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市政府部门信息公开 > 市审计局 > 决策公开 > 政策解读
索  引  号: YT0024/2023-05594 发文机关: 市审计局 文      号:
组配分类: 政策解读 成文日期: 2023-09-05 废止日期: 有效性:
索  引  号: YT0024/2023-05594
发文机关: 市审计局
文      号:
组配分类: 政策解读
成文日期: 2023-09-05
废止日期:
有效性:

【转载】2022年度省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工作报告解读

一年来,省审计厅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二十大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立足经济监督定位,聚焦财政财务收支真实合法效益审计主责主业,做实研究型审计,更好发挥审计在推进党的自我革命中的独特作用,以有力有效的审计监督服务保障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反映在今年审计工作报告中,主要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坚持和加强党对审计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服务保障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坚持推动党对审计工作的全面领导不断细化实化制度化,一年来,省审计厅始终心怀“国之大者”,不断增强审计的政治属性和政治功能,坚决做到如臂使指,把上级部署把握准、领会透、落实好。按照宪法和审计法规定,“财政管理审计情况”着重反映财政支出政策提质增效等重大决策部署在财政领域的落实情况;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保障和改善民生审计情况”突出困难群众救助、涉农等民生领域的重点问题;聚焦形成经济高质量发展合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审计情况”侧重反映营商环境优化升级“一号改革工程”、数字经济“一号发展工程”、重大工程建设项目等领域审计情况;按照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加强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监督的决定》要求,“国有资产管理审计情况”持续揭示省属企业、金融、行政事业和自然资源资产等4类国有资产管理使用中存在的问题。

二、立足经济监督定位,高质量推进审计全覆盖。省审计厅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对公共资金、国有资源、国有资产实行审计全覆盖的要求,对重点区域、重点领域、重点单位、重点人员开展全方面审计监督,做到审计监督如影随形,着力消除监督盲区和死角。坚持从财政财务收支的真实合法性入手,注重用事实和数据说话,全面如实反映审计在宪法和法律赋予权限内履行监督职责所发现的情况和问题,切实做到论从事出、以事立论。如在组织对省本级和省直部门预算执行情况开展审计中,重点关注财政资金管理使用、预决算编制等方面,通过揭示转移支付资金分配下达不够及时、预算执行及财务管理不够严格等问题,着力推动财政资金规范管理,强化预算刚性约束促进财政资金提质增效。在“国有资产管理审计”情况中,逐项揭示了4类国有资产管理中存在的企业经营风险管控不到位、金融机构法人治理及内部管控不健全、行政事业资产配置使用不够集约高效、自然资源资产保护责任落实还不够有力等问题,推动国有资产管理水平提升有力有效。

三、统筹发展和安全,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坚持发展和安全并重,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的良性互动。省审计厅牢固树立底线思维,始终把揭示风险隐患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密切关注金融等重点领域,及时反映影响经济安全的苗头性、倾向性、普遍性问题,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同时,积极担负起服务稳定宏观经济的责任,关注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如在1家省级金融企业及32家农商银行资产负债审计情况中,深入揭示了金融政策落实不够到位,部分农商行虚增涉农贷款;资产风险管控不够严格,部分农商行通过违规调整贷款分类结果、以贷还贷等方式掩盖贷款风险等影响金融风险的问题。又如在“助企纾困政策措施落实情况跟踪审计”情况中,揭示了地方部署不细化,导致政策无法有效落地;助企纾困政策落实不到位,国有企业租金减免等政策未及时享受;部分审批事项未精简优化,部分助企纾困资金闲置未发生效益等问题,通过审计监督持续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充分激发经济生机活力。

四、坚持人民至上,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一年来,省审计厅深入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紧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全方位聚焦民生问题,践行审计为民情怀,组织全省开展困难群众救助、乡村振兴、教育等民生项目审计,深入揭示了符合条件人员应享受未享受救助待遇、退捕渔民社保制度未有效落实、套取骗取扶贫资金、高校食堂管理不规范等侵害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有力推动惠民富民政策落实,切实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

五、压实审计整改责任,审计整改“下半篇文章”更加权威高效。省审计厅坚持把推动解决问题作为审计目的,依托审计整改监督平台,加大审计整改督促检查力度,审计整改长效机制持续完善。一是整改成效显著。截至2023年5月,相关部门和单位上缴财政3.99亿元,拨付原滞留财政专项资金7.84亿元,追回或归还被挤占挪用资金16.06亿元,建立、完善制度694项。二是加强整改贯通协同。加强各类监督贯通协同,有效形成整改合力。省纪委省监委紧盯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审计自查自纠发现问题整改,加强沟通对接、会商研究,一体推进整改落实;省委组织部将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发现有关问题的整改情况纳入巡视专项检查内容;省委巡视办到省审计厅调研座谈,进一步加强信息沟通、工作协同、成果运用;省人大常委会预算工委采取实地督办、发函督办等措施,对未完成整改的问题开展“回头看”等。三是健全审计整改长效机制。压实压紧地方和部门单位的整改主体责任,形成地方法人银行、省直部门预算单位和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审计发现共性问题清单,组织有关地方、部门对照开展自查自纠,推动解决好屡审屡犯问题;出台银行企业和预算部门的共性问题整改标准指南,规范和指导问题整改分类和整改结果审核认定,审计整改总体格局初步成型。

下一步,省审计厅将按照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深入贯彻落实二十届中央审计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和省委审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精神,依法履行审计监督职责,加大对审计工作报告反映问题整改情况的跟踪督促力度,全面整改情况将按规定向省人大常委会作专题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