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全面推进健康鹰潭建设

2021年07月26日

坚持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深入实施健康鹰潭行动,全力打造区域性医疗中心,强化公共卫生法治保障,完善公共卫生防护体系,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

第一节 健全完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

改革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强化监测预警、风险评估、流行病学调查、检查检测、应急处置等职能。落实医疗机构公共卫生责任,创新医防协同机制。建立稳定的公共卫生事业投入机制,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改善疾控基础条件,完善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强化基层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预警处置机制,健全应急救护、医疗救治、科技支撑、物资保障体系,提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和紧急医学救援能力。整合优化全市医疗资源布局,实施公共卫生防控救治能力提升工程,健全市域分级分层分流的传染病防控救治网络,加强市、区(市)两级重大传染病防治定点机构和紧急医学救援定点机构建设。推进公共设施平战两用改造,提高平战快速转换能力。推进县级综合医院提标改造,全面提升县域医疗救治和疫情防控能力。加快推进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基本实现常见慢性病健康管理全覆盖。

第二节 全面提升医疗卫生服务水平

推进卫生健康项目优化提升三年行动计划。稳步推进省、市医院合作共建和区(市)县域医共体建设,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整合推进市、区胸痛、卒中、创伤、危重孕产妇、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等急危重症救治体系建设。以城市社区和农村基层、县级医院和中医院为重点,完善城乡三级医疗服务网络,推进县域医共体和乡村一体化建设。加强全科、儿科、妇科、产科、精神卫生、康复管理、心理健康等急需紧缺专业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培训,培养仁心仁术的医学人才。健全“乡聘村用”乡村一体化管理体制机制,加强基层人才队伍建设。构建“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体系,加快市、区(市)两级智慧医疗项目建设,完善和推广市、区(市)、乡、村四级医疗卫生机构的远程医疗服务平台及应用。大力推行医疗机构检验检查结果互认,规范医疗质量控制管理,改善患者就医体验。

第三节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全面推进区域点数法总额预算和按病种分值付费(DIP)国家试点城市建设。坚持基本医疗卫生事业公益性,深化“三医联动”[]改革。深化公立医院改革,深入推进公立医院治理结构、人事薪酬、编制管理和绩效考核改革。支持社会办医,鼓励有经验的执业医生开办诊所。深化医师执业注册制度改革,鼓励开展多点执业。加快建立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积极发展多种形式的医疗联合体,进一步落实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机制,稳步扩大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覆盖范围。深化药品和耗材集中采购制度改革,优化医疗服务价格动态调整机制,保障紧缺药品供应,进一步降低群众就医负担。加强健康教育与健康知识普及,开展控烟限酒行动,坚决革除滥食野生动物等陋习,推广分餐公筷文明健康生活方式。

第四节 推动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

全面贯彻落实“中医看江西·鹰潭有作为”扶持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二十五条措施。加强中西医结合,全面提升中医医疗服务质量。稳步推进市、区中医院与省级中医院开展合作共建,重点推进市、县公立中医院改造升级,加快实现基层中医药服务全覆盖。发挥中医药在治未病中的主导作用,做优做强中医优势专科,构建融预防保健、疾病治疗和康复于一体中医药服务体系。推广应用以热敏灸为代表的中医康复治疗,规范发展中医养生保健机构。推动本土药材品牌建设,支持中医药科技创新,加强中医药高新企业培育,提升中药材种植和加工制造水平,繁荣中医特色文化。加大支持中医药事业发展经费投入,加快推进健康产业发展。

专栏1                  “健康鹰潭”行动计划

(一)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工程

实施鹰潭市卫生健康项目优化提升三年行动计划。迁建鹰潭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鹰潭市急救中心、鹰潭市人民医院滨湖社区医院,扩建鹰潭市传染病医院。实施市、区两级传染病检测能力、可转换传染病区、可转换重症监护病房达标改造工程。到2025年,标准化妇幼保健院建成3个、标准化社区医院4个、标准化卫生院达到34个,标准化卫生室达到321个以上。

(二)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提升工程

1.省级优质医疗资源下沉鹰潭扩容工程

实施南昌大学一附院与鹰潭市妇幼保健院、贵溪人民医院;南昌大学二附院与鹰潭市人民医院;南昌大学省人民医院与余江区人民医院;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江西省中医院)与鹰潭市中医院、余江区中医院及南昌市洪都中医院与贵溪市中医院等省市医院合作共建项目。

2.医疗救治中心建设工程

推进卒中、创伤、胸痛等中心建设,力争全市建成2级“三大中心”各1-2个,3级“三大中心”各2-4个。推进市、区两级危重孕产妇、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达标建设。

(三)中医药传承创新工程

落实“中医看江西·鹰潭有作为”扶持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二十五条措施。支持市、区中医院基础设施改造提升,打造高水平“平战结合”市级中西医结合高地。推动本土中药材品牌建设,实施品牌发展战略,培育发展中医药大品种,重点发展铁皮石斛、夏天无、金银花、草珊瑚等品牌。

(四)卫生健康人才队伍建设工程

重点围绕儿科、妇产科、精神科、公共卫生、病理、康复、老年医学、院前急救等专业学科,规范化培训住院医师100名,培训县级医院临床骨干医师20名。实施高层次和青年卫生健康人才培养计划,引进国、省、市名中医10名,选拔培养省级、市级医学杰出人才2名,重点学科人才10名。

(五)医药健康服务提升工程

大力实施中医药健康促进行动,积极开展中医健康咨询评估、干预调理、随访管理等治未病服务,推广和普及中医药养生保健知识、技术、方法。积极实施卫生健康信息化推进行动,规范和推动“互联网+健康医疗”服务,建设统一权威、互联互通的市、县、乡、村全民卫生健康信息平台。

(六)卫生城镇创建工程

力争到2025年,鹰潭市、贵溪市成功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全市成功创建国家卫生乡镇7个,省级卫生乡镇13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