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YT0036/2023-07741 | 发文机关: 市退役军人事务局 | 文 号: | |
组配分类: 工作动态 | 成文日期: 2023-09-11 | 废止日期: | 有效性: |
索 引 号: YT0036/2023-07741 |
发文机关: 市退役军人事务局 |
文 号: |
组配分类: 工作动态 |
成文日期: 2023-09-11 |
废止日期: |
有效性: |
2023年度鹰潭市“最美退役军人”事迹——刘松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退役军人工作的系列重要论述,努力让退役军人成为全社会尊重的人,让军人成为全社会尊崇的职业。近期中共鹰潭市委宣传部、鹰潭市退役军人事务局联合开展2023年度鹰潭市“最美退役军人”评选活动,经组织推荐、联评联审、面向社会公示程序,评选出占恺等十名最美退役军人。
他们来自社会的各行各业,有的为素昧平生的白血病患者无偿捐献造血干细胞,挽救患者生命;有的在圩堤出现险情时,冒着生命危险一头扎进湍急的信江河里摸排漏洞,并实施有效封堵,消除了圩堤垮塌的风险,保护圩堤后方上万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有的在平凡的岗位永葆党员底色,数十年如一日兢兢业业,甘当“老黄牛”,充分彰显“平凡英雄”的本色……他们用实际行动弘扬了社会正气,向社会传递了正能量,展现了我市退役军人离军不离党,退役不褪色的使命担当。 一个典型就是一面旗帜,一个“最美”就是一个标杆。鹰潭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微信公众号近期将对十名获评本年度“最美退役军人”的先进事迹进行连载,号召全市广大退役军人见贤思齐,向“最美”标杆学习,为奋力谱写现代化鹰潭建设新篇章贡献退役军人力量。
————————————————————————————————
近年来,余江大街小巷经常可见身穿红马甲的志愿者,他们开展“暑期防溺水”志愿服务活动保护未成年人的生命安全、为清洁城市举办“河小青保护母亲河”捡拾河道垃圾活动、到敬老院慰问老人、奋战在青春战疫最前沿……而这其中不能不提到一个人,他就是这些志愿者的领头雁刘松。
结公益缘,创建志愿者协会
刘松2017年底挂职团余江县委副书记,受组织委托组建余江县青年志愿者协会。这是个社会公益组织,没有资金来源,组建之初面临着许多困难。他依靠自己的个人影响力在朋友圈广发征集志愿者通知,通过人传人、人带人,吸收全区各行各业的热心人士,凝聚成了一股强大的社会力量,完成了质的蜕变。如今,在他的带动下,余江区青年志愿者协会发展壮大至3300余人,组织开展了文明创建、关爱孤寡老人、留守儿童、暑期防溺水、护学岗、交通引导、疫情值守、筹集爱心捐款、法治宣传、环境综合整治等各类公益活动两百余场,成为余江区文明实践最靓丽的一道风景线。
连公益桥,开展防溺水巡查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志愿者队伍也似滚雪球般越滚越大。过去几年,特别是暑期,余江的白塔河上几乎每年都会发生几起溺水事故。刘松记在心头,开始积极谋划,走东串西,寻求各项支持,发动了1060余名志愿者开展“暑期防溺水志愿活动”。他带领志愿者们组成岸上、水面巡逻小分队冒着酷暑,在白塔河畔劝阻人们特别是未成年人远离危险水域,增强群众的防溺水意识,实现余江区连续多年零溺水的安全局面。仅2022年暑期就成功劝阻无监护下水青少年130多起,救助危险事件6起。这项工作延续至今,被新华网、央广网等主流媒体纷纷报道,在全社会产生广泛影响,荣获江西省2019年度文明示范性志愿者服务重点扶持项目,被评为省委讲师团文明实践项目典型案例。
圆公益梦,走在战疫最前沿
2020年初疫情发生后,刘松引导余江青年志愿者协会快速、高效、有序地参与防疫工作。接政府疫情防控通知后,他立即响应号召,及时发动志愿者参与防疫活动,完成持续无间断执勤912小时,筹集善款3万多元。2022年疫情复燃后,余江区青年志愿者协会迅速做好准备,共出动志愿者4243人次,圆满完成了指挥部布置的各项任务。
守公益心,传递社会关爱
2019年7月,由于连降大雨,余江区防汛工作进入紧急状态。余江青年志愿者协会在刘松的带领下,紧急筹集资金,争取到价值20万元的救灾物资并送到受灾群众手中。2020年8月,他组织40余名青年志愿者连续一个月每天为余江全区260余名一线环卫工、20多名值勤交警提供矿泉水、绿豆汤、西瓜等防暑降温物品,受到社会广泛好评。2021年,协会开展“伴夕阳”志愿服务活动,带动全区71名青年志愿者为116名80岁以上老年人开展建档立卡、免费理发、电话问候、心理疏导、上户量血压和中医艾灸等“一对一”服务,极大地提升了老年人的获得感、幸福感,此活动荣获“鹰潭市优秀志愿服务项目”“鹰潭市优秀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品牌”。2022年协会在余江区一小、二小、五小、六小等校门口进行护学岗活动,共计服务学生1万余名。
长期以来,刘松每一次活动都身体力行,身先士卒,从无缺席,用实际行动践行着“离军不离党、退役不褪色”的铮铮誓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