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YT0011/2023-07573 | 发文机关: 市人社局 | 文 号: | |
组配分类: 工作计划 | 成文日期: 2023-11-24 | 废止日期: | 有效性: |
索 引 号: YT0011/2023-07573 |
发文机关: 市人社局 |
文 号: |
组配分类: 工作计划 |
成文日期: 2023-11-24 |
废止日期: |
有效性: |
市人社局2023年工作总结及2024年工作安排
2023年以来,全市人社系统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人民至上,筑牢民生底线,服务保障工作取得了新成效。
一、2023年度工作总结
(一)不断加强党的建设
1.持续加强政治建设。以创建“四强”支部为抓手,制定落实党建工作要点、党风廉政工作要点、“四强”支部创建方案,组织开展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日日学、周周练、月月赛”活动,将学习人社业务知识与党的二十大精神有机融合,持续压实机关党建责任。
2.高质量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通过专题读书班、中心组学习等多种形式,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内容。注重充分发挥局领导班子“关键少数”示范引领作用,带动党员干部实现理论学习全覆盖。坚持问题导向,结合“四下基层”,认真开展调查研究和检视问题,组织开展成果交流研讨,找准找实民生难题,办好民生实事,推动建章立制,助力高质量发展。
3.坚定不移加强干部队伍监督管理。全面排查廉政风险点,组织开展“转作风、防风险、促发展”专项行动,警醒全局干部坚守纪律底线态。落实党员到居住地社区和挂点社区双报到制度,组织党员到挂点商城社区、西湖社区开展志愿服务活动。
(二)持续提升就业创业服务质量
1.积极落实惠企纾困政策。大力推广“免申即享、直达账户”精准发放模式,1-10月(下同)为1044家企业发放稳岗返还资金1270.99万元,惠及职工42084人。鼓励企业吸纳就业困难人员、高校毕业生、脱贫劳动力等重点就业群体,发放补贴952人354.43万元。支持企业开展技能培训稳定就业岗位,发放补贴319.92万元。
2.积极推进重点群体就业。新增开发就业见习岗位1323个,发放就业见习补贴351.62万元,2023届鹰潭籍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帮扶就业率90.72%。持续开展就业援助活动,“零就业”家庭持续保持动态清零。发放失业保险金1360人1093.63万元,发放失业补助金944人354.1万元。通过公益性岗位安置脱贫劳动力和监测对象2076人,发放公益性岗位补贴962.5万元。全市17339名脱贫劳动力已就业14335人,实现就业率82.67%。
3.支持创业带动就业。积极与银行机构合作,鼓励各银行开展农权、农房抵押,发放创业担保贷款8.57亿元,直接扶持2270人创业,带动就业14964人。建成各类创业孵化基地8家,入驻企业179家,带动就业2185人。
(三)稳步推进社保体系建设
1.持续推进社保服务“百千万行动计划”。认真开展“社保服务进万家”活动,工作做法被人社部宣传推广。全市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54.22万人,工伤保险参保15.49万人,失业保险参保10.83万人。
2.加强社保卡“一卡通”服务体系建设。推进居民服务“一卡通”用卡环境改造升级,推动“全数据共享、全服务上网、全业务用卡”。累计签发电子社保卡103.11万张,覆盖率达80.34%,发放资金78.15亿元803.45万人次。
(四)不断提升人才服务水平
1.加强人才平台建设。新增4家国家级人才平台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全省获批仅14家,占比28.57%,入选数量在各设区市中位居第一。顺利获批并建成鹰潭市高技能人才培训共建共享基地项目。
2.加大人才引进力度。组织全市62家企事业单位开展人才专场招聘活动,事业单位与国企签约拟录取101人,民营企业达成意向49人。举办高层次人才研修班。组织7家企事业单位参加高层次专家对接洽谈会,对接医疗卫生、水稻种植等项目需求13个。积极申报重大人才工程,3人入闱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考察人选,2人入选高层次高技能领军人才培养工程人选。
3.强化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积极组织优秀技能人才参加全国第二届职业技能大赛,我市选手勇夺金牌,“錾铜雕刻”项目入选“最受欢迎的十大绝技”,实现了鹰潭在全国综合性职业技能大赛中金牌和奖牌“零”的历史性突破。举办2023年江西省“振兴杯”眼镜行业职业技能竞赛,我市获取4枚奖牌,占奖牌总数的33.3%,其中我市技工院校学生首次在省级竞赛项目中斩获第一,实现了历史性突破。连续3届获评江西省优秀高技能人才评选表彰,1人荣获“赣鄱工匠”、3人荣获省“能工巧匠”称号。
(五)积极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1.根治欠薪推进有力有效。开展根治欠薪制度落实集中整治夏季专项行动,立案查处欠薪案件63件,涉及农民工504人389.83万元,补发工资人数504人389.83万元;调处矛盾纠纷485件,涉及3526人1181万元。全市74家在建项目实现社保卡代发工资3.36亿元5.94万人次。
2.大力创建和谐劳动关系。组织劳动关系协调员培训班,培训劳动关系协调员600余人次。大力推广电子劳动合同,全市电子劳动合同总量38638份,完成任务的266.47%。全市仲裁机构结案率为98.90%,调解成功率为92.63%。
二、2024年工作安排
1.全面启动就业之家工作。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原则,通过政府购买第三方服务方式,在市区乡村四级和工业园区、大中专院校全面铺开建设“5+2就业之家”,加快形成“15分钟就业服务圈”。
2.强化就业创业服务力度。推进公共就业服务进校园活动,促进留鹰返鹰就业创业。综合用好线上线下平台,持续开展大中城市联合招聘等“10+N”公共就业服务专项活动,全年举办各类招聘活动不少于300场。
3.凝心聚力提升社会保险覆盖。深入实施参保扩面计划,加快实现社会保险法定人员全覆盖。协调各部门齐抓共管,对故意逃避参保及恶意拖欠社会保险费等损害劳动者合法权益的行为要依法从严惩处,2032年底前实现两率双“90%”。
4.聚焦民生提高退休人员待遇水平。落实2024年退休人员基本养老保险待遇调整,落实城居保待遇确定和基础养老金政策调整机制。在落实好基本养老保险政策的基础上,扩大有条件的企业参加企业年金集合计划,做好方案备案工作。按照上级部署,重点探索推动我市个人养老金制度落地。
5.组织紧缺急需技能人才专场招引。推动将高技能人才招引纳入人才专场招聘活动,组织开展高层次高技能人才专场招聘,聚焦“高精尖缺”,招聘10名具有实践经验、带动专业建设的高技能领军人才到职业院校任教,引进50名能够突破关键技术、改进生产工艺的“金蓝领”高技能人才到重点产业链创新创造。争取在各适合我市产业发展的高校设立高校人才工作联络站,逐步建立长期沟通交流渠道。
6.开展优秀高技能人才专项表彰。制定出台《鹰潭市优秀高技能人才评选表彰管理办法》,设置“铜都技师”“铜都工匠”两个表彰项目,开展第一届优秀高技能人才评选表彰活动;开展第六批市级大师工作室项目评选。
7.建立健全劳动监察信息系统。大力推进江西省欠薪预警平台数据采集工作,实现省、市、县三级互通,推动农民工工资支付流程“数据一个库、监管一张网、管理一条线”,实现欠薪治理将由事后查处向事前预防、事中监管转变,由末端治理向前端治理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