鹰潭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市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能力建设的意见

鹰府办发〔2021〕19号2021年08月16日

各区(市)人民政府,市龙虎山风景名胜区管委会,鹰潭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市信江新区管委会,市政府各部门: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全市疾病预防控制系统在早期监测预警、排查流调溯源、阻击疫情蔓延、保障群众健康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我市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以下简称疾控中心)基础依然薄弱,与国家标准和周边地市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为进一步改善全市县级疾控中心基础条件,提升疫情监测预警和应急响应能力,完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现就加强县级疾控中心能力建设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西时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按照“整体谋划、系统重塑、全面提升”的要求,坚持“保基本、补短板、堵漏洞、强弱项、提能力”的原则,深入推进疾控体系改革,改善提升县级疾控中心基础条件,加快建立适应现代化疾控体系的基层疾控人才队伍,增强防范化解重大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风险的能力,为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提供有力支撑。

二、建设目标

按照“一年建设、二年完善、三年达标”的步骤,在全市事业单位改革试点的基础上,逐步推进疾控机构的职能整合;进一步强化疾病预防与控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实验室检测检验与评价等职责,力争到2023年底前全市所有县级疾控中心在基础设施建设、仪器装备、检验能力等方面全面达标,疾控系统管理机制更加健全,重大疾病和重大传染病监测预警和研判处置能力明显提升。

三、主要任务

(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坚持科学、合理、适用的原则,在满足现有需求的同时兼顾未来发展需要,根据县级疾控中心的职能定位、机构人员编制规模,结合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与卫生健康事业发展规划要求,切实保障实验用房、业务用房、保障用房和行政用房需要。积极完成月湖区疾控中心组建、贵溪市疾控中心大楼新建,到2023年底前我市所有县级疾控中心建筑面积达到60平方米/人(按编制管理部门确定的疾控中心编制人员计算),2024年余江区妇幼保健院整体搬迁后,房屋整体划拨给余江区疾控中心,区疾控中心要在此基础上改造扩建,提高疾控机构各项能力水平。重点加强县级疾控中心实验室建设,提高实验室面积占比,优化实验室用房布局,合理设置特殊实验用房。县级疾控中心2021年底前至少建成1个基因扩增实验室(PCR实验室),确保具备开展核酸检测的基本条件。配备满足常规工作需要的实验室仪器设备,力争到2023年底前,县级疾控中心实验室A类设备的装备台件数和品目数达到国家标准,仪器设备能够保持良好运行并及时维护更新。〔市卫生健康委、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各区(市)政府按职责分工负责〕

(二)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继续优化人才队伍结构,增加专业技术人员比例,逐步形成初、中、高级职称结构合理的技术人才梯队。到2023年底前,县级疾控中心卫生专业技术人员不低于编制总额的70%。支持设有公共卫生专业的高校与县级疾控中心建立协作关系,试点开展订单模式培养,提供带教基地服务,鼓励公共卫生专业毕业生从事疾控工作。强化疾控人才队伍交流机制,组建全市公共卫生人才专家库,开展县级疾控中心技术骨干培训。到2023年底前,各县级疾控中心主要专业部门至少有1名熟练掌握本专业的基本技能、可以承担县域内本专业业务培训和指导工作的技术骨干。〔市卫生健康委、市委编办、市教育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各区(市)政府按职责分工负责〕

(三)加强检验能力建设。逐步配齐配全与区域人口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检验设备,重点提升传染病、食品安全、水质、空气、环境危害等健康危害因素的检测能力。开展对检验技术人员的业务培训,通过技术培训、年度考核和技能比武等方式全面提升县级疾控中心的检验检测能力。强化县级疾控中心实验室质量控制,健全完善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体系,推行开展实验室计量认证。到2023年底前,县级疾控中心基本检测能力达到国家标准并进一步提升。〔市卫生健康委,各区(市)政府按职责分工负责〕

(四)加强管理信息化建设。加快推进县级疾控中心信息化建设,全面实施预防接种和检验检测信息化管理。加大信息数据应用,利用大数据等新技术推动疫情监测、流行病学和溯源调查,实现市、县两级应急指挥网络的互联互通,建立智慧化预警多点触发机制,健全多渠道监测预警机制,及时研判风险。鼓励县级疾控中心与医疗机构建立项目协作机制,提高信息沟通、监测预警、疫情处置等协同水平。〔市卫生健康委,各区(市)政府按职责分工负责〕

(五)加强健康科普宣传。推动以治病为中心向以人民健康为中心转变,充分利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因地制宜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提高县级疾控中心在传染病、慢性病等方面的科普宣传能力。以各类健康主题日为契机,加强健康科普,提高群众对公共卫生知识的知晓度,逐步增强社会健康管理意识。到2023年底前,县级疾控中心要编写完成覆盖当地主要病种的健康教育资料,每年开展不少于5次健康科普宣传活动。〔市卫生健康委,各区(市)政府按职责分工负责〕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各地、各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县级疾控中心能力建设,压实工作责任,健全工作制度,精心组织实施,全面落实人力、物力、财力等各项保障措施,确保如期完成目标任务。

(二)加大投入,完善机制。各县级人民政府要落实公益一类事业单位的财政保障要求,统筹落实各项能力建设资金,加大对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的资金投入。建立健全长效推进机制,在政策制定、人员协调、项目实施等方面加快进度,推动各项建设任务落地见效。

(三)突出重点,规范管理。各地要按照建设目标和部署要求,按年度明确建设任务和重点项目,分步实施,重点突破,整体推进。加强项目监管力度,规范操作程序,确保建设资金专款专用、合理使用,严禁挪用和挤占。

(四)科学指导,适时通报。市卫生健康委要加强对各县级疾控中心能力建设工作的督促指导,对照建设标准及时进行评估和验收,适时调度工作进展情况并通报各区(市)政府。

(此件主动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