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发展更高层次开放型经济

2021年07月26日

坚持高水平推进“走出去”和“引进来”,完善招商引资政策体系,创新招商引资新模式,打造内陆开放经济样板。

第一节 积极扩大外贸出口

巩固铜精深加工和眼镜、节能灯、雕刻等产品出口,提高水表、微型元器件等机电、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比重,优化对外贸易结构。到2025年,机电、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比重各提高2个百分点。支持企业利用线上展会、电商平台等渠道开展线上推介、在线洽谈和线上签约,鼓励企业线上线下同步互动、开拓市场,年均组织参加各类线上线下展会50家(次)。新增跨境电商企业5家,完善省级外贸综合服务企业功能,带动外贸出口300万美元以上。鼓励企业通过欧盟认证等传统市场认证,以及CE等行业性出口产品认证,提升产品核心竞争力,推动外贸高质量发展。到2025年,全市外贸进出口力争达到412亿元左右。

第二节 加大招商引资力度

聚焦铜、物联网主导产业,实施头部企业重点招商计划和产业链整体承接工程,按照“龙头项目—上下游配套—产业生态圈”思路,引进具有战略性、引领性、支撑性作用“5020”型项目,着眼产业转型升级,大力引进“补链、延链、强链”项目。全面融入对接粤港澳大湾区、江西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建设,加快承接长珠闽地区产业转移,深入开展“三请三回”[]和“三企入鹰”[]。优化外资结构,鼓励外商对现有企业进行收购、并购,探索股权融资、境外借款、BOT等利用外资新形式,加大对欧盟、日本、韩国高端制造、高新技术等领域引资力度。积极开展资本招商,探索资本注入式、牌照资源补缺式招商,及时掌握外商投资企业再投资动向,引导企业增资扩产,形成市场主导的投资内生增长机制。深入实施招大引强“三百”工程,盯引综合“旗舰型”、行业“领头羊”、细分领域“隐形冠军”等“链主”型企业,引进“瞪羚型”、“独角兽”等“专精特新”企业,保持投资合理增长。到2025年,力争全市引进省外2000万元以上项目资金664.5亿元、年均增长7.5%,实际利用外资4.6亿美元、年均增长5%。


专栏1                     招大引强重点行动

(一)深入推进“三请三回”和“三企”入鹰

深化“一把手”招商、资本招商等招商新机制,面向乡友、校友、战友搭建“三请三回”信息平台,开展物联网、铜产业、旅游业等专题推介活动,着力招引具有标志性、引领性、带动性的央企、民企、外企“三企”入鹰。

(二)全面促进“鹰商回归”

充分发挥鹰商总会沟通协调作用,加强与广东(鹰潭)商会、深圳(鹰潭)商会、北京(鹰潭)商会等商协会合作,建立委托代理等招商机制。在上海、深圳等地举办同乡恳谈会。利用清明节、春节等有利时机举办系列“鹰商回归”活动。

(三)开展“走出去”活动

以北京、长沙以及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为重点,积极开展电子信息产业暨物联网合作交流会、铜产业合作交流会、旅游推介会等系列招商引资推介活动。积极组织小分队对接重点企业客商,宣传城市品牌,提高城市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