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走进道都 > 社会事业 > 文化体育

市文广新旅局:厚植文化沃土 开出“文明之花”

近日,鹰潭日报重点报道了市文广新旅局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中,以有力的工作措施、务实的工作作风,不断推动创建工作取得新进展新成效,积极彰显文旅作为。全文如下:



市文广新旅局:

厚植文化沃土 开出“文明之花”



精彩纷呈的舞台演出、内容丰富的文博展览、形式多样的群众文化活动,让精神文明滋养群众心田……这一幕幕正是市文广新旅局全力推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的真实写照。


近年来,在文明城市创建活动中,市文广新旅局加快补齐文化场馆建设短板,大力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全面倡导文明旅游新风,推动全市文化和旅游领域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上新台阶。



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


春日里的清晨,走进市文化馆,浓厚的文化气息扑面而来。清新典雅的舞蹈教室,古香古色的戏曲教室,设施齐全的录音室、小剧场,各类文化活动丰富多彩,为群众奉上了一道道精美的“文化大餐”。“与三两好友相约去市文化馆跳舞,是我每天最幸福的事,这里有专业的老师指导我们,在‘家门口’就能丰富业余文化生活。”市民李女士说道。



自创建工作开展以来,我市不断完善公共文化场馆建设。2019年4月,投资3000万元的市美术馆开馆,成为鹰潭文化新地标。2022年8月,总投资1.5亿元的市文化馆新馆开馆,功能更趋完善、文化氛围浓厚,丰富了市民文化生活,增强市民文化获得感。此外,还进一步健全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快打造城乡“十五分钟文化生活圈”,推动鹰潭市公共文化数字服务平台建设。2022年,全市完成44个乡镇(街道)图书馆分馆,44个文化馆分馆建设,实现全市县级图书馆、文化馆分馆建设全覆盖,在全省率先达到100%建成的目标。



大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


城市的文明,不仅体现在“面子”,更存在于“里子”,植根于文化。我市突出文化涵育、文明滋养,把弘扬传统文化融入文明城市创建,以优秀文化浸润涵养城市文明。


将创作文艺精品融入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联合创排了大型现代赣剧《生命至上》,创作了《红船颂》《第一书记》《红土地》等歌曲、《红色赞歌·献给夏润珍烈士》等诗歌、小品《小镇青年的爱情》、舞台剧《山茶花开》等作品,唤起人们的红色记忆,在全社会营造了积极向上的良好风尚。各级公共文化场馆组织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各类文化活动上百场,这些活动不仅丰富了人民群众精神生活,也为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增强了凝聚力。



与此同时,在做好我市“三馆一站”有序免费开放工作的基础上,不断拓展文化惠民辐射面,推动文化惠民活动进社区、进景区、进校区。2022年,全市共完成送戏下乡185场、送电影下乡5000余场、自办文体活动100余场。持续开展文化“三下乡”、文艺“七进”等系列活动,进一步丰富了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持续开展文化志愿服务


“‘清贫、洁白朴素的生活,正是我们革命者战胜许多困难的地方。’这是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方志敏写在《清贫》中的一句话……”在月湖区山背社区,市博物馆讲解员们正在给社区居民讲解红色革命故事,像这样的红色展览进社区活动已是常态化。“经常开展这样的活动很有意义,要多加宣传,让孩子们了解历史,深刻体会现在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社区居民徐大爷对记者说道。



一场场优质的文化志愿服务活动弘扬了传统文化,提升了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近年来,市文广新旅局围绕文明旅游、文明上网、文化文艺、关爱特殊群体等内容,发动近3000名文化志愿者常年活跃在基层,开展文化志愿服务,举办“倡导文明旅游,树立美好风尚”宣传活动,制作播出文明旅游宣传片,开辟文明旅游宣传专栏,鹰潭旅游满意度不断提升。


厚植文化沃土,让文明之花竞相绽放。展望未来,市文广新旅局将紧扣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要求,聚合力、压责任、见行动,细化责任分工,全面对标对表,强化工作举措,统筹推进各项工作落地落实,持续发力巩固创建工作成效,以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为契机,推动全市文旅行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


相关信息:

喜报来了!我市月湖区市场监管局四青分局获评总局“五星市场监督管理所” 2023-11-29
市市场监管局执法稽查局“六个强化”,提升办案能力 2023-11-29
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开展新提拔晋升干部任前谈话 2023-11-28
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开展“八一”走访慰问活动 2023-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