市。推动余江区灵溪小镇仲夏之夜、信江新区周塘小镇夜宵市场建设。

(三)做旺应季消费市场

常态化举办龙虎山国际帐篷节、贵溪中国农民丰收节、白鹤湖塔桥梨花节、畲族风情旅游节、余江荷花节等各类主题购物节会,各区(市)每季度开展1次以上“应季消费”活动。

(四)构建社区消费服务中心

加快推进社区便利店、社区菜店布局,推动集美容美发、家电维修、衣物干洗、家政托幼、生活缴费、日用消费品等基本生活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消费服务中心建设。扩展智慧社区试点范围,打造15分钟便民生活服务圈。

(五)提升农村消费设施建设

实施乡村商贸振兴工程,重点加快贵溪流口镇农贸市场、余江区画桥镇农贸市场等县乡农贸市场改造建设。加快商贸特色小镇培育工作,重点扶持贵溪雷溪镇、白鹤湖风景区、余江区韬奋文化小镇、龙虎山旅游小镇等工贸型、农贸型、商旅文型特色小镇发展。

(六)推进专业交易转型升级

实施汽车、眼镜、建材、农产品行业培育工程,引导手拉手汽车城、荣腾国际汽车城、国际眼镜城、盛华国际建材城、贵丰五金建材市场、大唐农博城等6个专业市场转型升级,推进线上线下融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