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YT0021/2024-07709 | 发文机关: 市文广旅局 | 文 号: | |
组配分类: 文化体育服务 | 成文日期: 2024-12-02 | 废止日期: | 有效性: |
索 引 号: YT0021/2024-07709 |
发文机关: 市文广旅局 |
文 号: |
组配分类: 文化体育服务 |
成文日期: 2024-12-02 |
废止日期: |
有效性: |
跟着诗词游江西——赵孟頫千里赞贵溪引发江西诗歌文化盛宴【全球学子嘉游赣 奇绝鹰潭逍遥游】
鹰潭贵溪,这个位于江西省东北部、信江中游的城市,以其“四省通衢”之美誉,汇聚了丰富的旅游资源,更因其深厚的文化底蕴而闻名。从宋朝的陆九渊自贵溪象山结舍讲学,到元代的赵孟頫诗歌唱和,贵溪一直是文人墨客的灵感之源。
赵孟頫(1254年-1322年),字子昂,号松雪道人,浙江湖州人,宋太祖赵匡胤十一世孙。他不仅是元代的官员、书法家、画家、诗人,更是“楷书四大家”之一,开创了元代新画风,被誉为“元人冠冕”。赵孟頫的书法和绘画成就极高,他的艺术作品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贵溪风光入画来
元代中叶,贵溪的祠官祝丹阳将家乡28处风景名胜绘于纸上,这些画卷被带至京城,引起了赵孟頫等文人雅士的极大兴趣。赵孟頫,这位大书画家、诗人,被祝丹阳的《天冠山图》所打动,亲自为28处风景题咏,其墨迹后被带回贵溪,刻于石碑之上,立于天冠山脚下。这些诗作不仅展现了赵孟頫的文学才华,也反映了他对贵溪山水的热爱和赞美。
在赵孟頫的带动下,包括王士熙、袁桷、虞集等在内的9位诗人,为每幅画卷配诗一首,共创作了252首诗。玄教大宗师吴全节又添一首七律,总计253首诗,成为江西历史上山水诗的一次文化盛宴。
《天冠山题咏》选摘
《月岩》
月岩,即今仙桥。传说为铁拐李所挑扁担而化,徐霞客曾赞仙桥奇景为一生之最。
《学堂岩》
学堂岩,即徐岩。因徐绍曾在此读书而得名。
《三石山》
我有泉石癖,甚爱山中居。
何当从群公,讲学读吾书。
三山石,即三峰山。明代徐霞客曾到此寻找徐岩。
《五面石》
洞中即仙镜,洞口是桃源。
何殊武陵路,鸡犬自成村。
面石,亦称挂榜山。古代贵溪县衙在科举考试后将榜挂在文人常游玩的五面峰山上,由此得名。“五面晴云”是贵溪古代十景之一。
进入清代,文人们依旧对赵孟頫的作品抱有极大的兴趣。翁方纲在获得赵孟頫《天冠山题咏》的墨迹后,于嘉庆十四年(1809年)与钱泳合作,将赵孟頫的28首诗刻于石碑之上,立于天冠山脚下。遗憾的是,由于历史原因,这些诗碑最终未能幸存至今。然而,它们的存在见证了赵孟頫与贵溪之间深厚的文化纽带。
图注:现存的赵孟頫书法《天冠山题咏诗帖》为清人钱泳刻本,另有一刻本石存西安碑林。
赵孟頫的《天冠山题咏》不仅是一组诗作,更是贵溪山水文化的瑰宝。它们见证了一位伟大诗人与贵溪的不解之缘,也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让我们跟随赵孟頫的诗篇,走进贵溪,感受那份跨越时空的诗意与情怀。
来源:贵溪市文广旅局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