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市政府部门信息公开 > 市生态环境局 > 重点领域信息公开 > 三大攻坚战 > 生态环境 >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
索  引  号: YT0015/2023-07003 发文机关: 市生态环境局 文      号:
组配分类: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 成文日期: 2023-11-09 废止日期: 有效性:
索  引  号: YT0015/2023-07003
发文机关: 市生态环境局
文      号:
组配分类: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
成文日期: 2023-11-09
废止日期:
有效性:

江西省主要支流治理信江余江段工程(界牌至炭埠周家段)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拟批准公示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程序的有关规定,经审议,我局拟对以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作出批复决定。为保证此次审议工作的严肃性和公正性,现将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基本情况予以公示。公示期为2023年11月9日 - 2023年11月15日(5个工作日)。

听证告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自公告起五日内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可对上述拟作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批复决定要求听证。

联系电话:0701-6231706

传    真:0701-6231708

通讯地址:鹰潭市府前路24号,邮编:335001

项目名称

江西省主要支流治理信江余江段工程项目(界牌至炭埠周家段)

建设地点

鹰潭市余江区信江段

建设单位

鹰潭市余江区水利局

环评机构

南昌佳蓝环保咨询有限公司

建设项目概况

项目位于鹰潭市余江区信江段,起点坐标为:E116°57′52.83″、N28°19′37.11″,终点坐标为:E116°52′21.15″、N28°24′33.99″。本次项目堤岸(河岸)线整治总长23.84km,其中中潢圩堤6.29km、石港圩堤6.2km、沙溪圩堤0.763km、界牌洲1.619km、塔洲上3.081km,熊家洲5.887km。本次设计抛石固脚11.282km,干砌石护岸20.472km,格宾挡墙护岸5.418km,C20砼预制块护坡0.35km,抛投四面六边透水框架1.971km,清淤疏浚总长1km,新建岸顶道路4.604km,新建电排站1座,新建下河埠头25处。

主要环境影响及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1.废气防治措施

施工期:加强施工期环境管理,施工材料的临时堆放地尽量远离环境保护目标,运输车辆出施工场地时应采取车轮冲洗措施减少外带尘土量,同时加盖篷布,配备洒水车对运输线路及施工区域洒水抑尘,减少施工期扬尘对环境空气影响。运输车辆和各类燃油施工机械使用低含硫量的汽油或柴油。

2.废水防治措施

施工期产生的车辆和机械冲洗废水经隔油+沉淀处理后回用于施工场地洒水降尘,不外排;租用沿线居民点房屋,就近安排施工人员临时居住,生活污水纳入当地污水处理系统处理;在靠近水体施工路段,禁止向水体直接排放污水;清淤过程中在砂水分离过程中产生的泥水经沉淀后排入信江,产生的船舶废水收集后交由海事部门认可的有资质的船舶污染物处理处置单位回收处理。在锦江镇饮用水源保护区范围内施工应安排在枯水期,并应事先告知水厂,并在水厂取水口周围布设防污屏,错开施工与自来水厂取水时间,保证取水口水质,并实时跟踪监测水源保护区水质。疏浚工程位于炭埠周家国控监测断面上游约1.2km处,在疏浚点下游设置临时防污屏,以减小工程施工对国控断面的水质影响,并在疏浚工程、与炭埠周家国控断面相距较近的护坡护岸工程施工前上报相关生态环境管理部门。严格限定疏浚作业面积,疏浚淤泥等严禁随意抛弃于水体中。施工期利用GPS定位追踪技术进行监督,严格控制施工范围;施工船舶悬挂信号标志,保证航运船舶安全及施工船舶作业安全。

3.噪声防治措施

施工期噪声通过加强施工管理,合理安排施工作业时间,午间禁止高噪声施工作业,夜间不施工作业,选用低声级的施工机械,在高噪声设备周围设置掩蔽物等措施以减轻对项目周围声环境的影响。材料及设备运输车辆在经过沿线居民区时,采取减速慢行、禁止鸣笛等措施。

营运期主要为安顺电排站运行期间产生的设备噪声,通过选用低噪声设备并放置于室内,加强对噪声设备日常维护和保养,采用隔声、减震等措施,噪声应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2类标准。

4.固体废物处置措施

施工期产生的工程弃渣、清淤泥沙均运至余江区眼镜产业创业孵化平台建设项目回填利用;施工船舶配置垃圾桶,收集的生活垃圾和含油废渣交由海事部门认可的有资质的船舶污染物处理处置单位回收处理;施工机械、运输车辆维修主要依托信江沿线的机械维修站;隔油池含油废物定期清理,交给有危废处理资质的单位处理。

5.地下水和土壤污染防治措施

为防止项目施工期含油废水对地下水和土壤造成污染,建设单位在施工过程中对隔油池采取防腐、防渗措施,防止废水渗漏至地下水和土壤中去。

6.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施工期尽量减少临时占地,做好土石方调配,对砂、石料堆场和临时堆存土石方场等采取挡土、围挡等措施。加强对施工人员环保意识教育,遵守国家和地方的法律法规,保护自然资源,不伤害野生动物,不乱砍伐树木,自觉保护工程周边动植物和自然景观。科学选择工程施工期,水域作业选择枯水季节。禁止施工废水、固废入信江,尽量减少对水生生物的影响。项目竣工后三年内采取由建设单位进行鱼苗的增殖放流补偿措施。

7.环境风险防范措施

本工程施工过程中的环境风险主要为柴油在使用过程中泄漏、溢油事故所引发的环境事故风险。施工期施工船需配备溢油拦截和回收设备等;设置航标灯、助行标识牌等,警示过往船舶注意加强安全意识,发生事故时立即拨打应急电话通知事故应急组织机构;优化制定船舶运行线路,加强船舶驾驶人员岗前培训;加强风险事故通报及监测工作,制定溢油事故应急预案。

公众参与情况

项目在公示期间,无单位或个人反对该项目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