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市政府部门信息公开 > 市退役军人事务局 > 执行公开 > 工作动态
索  引  号: YT0036/2023-06990 发文机关: 市退役军人事务局 文      号:
组配分类: 工作动态 成文日期: 2023-11-08 废止日期: 有效性:
索  引  号: YT0036/2023-06990
发文机关: 市退役军人事务局
文      号:
组配分类: 工作动态
成文日期: 2023-11-08
废止日期:
有效性:

强国复兴有我•2023年度鹰潭市“最美退役军人”事迹——童仁育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退役军人工作的系列重要论述,努力让退役军人成为全社会尊重的人,让军人成为全社会尊崇的职业。近期中共鹰潭市委宣传部、鹰潭市退役军人事务局联合开展2023年度鹰潭市“最美退役军人”评选活动,经组织推荐、联评联审、面向社会公示程序,评选出占恺等十名最美退役军人。    他们来自社会的各行各业,有的为素昧平生的白血病患者无偿捐献造血干细胞,挽救患者生命;有的在圩堤出现险情时,冒着生命危险一头扎进湍急的信江河里摸排漏洞,并实施有效封堵,消除了圩堤垮塌的风险,保护圩堤后方上万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有的在平凡的岗位永葆党员底色,数十年如一日兢兢业业,甘当“老黄牛”,充分彰显“平凡英雄”的本色……他们用实际行动弘扬了社会正气,向社会传递了正能量,展现了我市退役军人离军不离党,退役不褪色的使命担当。    一个典型就是一面旗帜,一个“最美”就是一个标杆。鹰潭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微信公众号近期将对十名获评本年度“最美退役军人”的先进事迹进行连载,号召全市广大退役军人见贤思齐,向“最美”标杆学习,为奋力谱写现代化鹰潭建设新篇章贡献退役军人力量。


童仁育1969年1月入伍,1985年7月转业,参加过对越自卫反击战,2003年退休。在部队服役时,任战士期间,童仁育同志学习刻苦,军事能力过硬,多次被评为五好战士,任班长期间,能够带领全班同志完成各项工作和训练任务,班级多次被评为“四好班”,树立了好的榜样。任连长期间,因完成任务表现突出,荣立三等功一次,多次受军、师、团、营表彰和奖励。在对越自卫反击战中,能够坚决服从命令,听从指挥,坚守阵地,与敌勇敢作战,在一次炮击越军阵地时,不幸负伤致腰部压缩性骨拆,后被评定为六级伤残军人。

退役后回地方工作,无论何地何处何单位,童仁育始终能够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不怕苦不怕累,勇敢与伤病作斗争,以顽强拼搏的精神和毅力,积极完成好各项工作任务。在原鹰潭市物价局工作期间,他多次被评为优秀公务员和优秀共产党员,所在的科室连续8年评为全国先进集体,连续多年被评为省、市先进集体。个人撰写的十余篇调研文章被国家大型丛书和省专刊采用,撰写各类信息百余篇,被鹰潭日报社和市委机关,市政府机关各类刊物采用,获评鹰潭市“优秀信息员”、省物价局先进工作者、全国价格成本调查先进个人等殊荣,2000年被评为全国优秀作者,出席北京人民大会堂表彰大会,受到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

退休后,童仁育仍不忘发挥余热,用实际行动诠释“退伍不褪色,建功新时代”的良好品质,积极投身到爱国主义教育事业当中。已是古稀之年的他克服了精神和身体上的重重困难,足迹遍布政府机关、社区、学校、家庭等,每到一处,都留下他那虽已残疾但却显得无比伟岸的身影。截至目前,接受他爱国主义教育的人数达3.6万余人次。

为了讲好红色故事,传承好红色基因,他对讲稿精益求精,在撰写讲稿之初就给自己立下了目标:每个词汇都必须准确,每个故事都必须生动,每一堂课都必须精彩,每一名学生都要受到教育。英勇顽强的抗战故事、立场鲜明的价值观、质朴和蔼的言语,让他每到一处都受到师生的热烈欢迎,每一堂课都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深受师生欢迎,不仅仅是因为故事讲的好,更多的是因为大家在他身上感受到顽强不息的革命精神,虽然身有残疾行动不便,但他却从不麻烦别人,离家近的地方,他坚持只身驾驶轮椅前往,路程实在太远,才让家人开车接送;到了教室,他总是谢绝大家的帮助,坚持用自己瘦弱的胳膊支撑着行动不便的身子,从轮椅挪到教室座椅上,他的身体力行、言传身教深深触动着每一位师生的心灵,讲述红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的脚步从未停歇,在爱国主义教育事业当中童老始终奉行:不管在哪里,只要有需要,就随叫随到。    无论在学校还是在单位,他坚持奉行“三不”原则,不收讲课费,不收礼物,不接受吃请。在爱国主义教育事业当中,不仅授课分文不取,每到一所学校童老还要为贫困学生献一份爱心,学校走访慰问他,他就将慰问金用来资助学生学业,为学生们购买学习用品,全部回馈给学校。每当谈起这些,他都坚定地说:“国家已经给了我生活保障和相应的待遇,我已经很满足了,能在古稀之年为国家再做点贡献我深感荣幸”。

他能全身心的投入到爱国主义教育事业当中,离不开家人的默默支持,他的妻子徐女士这样说道:“他把爱国主义教育当做自己的事业来做,全身心投入到这项工作中,也通过这项事业从新找回了自我,虽然年事已高,但仍然能为国防事业做点贡献,体现了自己的价值,得到了大家的认可,我是全心全意支持他的”,妻子不仅没有埋怨过他,还时常鼓励他要好好讲、认真干。因为行动不便,女儿女婿便承担起了接送任务,家人都在用实际行动支持他。

“我一定不辜负大家对我的嘱托和期望,在有生之年竭尽所能讲好红色故事,把老一辈坚韧不拔、英勇顽强的精神传承下去,把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建设祖国的信仰传承下去,把爱国主义精神传播到鹰潭的每个角落”,童仁育市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