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YT0020/2023-17733 | 发文机关: 市商务局 | 文 号: | |
组配分类: 工作计划 | 成文日期: 2023-03-22 | 废止日期: | 有效性: |
索 引 号: YT0020/2023-17733 |
发文机关: 市商务局 |
文 号: |
组配分类: 工作计划 |
成文日期: 2023-03-22 |
废止日期: |
有效性: |
2022年全市商务工作情况及2023年工作谋划
2022年,全市各级商务部门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中央、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深入贯彻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和工作要求,充分发挥商务职能,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商务经济发展,全力以赴促消费、稳外贸、强招商、优服务,为鹰潭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提供有力商务保障。
一、工作举措及成效
(一)全力以赴强招商,促进招商引资提质增效
一是高规格抓效能提升。市主要领导率先垂范,先后带队赴广东、浙江、江苏等地招商,要求各区(市)党政主官每月外出招商2次以上,2022年累计外出招商135批次,有力促进项目合作落户。我市举办三场招商引资重大项目集中签约活动,累计签约项目117个,其中“5020”项目27个。省扩大开放办给予充分肯定并转各地市学习借鉴。二是高水平抓项目落地。市主要领导每月召开“5020”重大项目推进会,全力做好落户企业用地、用工、用能等要素保障,先后协调解决诺德股份超薄锂电铜箔项目700亩用地及13万吨标煤指标、新月集团5万吨标准煤能耗指标、江西汇芯半导体金融贷款等各类问题。三是高质量抓招大引强。2022年全市新签约“5020”项目36个,其中100亿元项目3个,50-100亿元项目9个,20-50亿元项目24个。全市新入统“5020”项目19个;全市上报新引进“5020”项目19个。引进诺德股份投资100亿元的超薄锂电铜箔项目、耀宁科技投资100亿元的磷酸铁锂电池项目和力邦合信集团投资100亿元的汽车零部件生产基地项目,实现我市百亿级项目的历史性突破,并率先在全省各设区市实现百亿级项目所有园区全覆盖。。在全省率先举办数场招商引资“云签约”活动,省开放办对我市在有效应对疫情狠抓招商引资工作的经验做法给予充分肯定,号召在全省范围内学习推广。1-12月全市现汇进资7952万美元(其中466万美元待商务部认定);引进省外2000万元以上项目实际进资550.53亿元,同比增长 9.18%。获评2021年全省开放型工作综合先进单位。2022年全市新签约“5020”项目36个,其中100亿元项目3个,50-100亿元项目9个,20-50亿元项目24个。全市新入统“5020”项目19个;全市上报新引进“5020”项目19个。
(二)坚持不懈稳外贸,保持外贸进出口平稳运行
一是强化服务帮扶,稳定市场主体。开展“稳市场促发展进企帮扶”活动,分批次赴各外贸企业开展走访调研累计入企140人次,打捞问题86个,协调解决诉求55个,做到底数清、情况明。二是搭建展会平台,助力企业开拓市场。组织企业参加第19届中国—东盟博览会、第132届广交会、第七届中国—亚欧博览会、第六届南亚博览会等展会,其中组织10余家企业参加第二届国际消费品博览会,交易额171.5万元,意向成交100多万元。引导企业充分利用代参展模式将眼镜、雕刻等重点特色产业开拓海外市场,积极做好香港眼镜展、香港工艺品展、巴黎眼镜展的组展工作。三是强化政策培训,抢抓市场机遇。组织企业参加商务部和商务厅举办的《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专题培训班。2022年办理RCEP原产地证书100余份,RCEP市场进出口超百亿元,同比增长5.41%。四是发展跨境外贸新业态和新模式。鹰潭连续十二年被评为中国外贸百强城市。铜产业、眼镜产业被认定为全国外贸转型升级基地,雕刻产业被认定为省级外贸转型升级、省级文化出口基地,备案跨境电商企业18家。2022年全市进出口433.07亿元,同比增长0.3%。其中出口118.26亿元,同比增长0.3%;进口314.81亿元,同比增长0.3%。
(三)千方百计促消费,推动商贸消费回暖复苏
一是惠企纾困助发展。出台《帮助市场主体纾困解难促进商贸流通领域复苏6条政策措施》,重点帮扶餐饮商超、批发零售业、电子商务、商业性展会、外贸等市场主体。全市统筹发放政府电子商贸消费券4210万元,举办线上线下促消费活动460余场,政府举办的消费活动共82场,参与商户5600家,实现商贸销售额19.79亿元,同比增长32%。二是促进大宗商品消费。开展“2022鹰潭金秋消费季”活动,围绕“大宗商品、新型消费”两大主题举办29场大型促消费活动。联合奔驰、大众、丰田等一线汽车品牌举办金秋汽车促销活动,直接带动汽车消费1.5亿元。联合中石油鹰潭分公司、中石化鹰潭分公司开展成品油促销活动。三是优化提升消费场景。古越水街获评省级高质量美食街区,鹰潭天虹入选全省绿色商场示范项目,完成龙头山省级商业试点街区提升改造,华章茂、茨荸弄历史特色街区一期建成并投入运营。四是全力保障疫情期间市场供应。发放生活物资车辆通行证387张,调度接驳省、市外运送生活物资来鹰的货车300余辆。11家重点超市供应生活物资2306吨。保供隔离点、封控区、方舱等物资包累计发放31.88万份,保供隔离人员、防疫人员餐饮累计21.1万份,为医务工作者、外来支援人员提供保供酒店房间4792间。2022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423.2亿元,同比增长4.4%。
(四)多措并举促转型,加快电商物流融合发展
一是坚持招大引强。先后引进4家网络零售额超3000万元的电商企业,其中2家年电商企业网络零售额过亿元;二是加强政策引导。鼓励传统零售企业、特色优势产业重点企业在淘宝、京东、天猫、唯品会等电商公共平台开设店铺。三是开展电商活动。牵头举办鹰潭市首届眼镜电商节、首届网上年货节、贵溪茨茡弄网络年货节、618鹰潭好物直播节,树立了鹰潭好物在全网良好形象。四是推动电商物流城乡融合发展。鹰潭快消品分拨中心、贵溪市和余江区快递分拨中心全面建成并投入运营,全市整合新建200余个电商物流集散网点,成功构建了“市县乡村”四级配送网络,城乡高效配送试点工作整体通过验收。贵溪市被推选为2022年省级县域物流体系建设试点县、余江区被确认为2023年省级县域物流体系建设试点县。2022年全市预计实现网络零售额55亿元,同比增长40%以上,增幅居全省第二位。
(五)凝心聚力畅通道,开启鹰潭国际陆港新篇章
一是推进开放平台建设。鹰潭国际陆港建设工作有序开展,铁路专用线已正式通车并运营;1号、2号、3号保税仓库已完成装修,待海关验收可投入使用。二是畅通国际货运通道。2022年全市铁海联运运输15099标箱,其中进口9812标箱,出口5278标箱。5月29日,鹰潭国际陆港正式运营并首发中欧班列,2022年鹰潭国际陆港共开行中欧班列(鹰潭国际陆港-俄罗斯)6列,运输40尺集装箱244个、汽车290台,货值约2200万美金。三是降低企业物流成本。出台《鹰潭国际综合港经济区铁海联运扶持资金管理办法(修订版)》,安排财政资金1000万元用于支持补贴企业铁海联运铁路运费。
二、2023年工作打算
(一)谋划招商引资发展新篇
1、不断推动招大引强。一是坚持“一把手”招商。各区(市)党政主要领导确保每月外出招商不少于2次;贵溪市、余江区、鹰潭高新区每月上报不少于1个拟签约“5020”项目企业供市领导走访。二是坚定首位产业招商。围绕“1+2+N”产业开展清单化、目标化精准招商,着力引进一批“三类500强”、上市公司、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以及独角兽、瞪羚、单项冠军、隐形冠军、专精特新“小巨人”等一批产业链上下游紧缺的关联配套企业。大力推动数字经济招商,围绕主攻产业赛道大力引进电子信息(物联网)制造类项目。三是抓好项目谋划工作。积极跟踪推进胜宏科技(惠州)股份有限公司铜箔覆铜板项目、腾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高端影像摄像头项目等现有在谈重大项目尽快签约落户,同时结合我市产业需求谋划包装一批主导产业项目对外推介。进一步调整产业结构,落实招商引资负面清单严把项目准入关,对高耗能、高排放、低水平的项目一律不予引进。
2、扎实推进重大项目落地。一是完善重大项目落地推进机制。进一步建立完善全市招商引资重大项目协调推进机制,做好项目落地全周期服务保障,以“绿灯思维”应对重大项目落地,解决项目落户遇到的困难问题,推动项目早落地、早投产。二是健全外商投诉工作机制,落实《鹰潭市规范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强化依法履约实施办法》,强化优惠政策兑现,切实保障投资者合法权益。三是坚持督查核查机制,对现汇进资等各项工作进度落后或落实不到位的区(市)下达任务提示函,并实行“白、黄、红”三单通报制。
3、打造高水平招商平台。按照“精干、简朴、务实、高效”原则,采取高位推动、省市联动、部门协作等方式举办重大经贸活动。在参加第六届世界绿发会、第四届世界赣商大会、对接粤港澳大湾区经贸合作活动等省级经贸交流活动基础上,高水平举办“1+N”场重大招商活动,其中以省市联动方式举办江西(鹰潭)铜与电子信息产业推介会,贵溪市围绕铜产业、余江区围绕汽车配件产业、月湖区围绕物流及电子商务、鹰潭高新区围绕铜与电子信息、龙虎山景区围绕文化旅游、信江新区围绕电子商务及商贸消费等主题开展特色招商活动,打造重大活动品牌效应。
(二)推动外贸保稳提质
1.抓政策落地见效,稳定进出口存量。加快省、市外贸发展专项资金政策兑现进度。强化外贸形势研判,积极帮助外贸企业纾困解难,全力以赴稳住外贸基本盘。江西水晶光电有限公司目前滤光片订单充足,2023年计划全年出口11.5亿元,同比增长约15%。三川智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拟加大科研投入,积极拓展国外市场。2023年计划全年出口6500万元,同比增长约20%。
2.壮大外贸经营主体,挖掘出口增量。一是大力引进外贸企业。支持各区(市)围绕铜、眼镜、雕刻等特色产业着力引进规模大、产业关联度高的出口型企业、供应链企业和外贸综合服务企业。余江区2023年拟新增出口规模3500万元企业2家,分别是华欣生态肥业、三合智能金属;新增出口规模7000万元以上企业2家,分别是永顺针织、联益眼镜。贵溪市汇达金属材料以进口再生铜为主,作为今年进口占比较大企业,预计2023年持续增长。汇芯半导体公司主要生产商用辐射热测量计,目前处于试生产状态,预计2023年贸易额有较大突破。二是“一企一策”,鼓励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对有资质无业绩的企业、供货外地出口企业全面摸排,分类施策帮扶,扩大自营出口。高新区通过积极协调解决企业自行出口问题,今年新引进的荣硕科技、中尚科技、艾天织造等企业,2023年计划新增出口2亿元。三是培育壮大自主出口品牌。支持外贸企业培育、创建出口品牌,对2022年新批江南新材料、安晟化工、百盈高新等“江西出口名牌”企业,引导其扩大自主品牌出口比重。江南新材料2023年在磷铜球出口基础上计划加大锂铜块和氧化铜粉产品的出口,预计全年出口4亿元,同比增长约20%。
3.提升国际循环质量和水平,开拓多元化国际市场。积极参与省厅“千企百展”工程,鼓励我市企业以“代参展”模式参加境外线下展会,支持企业参加服贸会、广交会、消博会、华交会等国内知名展会,多渠道多方式开拓国际市场。积极推动我市外贸企业深入学习RCEP政策、关税减免等有利政策,把握RCEP市场开放机遇,扩大我市与RCEP成员国贸易规模。
4.积极沟通调度我市对外投资新增备案项目。力争2023年江铜墨西哥渣选项目和大三元津巴布韦新建年产1.5吨粗铜冶炼项目实现对外直接投资额。
(三)促进商贸消费提质扩容
1.激发消费活力。促进汽车、家电、成品油等大宗消费,力争2023年汽车销售增速10%以上,成品油销售增速12%以上。充分利用重要节庆日,举办购物节、美食节等系列促消费活动,提高假日消费“热度”。力争全年举办各类促消费活动80场次,其中市级15场次,区(市)级65场次。
2.提升消费场景。加快培育消费新热点、新业态、新模式,围绕华章、天虹、凯翔等大型商业综合体、商业街区打造消费新场景。加快推进贵溪市龙兴时代广场商业综合体、茨荸弄历史文化街区建设,合理规划布局方特、周塘小镇商业业态,形成相互补充、相互融合的文旅消费商圈。拍摄一组具有鹰潭特色的美食宣传片,提升夜市街区和美食街区品质。跟踪会展中心选址和规划,开展具有本地特色的会展活动。开展鹰潭老字号评选。继续做好鹰潭“十大名菜”、“十大名点”评选,挖掘文化特点,包装鹰菜品牌。组织鹰潭知名企业参加第五届赣菜美食文化节,开展“寻味江西 百城百味”赣菜美食季等餐饮促消费系列活动。组织夜间经济和美食街区开展主题促消费活动。做好第二批省级高品质夜间经济和美食街区评选准备工作。
3.推进县域商业体系建设。力争2023年建设县域物流配送中心1个,建设乡镇商贸中心7个,改造村级便民服务店99个,建设改造县乡农贸市场4个。
4.培育限上企业。力争2023年新增限上商贸流通企业45家。
5.强化行业监管。力争全年开展2次以上成品油市场集中整治行动。在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的同时,抓好商贸领域安全生产工作,督促各区(市)以企业为主体,建立隐患排查等相关台帐,联合消防部门挂图销号,完善检查督促问责机制,确保商贸领域安全生产零事故。
(四)推动电商规模实现新跨越
1.力争招引、培育1-2家年网络零售额过亿元的电商龙头企业。力争全市年网络零售额过亿元的企业达到3家,争取培育1-2家网络零售额进入全省top50的电商企业。
2.鼓励支持新型消费。鼓励康彪鞋业、米多宝、鹰潭眼镜、桃酥、建材等传统特色产业拓宽线上销售渠道,在重要时段组织电商直播促销,力争全市电商企业突破5000家。
3.深入推进电商物流城乡融合发展。不断完善、总结推广快消品与快递统一配送模式,指导贵溪市做好县域商贸物流体系建设试点工作,帮助电商企业降低寄递成本,推动电商产业高质量发展。
(五)加强鹰潭国际陆港建设
加快完善港区配套,实现口岸功能提档升级。一是拓宽货物进口渠道。持续深化与宁波北仑港、福州江阴港、广州黄埔港的沟通合作,精心组织货源,力争2023年全市铁海联运运输3万标箱。二是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鹰潭国际陆港基础设施建设,2023年完成铁路海关监管作业场所及保税物流中心(B型)等项目建设。三是常态化开行中欧班列。加大中欧班列开行频次,拓宽我市货物出口渠道,力争2023年开行中欧班列20列。
2023年1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