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YT0018/2023-03928 | 发文机关: 市农粮局 | 文 号: | |
组配分类: 人大代表建议办理 | 成文日期: 2023-06-28 | 废止日期: | 有效性: |
索 引 号: YT0018/2023-03928 |
发文机关: 市农粮局 |
文 号: |
组配分类: 人大代表建议办理 |
成文日期: 2023-06-28 |
废止日期: |
有效性: |
关于市人大十届三次会议第38号建议的答复
尊敬的邵志国代表:
你提出的《关于加快推动区域农产品品牌化、标准化、产业化的建议》已收悉,经认真研究,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市农粮局高度品牌建设和产业谋划工作,高位推动、精心谋划、扎实推进,取得了良好的成效,截至目前,全市经过绿色有机认证农产品168个,其中绿色食品61个,有机农产品107个;11个品牌入选“赣鄱正品”;“鹰潭龙虎山板栗”农产品地理标志已通过农业农村部专家评审,“余江夏天无”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全市建成农村冷链物流设施14个10800立方米;市级以上(含)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35家,其中国家重点农业龙头企业1家、省级农业龙头企业34家,全市新增注册农业企业33家,同比增长13.79%。具体采取了以下几点措施:
一、因地制宜,确立优势重点产业。
针对我市农业产业“弱、小、散”问题,以市政府名义出台了《鹰潭市推进优势重点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确立畜禽产业、串串产业、预制菜产业三大重点优势产业,明确发展重点,通过建基地、育龙头、促升级、立标准、强品牌、全链条等措施,力争到2025年,全市畜禽产业产值超100亿元,串串加工产值达100亿元,预制菜产值超20亿元。
二、外引内培,壮大核心龙头企业。
聚焦畜禽、串串、预制菜等重点产业。一是外出精准招商。围绕河南、山东、安徽以及珠三角地区等重点区域,紧盯全国农业500强、加工企业100强、预制菜企业100强等重点企业,结合我市产业链断点、堵点,梳理了22家重点走访企业,全市8支农业招商小分队20余人的足迹遍布长三角、珠三角以及山东、河南等18个省份。市委市政府分管领导,先后8次带队组团赴广东深圳、佛山,山东诸城、济南,河南漯河,江苏南京等地开展招商,与浙江华统、新雨润等头部企业、领军企业进行了接触,与佛山顺德水产、上海麦金地等企业达成了合作协议。截止2023年5月,全市全市共完成招商引资项目19个,项目签约金额总计67.2亿元,实际进资总额11.41亿元。二是对内育大培强。出台了《关于在全市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开展“一对一”挂点服务活动的通知》(鹰农发〔2023〕50号),为全市20余家重点企业、19个重点招商项目分别落实了1名挂点干部、1名挂点领导,通过开展企业走访、问题打捞、分类处理、重点问题移交、问题处理回访等一系列工作举措,切实解决企业生产发展过程中的难点痛点问题,切实培养一批超10亿元、超5亿元、超亿元重点企业。今年以来先后争取了贷款贴息项目资金93万元、农产品加工项目414万元、稻米产业集群960万元、农业强镇1000万元等上级政策资金用于支持乡村产业发展。市级层面每年拿出1000万元的财政资金用于支持产业发展,设立了2000万元的产业引导基金,贵溪市每年安排3000万元支持优势重点农业产业发展;余江区发行1.5亿元专项债用于发展乡村产业,其他各区(市)也出台相应政策支持优势重点产业发展。
三、品牌建设,助推产品价值提升。
为加快推进我市农产品品牌建设,出台了《鹰潭市农产品品牌建设实施方案》,该方案在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制、扩大优势农业品牌群体上给于政策支持。截至目前,我市“龙虎山板栗”、“贵溪石蛙”、“贵溪鸡蛋”、“余江洪桥红薯粉丝”、“潢溪土红糖”等5个产品先后获得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称号,有9家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可使用名特优新农产品标志,总量位居四小市第一。“鹰潭龙虎山板栗”农产品地理标志已通过农业农村部专家评审,“余江夏天无”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贵溪脚板薯”和“龙虎山铁皮石斛”正在申报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天虹”“龙虎山”“蓑衣佬农”“鱼米农家”“洪剑丰”等共有11个品牌入选“赣鄱正品”。贵溪市创建了农产品区域公共品牌“芗溪老家”,实现我市农产品区域公共品牌零的突破。
四、搭建平台,拓展线上销售渠道。
2022年,在余江区实施省级“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程项目。并和商务部门通力合作,制定出台《鹰潭市服务业(电子商务产业)专项资金实施方案》。每年组织企业参加各省内外各类农产品展示展销活动和中国农民丰收节线上线下活动,提高了我市农产品知名度。引导新业态发展,鼓励企业开展直播带货等活动,充分利用赣农宝电商平台宣传销售本市绿色、名特优品牌农产品,积极与淘宝、京东、拼多多、抖音等知名电商平台对接,引导企业重视线上销售,打造鹰潭农产品品牌。2022年,我市农产品线上销售金额超1.18亿元,网络销售额达到1000万以上的企业3家,分别为余江区宏鑫特种水产、高新区鸽鸽食品,余江区阳际山野拌粉;网络销售额超50万元以上企业21家。
五、优化服务,破解要素不畅难题。
围绕产业发展过程中的短板、弱项,特别是用地难、融资难、政策知晓难等问题,不断优化服务。出台了《关于开展“十个一”活动推进优势重点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工作方案》、《关于在全市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开展“一对一”挂点服务活动的通知》等一系列文件。一是开展业务培训,破解政策知晓难。举办了全市农业龙头企业负责人培训班。重点对用地、融资、项目管理、政策文件等进行了专题培训。印发政策文件汇编100余份。二是政银企对接,拓宽融资渠道。先后与浙江网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签订了普惠金融合作协议,与人行鹰潭市中支开展金融支持“三农”座谈会,共同探讨金融助力农业产业发展的有效途径。截止5月末,各金融机构累计为121家农业经营主体发放贷款27亿多元。三是开展“百名农粮干部大走访,助企纾困解难促发展”专项活动。组织全市农粮系统干部77名采取“一对一”方式对全市124家国家级、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国家级、省级示范合作社,省级示范家庭农场)和部分重点“米袋子”、“菜篮子”供应企业为进行走访。打捞农业企业发展问题37个,问题移交37个,处理37个,处理率达到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