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YT0005/2024-06349 | 发文机关: 市教育局 | 文 号: | |
组配分类: 人大代表建议办理 | 成文日期: 2024-07-11 | 废止日期: | 有效性: |
索 引 号: YT0005/2024-06349 |
发文机关: 市教育局 |
文 号: |
组配分类: 人大代表建议办理 |
成文日期: 2024-07-11 |
废止日期: |
有效性: |
关于市十届人大四次会议第35号建议的答复
尊敬的周京津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进一步加强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的建议》的提案收悉,衷心感谢您对我市教育事业的关心和支持,针对您提出的建议,现答复如下: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是中小学教育一项十分重要和紧迫的任务,也是促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措施。对于加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市教育局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加强组织领导。市教育局成立以局长为组长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各区(市)教育局、各中小学校成立相应机构,负责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统筹协调,督促、指导、检查心理健康教育各项工作的开展、落实情况及活动经费保障。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列入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工作重要议事日程,每学期至少专题研究一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并作为“一把手”工程予以重点推进落实,确保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落到实处。
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一是组建了心理健康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充分发挥心理健康教育专家在理论研究、制度设计、方法创新等方面的专业优势,科学指导我市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二是开通了面向学校师生的心理健康咨询专线,并建立跟踪登记制度,及时为有需要的师生提供心理咨询,化解心理危机。三是配齐配足专业心理教师。市、区(市)两级教研部门要配备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研员,发挥好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保障作用。
三、规范心理辅导室建设。辅导室建设严格按照教育部《中小学心理辅导室建设指南》要求。各地各校要加强心理辅导室建设,配齐工作人员,并健全预约、辅导、档案建设等管理制度,原则上学生在校期间每天均应开放,非上课时间应有一定时间向学生开放。学生心理健康咨询室工作情况纳入文明校园创建考核内容,每学年考核 1次。
四、健全工作机制。各学校健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机制,完善心理辅导的伦理规范、档案管理、值班值勤、危机干预、学生转介等方面的工作制度。鼓励各校执行心理健康教育分组包干制度,学校党组织书记或校长包全校、其他校级领导包年级、班主任包班级、科任老师包小组,以心理健康专兼职教师为专业保障,形成全员有责的工作氛围,做到面向全体、全员参与、全面渗透、全程进行,使学生心理危机预防普遍化、常态化,让每一位学生受益。
五、保障心理健康课程开设。开齐开足心理健康教育和生命安全教育课程,确保心理健康教育每两周一课时、生命安全教育每周一课时,并结合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不断丰富课程内容。注重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充分挖掘学科教学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因素,突出学科教学的育人价值和情感价值,重视学生的人格塑造,促进学生的心理发展,塑造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
六、加强校地合作,提升专业能力。根据省教育厅统一部署,市教育局和江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签订“一校结对一市”协议,依托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资源,开展教师全员培训;主动对接江西师大心理学院,培养一批高效应急心理队伍;通过“协同提质增效”和上饶师范学院结对,对心理健康培训再覆盖、再深入。
七、强化家校协同育人机制。每学期至少组织2次家庭教育指导和1次家庭教育实践活动。将心理健康教育知识融入家长会、家庭教育辅导等载体中,定期组织心理健康教育领域的专家对家长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强化对家长心理卫生知识的科普宣传,提高家长科学预防、有效识别儿童青少年心理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对贫困、留守、单亲等重点学生不定期随访,并及时将家庭困难学生名单反馈给人社、团委等部门争取帮扶;每学期至少召开1次关于学生心理健康的专题家长会,适时举办“家长开放日”活动,加强家校沟通,积极寻求家长的有效支持。
八、规范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建立困境、留守、单亲、残疾等特殊群体学生台账,调查了解此类学生家庭、学习、生活和心理健康状况,做到一人一档。每学期组织开展一次全员心理健康筛查并建立电子台账。通过对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进行分析,及早分类疏导各种压力,做细做实日常预警防控工作,做到早筛查、早发现、早干预、早治疗。
再次感谢您长期以来对教育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今后继续对我们的工作给予指导和帮助,促进我市教育事业发展再上新台阶。
联系人及电话:左志强 18070179195
鹰潭市教育局
2024年6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