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市政府部门信息公开 > 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 重点领域信息公开 > 社会公益事业 > 社会保险
索  引  号: YT0011/2023-07012 发文机关: 市人社局 文      号:
组配分类: 社会保险 成文日期: 2023-11-10 废止日期: 有效性:
索  引  号: YT0011/2023-07012
发文机关: 市人社局
文      号:
组配分类: 社会保险
成文日期: 2023-11-10
废止日期:
有效性:

如何减流程、补短板、护安全——解读《社会保险经办条例》热点问题

社保经办服务是社会保险体系的“最后一公里”。聚焦人民群众反映的难点、堵点问题,近日公布的《社会保险经办条例》,在简化流程便捷办理、补齐短板优化服务、维护社保基金安全等方面作出了哪些新规定?4日举办的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相关部门作出了权威解答。

简化流程推动“便捷办”“高效办”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社保经办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比如证明材料偏多、转移接续不畅、经办时限不明确、基金跑冒滴漏等,需要从法律制度上对社保经办加以细化和完善。

“条例明确要求通过加强信息共享、减少证明材料、缩短办理时限以及对特殊群体提供人性化、个性化服务等方式,让人民群众享有更加高效便利的公共服务。”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副部长李忠在吹风会上表示。

条例规定,社保经办机构应当通过信息比对、自助认证等方式核验参保人员社保待遇享受资格,通过“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条例还提出,压减不必要的证明材料,取消没有法律法规和国务院决定依据的证明材料;对于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通过授权代办、上门服务等方式提供便利服务。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社会保险事业管理中心主任翟燕立介绍,全国利用数据比对和自助手段完成社保认证的比例已经超过了70%。

更多惠民政策“补短板”“优服务”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表示将在扩大社保覆盖面上精准发力,更好兜住兜牢民生底线。

李忠表示,部分农民工、灵活就业人员、新就业形态就业人员等人群没有纳入社会保障,还存在“漏保”“脱保”“断保”的情况。下一步要落实取消灵活就业人员在就业地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户籍限制,组织尚未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灵活就业人员,按照规定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

在工伤保险方面,积极推进基层快递网点优先参加工伤保险,加快职业人群工伤保险制度全覆盖。自2022年7月起,新就业形态就业人员职业伤害保障首批试点在七省份的美团、饿了么、闪送等7家平台企业开展。

“截至2023年7月底,7个试点省份参加职业伤害保障的人数达到615万人,我们还将不断探索完善,建立健全职业伤害保障管理服务规范和运行机制。”李忠说。

守好人民群众的“养老钱”

安全是社保经办的底线要求。条例对于防止基金跑冒滴漏、打击欺诈骗保、保障基金安全作出了明确规定。条例规定,对涉嫌丧失社保待遇享受资格后继续享受待遇的,社保经办机构应当调查核实。经调查确认不符合社保待遇享受资格的,停止发放待遇;个人多享受社保待遇的,由社保经办机构责令退回。“条例还要求加强社保经办机构内部管理。”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法规司负责人谭超运介绍,社保经办机构应当建立健全业务、财务、安全和风险管理等内部控制制度,规范基金账户管理和会计核算,加强社保登记和待遇享受等情况核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