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动态 > 区县动态

鹰潭高新区十年高质量发展纪实

十年跨越发展,十年光辉历程。2012年以来,鹰潭高新区在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聚焦“作示范、勇争先”的目标定位,打造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团结带领全区广大干部群众砥砺奋进、争先创优,经济社会发展不断取得新成效,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续提升。

十年间,鹰潭高新区主营业务收入连续迈上新台阶,从2012年的360亿元增长到2021年的897亿元;财政总收入从2012年的12亿元增长到2021年的32.8亿元。

当前,鹰潭高新区全力聚焦“高新区高质量跨越式发展三年攻坚行动”,紧紧围绕“建设智联高新,打造千亿园区”的目标定位,大力推进发展和改革双“一号工程”,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为加快建设“智铜道合、强富美优”新鹰潭作出高新贡献,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江西篇章鹰潭高新画卷。

科技创新引领

迈出工业发展新征程

鹰潭高新区作为全市工业发展“主战场”,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工业高质量发展。近年来,鹰潭高新区坚持“主攻工业、招大引强”,实施工业创新发展三年倍增攻坚行动,锚定“创新驱动发展示范区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定位,奋力朝着实现“三年大攻坚、决战两千亿”的目标阔步迈进。在全省开发区争先创优综合考评中,鹰潭高新区排名由2019年的第11位跃升至2021年的第6位;在科技部火炬中心的国家高新区综合评价中,由全国第112位跃升到第89位,连续两年实现两位数进位,2021年首次进入全国百强。

项目建设为高质量发展提供“硬”支撑,始终坚持“项目为王”,按照“高大上、链群配”思路,突出“实体招商、驻点招商、专业招商、高效招商”四个方向。2022年以来,累计新签约项目22个,28个项目顺利入统,投资总额411亿元,其中耀宁科技为“100”项目,中辰控股、鑫科铜业、兴业盛泰为“50”项目,华亚丰、南缆科技、瑞华金属为“20”项目。2022年计划安排大中型建设项目106个,总投资708亿元,规上企业达132家,为鹰潭高新区工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科技创新为工业发展注入强劲动能,持续推进科创平台转型升级,三川智慧“面向智慧水务的全链物联设备与系统研发及其应用推广”项目获2021年度江西省科技进步一等奖,鹰潭高新区获评国家级知识产权强国建设试点园区,三川智慧、鑫铂瑞、康成特导、弘信电子、江南新材等5家企业获评2022年江西智能制造标杆企业,获批承办第七届中国创新挑战赛(江西),8家企业被列入省新型基础设施领域“项目大会战”。

优化营商环境

激发市场主体新活力

鹰潭高新区深入推进营商环境优化升级“一号改革工程”,在行政审批上做“减法”,在优化服务上做“加法”,出台了《鹰潭高新区优化营商2022年度任务清单》《关于积极有效应对疫情帮助中小企业纾困解难的45条政策》等一系列政策措施,从提高工程项目审批效率、减轻市场主体负担、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等八个方面,优化营商软环境,确保企业项目早落地、见成效。开展“一件事一次办”改革,实现开办企业半天办结,打造线上“一网通办”平台,定制化开发企业服务智慧APP,推行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服务模式,提高网上业务办理效率,让企业从“只跑一次”到“一次不跑”,推动惠企纾困政策精准滴灌,有效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深入开展“重大项目五人行”“百名干部进百企”活动,不断完善领导和部门挂点联系企业、在建项目制度,为248家工业企业安排108名驻企特派员。企业引得进,还得留得住。

为加快推进项目建设,鹰潭高新区对标重点项目“三个月开工、八个月投产”建设要求,全面倒排项目建设和设备进驻工作进度,实行项目“抓开工、抓在建、抓竣工、抓入统”全周期闭环管理。

加大增值税、所得税、“房土两税”等减税降费力度,推进办税事项一次办结,实现多种税种合并申报,兑现时长缩短至0.72天,兑现惠企纾困资金1.28亿元,组合式减税降费4.73亿元,覆盖2399家企业。稳步扩大融资规模,优化企业财源信贷通审核办理流程,2022年以来,累计为企业提供各项融资资金9亿元。大力推广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企业专利权质押融资总额达1.15亿元。全面落实省、市、区惠企纾困政策,支持中小企业和服务业在房租减免、核酸检测费用减免,消费券、电商补助等方面获得实惠,覆盖2896家企业,实现服务业企业全覆盖。

聚焦数字经济

抢占产业发展新赛道

鹰潭高新区扎实推进数字经济做优做强“一号发展工程”,聚焦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两条主线,精准深耕产业赛道、切实强化数字赋能、加快建设应用场景、着力营造数字生态。2022年1—8月,5家数字经济规上企业实现营收355亿元,同比增长34%,占园区营收比重57%。成功引进耀宁科技项目,在全市率先实现百亿项目破零,预计今年年底可完成主体厂房建设。10月12日,发放江西省单笔最大金额设备更新改造贷款,共计4亿元,用于支持新能源生产线数字化改造项目。

出台《加快培育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政策》《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培育专项贷款实施细则》等产业数字化直接扶持政策,对达到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标准的项目,按项目实际投入给予资金奖励、提供专项贷款。成功打造了鑫铂瑞科技、江南新材、康成特导、中线新材等一批5G+工业互联网示范工厂和产业数字化转型标杆。抓实“两园一厦”建设,以数字经济产业园为核心承载,集中布局、集聚发展以物联网硬件制造为主的电子信息产业;超前规划建设了千亩电子材料产业园,基本完成项目建设重点区域征地拆迁工作;以炬能大厦为载体,聚集了颐高众创、58科创、八戒科技、绿盟科技、智慧云测等40余家国内外知名数字经济企业。

积极推进数字园区建设,“数字高新”综合管理服务平台建设有序推进,智慧小区、智慧校区建成投入使用。鹰潭高新区成功入选第一批工业和信息化重点领域产业人才基地联合建设机构目录,是全省首个,也是全国数字经济(物联网)领域唯一入选机构。三川智慧物联网连接数达到1052万,成为全省首个千万级应用示范场景,并成功获批国家大数据示范企业,是全省唯一入选企业。泰尔物联网研究中心成功获得实验室CMA资质。

办好民生实事

描绘产城融合新画卷

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的民生实事,全面完成白露街道倪家村、祝家村、麻里塘等3个村(社区)、7个村小组的征迁工作,集体土地房屋签约331户11.7万平方米;完成桥西、小英上下房、南北通道等村安置房分配工作,累计分配6个村小组、123户、房屋447套、4.3万平方米。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引导百家规上企业吸纳脱贫户和监测对象就业。稳步推进就业创业工作,积极拓宽职业技能培训途径,促进农民工、高校毕业生等群体高质量就业。

加快鹰潭高新区综合医院、鹰潭市第十三小、高新区工人活动中心、安置房项目建设进度,确保项目按照预期目标完成进度。全面提升公共医疗服务水平,实现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推进新时代产业工人队伍建设,切实改善人民群众的住房条件和生活环境,让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一步步变为现实。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