鹰潭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深入推进全市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工作的意见
鹰府办发〔2022〕5号2022年03月22日各区(市)人民政府,市龙虎山风景名胜区管委会,鹰潭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市信江新区管委会,市政府各部门:
为切实提升义务教育学校教师“县管校聘”管理体制改革成效,巩固城乡融合发展成果,持续推进城乡教师资源优质均衡配置,经研究,决定结合“县管校聘”改革,进一步深入开展我市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工作。
一、改革创新,推动交流轮岗向深层次发展
各地要深刻认识交流轮岗对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重要意义,以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为契机,积极探索“县管校聘”改革模式,推动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向深层次发展。
一是改革教师管理机制。各地、各有关部门要严格落实省教育厅、省委编办、省财政厅、省人社厅印发的《关于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教师“县管校聘”管理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赣教发〔2020〕3号)文件精神,统筹教师编制和岗位职数管理,形成编制部门控制编制总量、人社部门控制岗位职数总量、教育行政部门统筹使用的管理机制,为深层次推进校长、教师交流轮岗提供体制机制保障。改革后,教师编制和岗位将不具体分配到学校,由教育行政部门根据实际需求,统筹分配编制和岗位使用数,真正实现“学校人”向“系统人”转变。
二是规范交流轮岗程序。交流轮岗工作以区(市)为单位开展,交流轮岗对象为区域内所有公办义务教育学校在编在岗教师,方式主要为区域内校长交流轮换、骨干教师均衡配置和普通教师派位轮岗。具体条件为:
校长层面,凡是年龄在51周岁以下,并且在同一所学校任职满6年的正、副校长原则上应进行交流轮岗,科级以下的由教育行政部门直接提出交流轮岗意见并组织实施,科级及以上的由教育行政部门提出交流轮岗建议,经地方党委组织部门同意后,报地方党委会研究通过后实施。
教师层面,凡是年龄在51周岁以下,并且在同一所学校连续工作10年及以上的教师,原则上均应进行交流轮岗,教育行政部门根据区域内学校教学需求、教师学科结构和优质均衡要求,提出骨干教师和普通教师交流轮岗意见并组织实施。
交流轮岗工作原则上每年8月底前开展一次,每次交流轮岗教师比例不低于区域内应交流教师总数的15%(骨干教师要有一定比例),交流轮岗时间不少于3年。各地要积极动员、稳步实施,力求通过6年的时间,实现区域内义务教育学校教师100%交流轮岗。
三是创新交流轮岗模式。各地要改变以往传统的支教式交流轮岗模式,结合“县管校聘”管理体制改革,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在政策框架内,大胆创新,探索建立“学区一体化管理、跨校竞聘交流模式和组建学校联盟、联盟校对口交流或走教”等多种交流形式,做到特色交流、互补交流,使好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能够横向传播、纵向传承,使相对富余的学科教师和音体美紧缺教师能够校际互补、资源共享。跨区域组建的教育联合体之间的教师交流,需报市级教育主管部门审批备案,方可作为计算农村和薄弱学校教学经历依据。
二、强化保障,完善教师交流轮岗引导政策
各地党委政府要出台更加有力的政策保障措施,推动交流轮岗工作顺利开展。
一是落实促进交流轮岗各项政策。对教师“编制核定、岗位设置、职务(职称)晋升、聘用考核、培养培训、薪酬待遇、评优评先”等政策进行认真梳理,将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参与交流轮岗作为校长职务晋升,教师专业技术岗位评聘与晋升以及骨干教师评选、评优评先等方面的重要条件之一。同时,以推动交流轮岗为目的,完善交流轮岗配套措施,制定优惠政策,除保障交流轮岗校长、教师享受交流学校同等待遇外,有条件的区(市)还可以给予交流人员一定的生活补助,在绩效工资分配中予以适当倾斜,保障交流轮岗改革向深层次推进。
二是全面改善薄弱学校办学条件。各区(市)要切实改善薄弱学校、农村学校教师工作生活条件,缩小校际差距,提升交流轮岗教师的工作、生活环境。对交流到条件相对落后学校的校长、教师实行人文关怀,关心他们的生活,关爱他们的成长,在晋级晋职、评先评优等方面实行政策倾斜,扫除交流轮岗思想障碍,让交流轮岗成为荣誉,变被动交流为主动交流。
三是深入开展典型经验宣传推介。各地要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大力宣传交流轮岗工作中涌现出的先进事迹和经验做法,营造浓厚的改革氛围。对参加交流轮岗并做出突出贡献的校长、教师,要按有关规定予以表彰奖励,鼓励和吸引优秀教师在乡村学校长期从教、终身从教。
三、规范管理,确保交流轮岗工作取得实效
一是压实主体工作责任。各地各部门要高度重视,切实加强统筹协调,努力推动“县管校聘”工作走深走实,并在体制机制上取得关键性突破。
二是形成部门工作合力。教育行政部门要积极履职,会同编制、财政、人社等部门制定具体工作方案,并做好动员部署。编制部门要将编制总量核定到各区(市)教育行政部门,财政、人社等部门要积极配合、协同推进,形成工作合力,确保交流轮岗工作取得实际成效,确保以“学校人”向“系统人”转变为核心的“县管校聘”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三是建立长效工作机制。要树立“长期推行、创新模式、形成机制、良性循环”的工作理念,使交流轮岗成为教师管理的新常态,切实加强长效机制建设。
四是完善考核评价体系。针对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工作,要建立市、县两级考核评价体系。市教育局要加强对各区(市)和市直学校开展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工作进行指导,并牵头组织各区(市)对该项工作开展情况进行考核,考核评价要严格对照交流轮岗政策要求,主要是查看交流数量、交流人员条件、交流年限、待遇落实等情况。各区(市)党委、政府要本着“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严格纪律要求,落实工作责任,交流轮岗考核结果纳入地方高质量发展考核以及对区(市)党政领导干部履行教育职责督导评价,对工作不力,弄虚作假的,要予以扣分并进行约谈。
附件:1.xxxx年度校长轮岗情况汇总表
2.xxxx年度教师交流情况汇总表
(此件主动公开)
附件1
xxxx年度校长轮岗情况汇总表
填报单位: 填表时间: 年 月 日
区(市) | 姓名 | 性别 | 出生 年月 | 现学校及职务 | 现学校 任职 时间 | 任教 学科 | 现聘任专业技术 职务 | 农村工作经历年限 | 轮岗学校 及职务 | 拟轮岗年限 | 备注 |
注:1. 交流轮岗的对象是在同一所学校任职、任教达6学年以上的校长、教师。2.本表请用Excel制作。
附件2
xxxx年度教师交流情况汇总表
填报单位: 填表时间: 年 月 日
区(市) | 姓名 | 性别 | 出生 年月 | 现学校 | 现学校 任教 时间 | 任教学科 | 现聘任专业技术职务 | 农村工作经历年限 | 是否骨干教师 | 骨干教师类型 | 交流 学校 | 拟交流年限 | 备注 |
注:1.交流轮岗的对象是在同一所学校任职、任教达6学年以上的校长、教师。2.本表请用Excel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