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市政府部门信息公开 > 市农业农村粮食局 > 重点领域信息公开 > 公共资源配置 > 全域宅改
索  引  号: YT0018/2022-20428 发文机关: 市农粮局 文      号:
组配分类: 全域宅改 成文日期: 2022-12-15 废止日期: 有效性:
索  引  号: YT0018/2022-20428
发文机关: 市农粮局
文      号:
组配分类: 全域宅改
成文日期: 2022-12-15
废止日期:
有效性:

贵溪市:探索“245”工作法,创建示范先行县

贵溪市按照“强基础、严规范、分类推、建体系”的改革要求,探索了“245”工作法,加强了农村宅基地的规范管理,提升了新农村建设,改善了农村人居环境,推动了城乡融合发展,创新了乡村治理模式,促进了乡村振兴。

一、围绕两个目标压实责任,增强宅改执行力。

贵溪市围绕创建农村宅基地规范管理“示范先行”县和打造全省农村建房“无违建”示范市2个目标,严格按照“县委主责、乡镇主阵、村级主力、理事主导、群众主体”工作要求,压紧压实市、乡、村、理事会四级责任。成立以书记、市长为双组长的全市宅改工作领导小组,设立市宅改专班,从相关单位抽调业务人员,实行集中办公。各乡镇成立工作领导小组和工作专班,统一集中办公,统筹调度指导辖区内宅基地制度改革与规范管理工作,党政主要领导分别挂一个示范点,其他班子成员全面负责所包村的宅改工作。各行政村成立工作专班,负责全村范围内宅改工作,发挥宅改主力军作用,严守“三个底线”,稳步推进,强化管理,防止出现偏差。同时,建立健全村民事务理事会,将能人、贤人、网格员、党员推选进理事会,充分发挥村民事物理事会主导作用,做深化宅改的“宣传员”“示范员”“调解员”,紧密依靠农民群众集体自主协商,自我规范宅基地管理,确保宅改深入人心,得到群众拥护。

二、细分四个类别区域实施,形成宅改推动力。

贵溪市围绕“一年时间基本完成宅基地规范管理工作,两年时间全面完成农村宅基地‘规范管理先行县’创建”要求,结合市宅改总任务1641个自然村特点,分四个类别和区域稳慎实施推进。四个类别,按照示范点、一类村、二类村、三类村四个类别逐步推进,计划打造示范点160个以上,每批次每个乡镇不少于2个;一类村每批次不得少于村庄总数的20%;二类村在限定一、二类村的基础上自行安排;三类村每批次不得多于村庄总数的20%。并根据不同的村点类型,分别制定工作标准,如一类村宅改实现“四到位”,有偿使用费缴费户数不大于15%,二类村宅改基本实现“四到位”,有偿使用费缴费户数不大于20%等,区别各类型的不同工作要求和目标,确保精准实施。四个区域,按照区域分布,城郊乡镇今年完成50%;平原丘陵乡镇完成70%;山区乡镇完成100%;主要公路沿线完成100%,重点围绕鹰硬线、贵志线、河泗线、S422、S206、贵白线、X211、贵塘线8条线路进行打造,做到乡乡有示范引领,村村有亮点带动。

三、聚焦五个重点批次推进,构建宅改创新力。

在宅改定位上,充分发挥群众的首创精神和主体作用,坚守三个底线,聚焦“五个重点”:一是“退”。采取边拆除、边整治的办法,截至目前,共拆除危旧农房、一户多宅农房4862栋,退出宅基地2315亩,对已拆除的宅基地无偿收归村集体所有,“一户一宅”的推行“宅票”予以保障。二是“收”。因户施策,制定收取有偿使用费的标准和收取方式,截至目前,收取有偿使用费110万元,切实做到以收促退。如泗沥镇上塘组一户多宅农户不愿缴纳有偿使用费,主动拆除多宅部分。三是“建”。在保障户有所居的前提下,将退出后的闲置宅基地分时利用,将预留在未来五到十年使用的宅基地复绿,暂时用于种植蔬菜、果树等,将预留在未来十到二十年使用的宅基地用于修建公园等公共服务设施或发展乡村旅游等产业。四是“管”。制定了《农村建房管理办法》《农村宅基地资格认定管理指导意见》等系列制度,在各乡镇建立农村村民建房管理办公室、综合行政执法大队及村级宅基地协管员制度,每个村组配备一名协管员,真正实现从资格认定、审批、监管、执法全流程闭环管理,及时发现和处置涉及宅基地使用和建房规划的各类违法违规行为,严控农民建房违法违规增量。五是“用”。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开发利用闲置农房和宅基地,壮大了村集体经济。比如,流口镇下汉塘组盘活11宗闲置宅基地,建设集住宿、展示、展销、直播等为一体的多功能用房,打造集民宿、亲子游、研学等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促进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持续增收。

贵溪市共有21个乡镇(街道)、7个林(垦殖、园艺场),188个行政村,宅改任务点多面、山区丘陵平原村组交错,因此需要分时分批推进。即:五个批次推进,今年分6月、9月、12月三个批次分别完成年度任务数的20%、30%、50%,明年分两批次完成剩余任务数。每个阶段组织开展宅改村点现场评比,分五个档次奖励乡镇,每批次奖励资金400万元;对136名9类优秀人员进行表彰,形成了比学赶超、相互促进的工作氛围,提高改革成效。

四、利用宅改利益联结机制,集聚宅改联动力。

为充分调动全市各部门各单位、各乡镇(街道)共同参与到宅改中来,做到个个单位有责任、人人身上有担子,贵溪市出台了《贵溪市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与规范管理三年行动方案(2022—2024)》《贵溪市2022年全域深化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与规范管理实施方案》,对所有的示范点实行县级领导挂点推进,一般村点由市直单位挂点跟踪指导。对在现场会连续三次排名第一档的乡镇及挂扶单位工作突出、成效显著的干部优先提拔重用;对现场会两次排名在第五档的乡镇长进行交流、连续三次现场会排名第五档的乡镇党委书记进行组织处理;对村民事务理事会实行正向激励与反向约束相结合,赋予理事会表决权监管权,对表现突出的理事会每年给予不少于五千元的资金奖励,对未完成宅改任务的自然村不列入新农村建设点。同时,建立“调度、督查、评估、通报、约谈、考核、奖惩”相结合的工作推进机制,把深化宅改工作纳入各乡镇、各部门各单位年度考核。

为发挥宅改的磁场效应,将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与规范管理同新农村建设、城乡融合发展、乡村基层治理、村庄环境整治、乡村产业发展等有机结合起来,做到联动发力,集成推进。如志光镇夏家岭村在宅改过程中整合乡村振兴、新农村建设、红色名村等资金300余万元,美化了村容村貌,促进了产业发展,提升了精神文明,创新了自治、德治、法治“三合一”的社会治理新模式;贵塘公路沿线将宅改与城乡融合发展、乡村振兴同步推进,经过几年倾力打造,该公路沿线乡村已形成一乡一色、一村一景,一幅“五十里贵塘,四十里画廊”的优美画卷徐徐展开,成为须溪河畔一条色彩斑斓、灵动飘逸的彩带,提升了老百姓的获得感和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