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扎实推进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建设

2021年07月26日

按照“一年建机制、三年见成效、五年成模式”的总体布局,以“党委领导、政府负责、部门指导、区(市)主责、镇村主阵、群众主体”的工作思路,围绕“群众得实惠、地方得发展、机制可持续、做法可借鉴”的要求,全力推进城市功能全域延伸、城市服务全域覆盖、城市发展一体带动,全面激发农村要素活力,加快形成智慧引领、资源集聚、普惠共享、全域一体的城乡融合发展局面。到2025年,力争实施5项体制机制创新突破和若干重大项目落地,在全国首批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中率先取得成功经验,成为全国中部地区、中小城市城乡融合发展样板。

第一节 建立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制度

探索全市统筹、跨区(市)建设用地异地调整入市模式,建立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管理、利益分配和监管制度体系和价格体系,搭建全市统一的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管理系统,实行土地储备、审批、交易、监管全流程网上管理。允许农村集体妥善处理产权和补偿关系后,推动村庄撤并,对零星分散的闲置宅基地和废弃的集体公益性建设用地进行综合整治入市,布局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产业园。探索废弃矿山土地入市机制,依据国土空间规划,对修复后经依法登记的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推动废弃矿山市场化生态修复。到2025年,力争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规模达到万亩,完成入市交易3000亩。

第二节 完善农村产权抵押担保权能

完善涉农融资担保机制,积极引导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加大惠农支农力度。积极鼓励民间资金参股或设立涉农融资担保公司,拓宽农村产权抵押担保风险分担渠道。完善农业保险制度,积极创新与农村产权抵押融资紧密相关的保险产品,加强涉农信贷和保险合作,开展保单质押融资,不断提高涉农保险渗透度。完善风险补偿机制,谋划设立农村产权抵押担保风险补偿专项资金,完善农村产权抵押担保风险补偿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完善农村产权确权登记颁证体系、评估体系、交易流转制度体系。探索完善抵押担保操作规范和抵押担保监督管理机制。加强农村产权交易流转、抵押担保案件审判工作,加强农村产权与金融纠纷调解仲裁体系建设,健全乡村调解、区(市)仲裁的纠纷调处机制。探索建立切合农村实际的农村农户信用信息体系和信用评价体系。到2025年,力争办理农村产权抵押担保金额达到50亿元。

第三节 建立健全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发展体制机制

编制完善城乡市政公用设施一体化专项规划体系,加快编制完善城乡供水一体化规划、城乡供气一体化规划、城乡水环境治理规划、消防设施专项规划等。探索建立市政公用设施全域一体运营平台机制,积极搭建城乡供水一体平台、城乡燃气三级平台、厂网一体的乡镇污水处理体系、农村污水生态整治管护平台、乡镇集贸市场大平台、消防应急服务管理平台等。健全乡镇市政公用设施监管机制,建立保障城乡市政公用设施“同质、同价、同服务”长效运行体系。编制完善城乡公路交通一体化规划,加快推进普通公路养护市场化改革,完善普通公路建设养护标准规范,全力构建普通公路管护的长效机制。到2025年,城乡公路、供水、供气、燃气、市政公用设施管理养护等基本实现一体化。

第四节 建立完善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发展体制机制

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教师“县管校聘”管理体制改革,建立义务教育学校编制和职称岗位管理新机制。科学制定校长、教师交流轮岗方案。有效整合基层公共文化阵地设施和服务资源,探索政府、市场、社会共同参与管理运作模式。全域组建教育联合体,推动形成名校引领弱校快速发展的教育新格局,促进城乡教育质量同步提升。探索建立乡村振兴职业大学,整合各部门农村职业教育培训资源,打造服务农业产业发展全覆盖、服务农村综合治理全覆盖、服务农民终身教育全覆盖的乡村振兴职业教育体系。完善乡村医生“乡聘村用”机制,建立乡医准入、退出机制,实施乡村一体化管理,实行“四制”[]、“六统一”[]。加快推进贵溪市国家县域紧密型医共体建设,全域铺开紧密型医共体建设,构建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机构医防融合和服务共同、管理共同、责任共同、利益共同的新型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加快全域覆盖的医疗急救体系建设,建立一个以市急救中心为主体,统一“120”急救电话,全市统一指挥调度,覆盖市、县、乡、村的区域一体化的急救体系。到2025年,力争通过多形式全域组建教育联合体,每千服务人口配备1名合格乡村医生,组建紧密型医共体7个。

第五节 健全农民持续增收体制机制

全面完成农村集体资产折股量化、集体经营性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建立健全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现代农村集体产权制度。健全农村集体资产及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相关管理制度,推动农村股份经济合作社统一管理村级集体资产,运营村级集体经济。探索农民集体资产股份有偿退出机制、村民委员会与村集体经济组织事务分离机制。积极组建县级农村集体资产运营公司、乡镇股份经济联合社或经济联合社,统一运营集体资产。健全异地置业联建发展机制,发展飞地型集体经济,推进新型城镇化与村级集体经济的互动、协调发展。探索“强村带弱村”集体经济发展机制、涉农财政资金形成的农村经营性资产折股量化到村级集体经济组织机制。鼓励、支持村集体经济组织通过“村集体+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联手共建方式聚合集体资产和资源要素,促进农村集体资产入股发展产业化经营,建立健全乡村精英、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合作机制。健全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发展机制,扎实推进农民合作社质量提升整市试点工作,探索合作社高质量发展新路。建立健全城乡统一的就业促进政策,完善城乡统一的人力资源市场、就业服务体系和职业技能培训体系。健全闲置宅基地和闲置住宅盘活利用机制。到2025年,力争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7096元,城乡居民收入比不高于2。

第六节 搭建城乡产业协同发展平台

统筹布局城乡产业协同发展先行区,积极实施城乡融合发展典型项目建设,以智联小镇为核心区,依托中童眼镜小镇、锦江精密元件小镇打造以工促农发展示范区、依托龙虎山景区、周塘小镇、贵溪历史文化街区打造以文促旅发展示范区、依托现代农业科技园打造农旅融合示范区,同步布局灵溪小镇等多个美丽乡村旅游创新点,构建“特色小镇+农业园区+美丽乡村”的多层次空间布局,形成“一核引领,三区联动,多点支撑”的城乡产业协同发展平台先行区空间布局体系。优化提升串联景区景点、园区之间路网,着力打造“一纵、一横、一环”旅游路网络和“对内通达、对外畅通”产业路网络。积极探索建立“统仓配送”快递物流服务机制、“农产品上行、工业品下行”城乡高效配送机制和全过程农产品供应链发展机制,形成以“创新券”为桥梁的电商物流协同发展机制。


专栏1              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重点机制建设重点

(一)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入市机制

充分发挥集镇基础设施要素相对齐全和人口相对集中优势,着力打造智联小镇、罗河创业园、锦江产业园、中童片区等入市产业园。

(二)农村产权抵押担保权能实现

创新农村产权交易智慧化服务平台,积极搭建农村产权综合交易平台和城乡共享的金融综合服务平台。

(三)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发展机制

构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及城乡一体的供水、供气、污水处理、物流等城乡基础设施网络体系。加快推进“无人机+5G+路害自动识别”项目研发,构建普通公路管理养护集约化体系。充分利用“互联网+”安全监管平台,强化路政执法培训,开展“智慧治超”。加快城乡客运一体化改革。积极推动公路改造升级,建设一批公路交通设施一体化示范路、精品路。

(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发展机制

实施公共文化设施提标升级工程,打造“书香鹰潭”,建设城乡十五分钟文化生活圈,打造以国有博物馆为主体、以非国有博物馆为补充的特色博物馆集群,建设特色博物馆文化名城,构建“智慧文旅”新生态。加快推进贵溪市国家县域紧密型医共体建设。加快乡村振兴职业大学建设。

(五)健全农民持续增收体制机制

组建农村集体资产运营公司、乡镇股份经济联合社或经济联合社,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六)城乡产业协同发展机制

搭建以智联小镇为核心区,依托中童眼镜小镇、锦江精密元件小镇打造以工促农发展示范区;依托龙虎山景区、周塘小镇、贵溪历史文化街区打造以文促旅发展示范区;依托现代农业科技园打造农旅融合范区;布局灵溪小镇等50个美丽乡村旅游创新点。建设一批旅游路、产业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