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筑牢安全发展底线
2021年07月26日统筹发展与安全,切实把安全发展贯穿于全市发展各领域和全过程,防范和化解影响现代化进程的各种风险,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
坚决维护集中统一、高效权威的国家安全领导体制,健全完善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地方工作体系和制度体系。强化“大安全”工作格局,健全国家安全审查和监管制度,完善重点领域专项工作机制。加强国家安全人民防线建设,推进国家安全教育常态化长效化,增强全市人民国家安全意识,巩固国家安全人民防线。坚定维护国家政权安全、制度安全、意识形态安全,全面加强网络安全、信息安全、数据安全保障体系和能力建设。严密防范和严厉打击敌对势力渗透、破坏、颠覆、分裂活动。
加强经济安全风险预警、防控机制和能力建设,实现重要产业、基础设施、战略资源等关键领域安全可控。实施产业竞争力调查和评价工程,增强产业体系抗冲击能力。稳定粮食种植面积和粮食产量,保障稻谷、生猪、蔬菜、油料等重要农产品的有效安全供给。开展粮食节约行动,提升收储调控能力,筑牢粮食安全底线。坚持“内优外引”,增强能源保供能力。完善责任体系,维护水利、电力、供水、油气、交通、通信、网络、金融等重要基础设施安全。坚持遏制增量与化解存量并举,严控政府债务风险。加强对银行业金融机构监管,积极防范化解股票质押、公司债券违约、私募基金等风险,强化互联网金融监管,坚决打击非法集资等违法金融活动。
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和管理制度,健全公共安全隐患排查和安全预防控制体系,强化安全生产监管执法,重点抓好危险化学品、矿山、建筑施工、交通、消防等领域安全生产工作,加强和完善市域公共场所安全防护设施建设,坚决遏制重特大公共安全事故。大力开展“铁路护路联防”行动,加快高铁智慧护路建设。深入开展质量提升行动,强化食品安全治理制度建设,积极构建食品安全全过程、全链条监管和保障体系。强化生物安全保障,提高药品等关系人民健康产品和服务的安全监管水平,强化疫苗等高风险品种监管。加快推进智慧市场监管建设,迭代优化智慧市场监管网格化管理平台功能,完善市场监管体系,提升市场监管综合效能。提升洪涝干旱、森林火灾、地质灾害、气象灾害、地震等自然灾害防御工程标准,推进防灾抗灾重大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应急管理能力体系,强化应急管理基础和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夯实社会消防安全基础,推进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建设,全面提高防灾减灾救灾能力。优化重要应急物资产能保障和区域布局,加快构建政府、企业、第三方等多方联动的应急物资保障体系,完善储备品类、规模、结构,提升储备效能。发展巨灾保险。到2035年,力争全市食品安全标准水平、风险管控能力进入全国先进行列,食品安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基本实现现代化。
专栏1 防灾减灾重大工程 |
(一)鹰潭市气象防灾减灾中心建设工程 为提高天气预报预警服务水平和气象防灾减灾能力创造良好工作场所,开展鹰潭市气象防灾减灾中心项目建设。 (二)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工程 加强防灾减灾体系建设,提高气象灾害防御能力。 |
认真贯彻落实网络强国重要思想,坚持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充分发挥政府、企业、社会、网民等主体主观能动性,规范网络信息内容生产者、网络信息内容服务平台、网络信息内容服务使用者以及网络行业组织的权利与义务,扎实开展弘扬正能量、处置违法和不良信息等相关活动,强化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建设良好的网络生态。健全完善网络安全工作责任制,增强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防护和网络安全整体态势感知能力,提高全社会网络安全意识和防护水平,维护公民在网络空间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