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YT0017/2024-01205 | 发文机关: 市水利局 | 文 号: | |
组配分类: 工作计划 | 成文日期: 2024-02-26 | 废止日期: | 有效性: |
索 引 号: YT0017/2024-01205 |
发文机关: 市水利局 |
文 号: |
组配分类: 工作计划 |
成文日期: 2024-02-26 |
废止日期: |
有效性: |
鹰潭市水利局2023年工作总结2024年工作安排
一、2023年工作总结
一是水旱灾害防御取得全面胜利。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始终把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放在第一位,全面落实“预报、预警、预案、预演”措施,先后6次派出共16个工作组,开展水利工程度汛安全隐患排查,发现隐患160个,“一县一单”下发整改清单,抓好整改落实;面对2023年6月下旬集中降雨和7月下旬台风,及时启动应急响应,发布山洪灾害预警46次,预警信息192条,转移人口151人;准确把握汛旱转换节点,抢抓降雨时机,“一库一策”加强水库蓄水调度,水库蓄水量好于常年,为抗旱储备充足水源。2023年全年未因洪灾发生人员伤亡,无旱灾发生,实现江河安澜。
二是水利建设投资和规模创历史新高。坚持“项目为王”,开展水利基础设施攻坚行动,全力推进41个重点水利项目建设,有效带动全社会水利投资35.12亿元,完成投资31.62亿元,较上年分别增长23%、19%,均创历史新高。花桥水利枢纽顺利下闸蓄水。23座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全部完工,“五年任务三年完成”目标顺利实现。信江干流治理鹰潭段工程全面完工,贵溪滨江段、余江段工程稳步推进;中小河流治理贵溪市流口水整治工程全面完工,金屯镇防洪工程、泗沥河整治工程开工建设。项目竣工验收攻坚行动取得突出成效,“十三五”应验未验项目完成13个,占比81%,一批历史遗留验收问题得到解决。
三是乡村振兴水利基础更加稳固。推进解决农田灌溉“最后一公里”问题攻坚行动,全面完成3.4万亩年度攻坚任务。积极争取地方政府专项债5.68亿元,实施余江区白塔渠灌区、锦北灌区、贵溪市硬石岭、白庙、塘湾、九牛滩、枫林湾等五大灌区改造工程,整治渠道313公里,渠系建筑物523座。贵溪市、余江区、月湖区、龙虎山景区农业水价综合改革任务全面完成并通过验收。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达0.5311,提前两年实现阶段性目标,进一步筑牢粮食安全根基。城乡供水一体化体系基本建成,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90%以上,规模化供水工程覆盖农村人口比例达到78%,乡村全面振兴饮水安全保障更加巩固。全市114座重点山塘整治全面完成,创建“红旗”山塘4座。完成石港圩涝区治理项目,开工建设雷溪联圩涝区治理项目,排涝能力有效提升。实施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项目216个。
四是河湖生态保护治理持续强化。落实省政府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水土保持工作的实施方案》,强化人为水土流失监管,对2016以来市本级审批的56个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工作开展检查,采用遥感技术强化水土流失监测,跟踪整改落实。全市新增水土流失治理面积20.3平方公里,全面完成年度任务。深入实施国家节水行动,累计创建各类节水载体94家,全市用水总量5.27亿立方米,占控制指标的54%,万元GDP用水量比2020年下降了47.4%,联合市财政局出台全省首个地级市节约用水奖励办法。加强河湖管理和保护,完成流域面积50平方公里以下河流管理范围划界。深入开展河湖“清四乱”三年攻坚行动,排查河湖“四乱”问题83个,整改完成率51.8%,超额完成省下达30%的年度目标。开展“清河行动”,排查信江及6条支流入河污染源,绘制“河长地图”,利用无人机开展常态化巡河,影响河湖健康生态的132个问题全部整改销号。严格河道采砂执法,出动执法巡查人员550余人次,出动车辆90台次,执法快艇10艘次,查处涉砂事案件9起。
五是行业监管有力有效。一是工程运行管理成效显著。常态化推进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全面推进社会化管护,小型水库社会化管理比例达100%,工程面貌得到根本性改善,标准化管理成效显著。推进166座小型水库安全监测设施建设。完成340座水利工程管理范围及保护范围划界。突出抓好水库(闸)、堤防安全运行管理。二是水利建设市场监管有力推进。开展水利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水利领域围标串标专项整治攻坚行动、监管提升专项整治攻坚行动,自查自纠项目30余个。持续推进招投标领域全程电子化、不见面开标、异地评标,加强水利行业行政监督。开展农民工工资保障工作督查,加强在建项目监管。三是深入隐患排查治理筑牢水利安全生产防线。对全市16个重点在建水利工程建设项目开展全覆盖检查3次,发现隐患问题41个,全部隐患问题均整改到位,确保水利建设安全生产无事故。四是切实履行质量监督职责严把水利工程建设质量关。认真履行水利工程建设质量监管职责,采取专项检查、“四不两直”督查的方式对全市水利建设项目实体质量开展全覆盖检查,所有质量安全问题全部实行清单管理,限期销号,并组织不定期“回头看”检查,开展重点在建水利工程质量“飞检”,市管工程质量抽检率达100%。五是认真做好水利综合监督,提升行业监管效能。2023年综合督查发现各类问题143个,全部完成整改;认真组织开展县级水利全面督查工作,全市县级全面督查项目完成1323个全覆盖监督检查;完成部、省综合督查发现问题整改工作。
二、2024年水利工作安排
(一)完善水旱灾害防御体系
一是完善防洪减灾工程体系。完成信江干流治理贵溪滨江段、余江段和中小河流治理贵溪市金屯镇防洪工程、泗沥河(白田段、滨江段)治理工程建设任务,加快推进贵溪市樟坪乡山洪沟治理,开工建设梅园水闸、渔港水闸除险加固和童家联圩防洪能力提升工程。推动水库安全鉴定和除险加固常态化。
二是完善水旱灾害防御工作体系。统筹抓好预案编制修订预演、水工程隐患排查、小型水库风险分级、山洪危险区清单调整、防汛物资储备、技术队伍组建等汛前准备工作,系统梳理头顶一盆水山塘,编制山塘度汛指导意见。突出抓好高风险水库、花桥水利枢纽等在建水利工程、重点山塘及山洪灾害的调度管理,确保安全度汛。扎实做好防旱工作,充分利用后汛期雨洪资源,增加水库蓄水。动态完善水量调度方案和抗旱保供方案,合理调配水资源,确保供水安全和抗旱保丰收。
(二)加快推进鹰潭水网建设
一是加快推进水网规划和项目谋划。主动加强与省级水网规划衔接,高质量完成市级水网规划编制,加快推进县级水网规划编制,以省市县三级水网规划和“十四五”水安全保障规划为基础,谋划储备未来三年开工项目,建立水利项目储备库,制定三年滚动投资计划,推动项目实施和投资计划落实。把握中央宏观政策,积极谋划新建大中型灌区、新建大中小型水库和防洪薄弱环节水利项目等补短板、增后劲的水利项目储备,争取更多项目进入“国家、省盘子”。
二是扎实推进水利项目建设。积极争取中央预算内资金、省级资金、超长期特别国债、专项债等资金,推进贵溪市水利基础设施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试点工作,拓宽水利项目投融资渠道,推进河道整治、堤防加固、涝区治理、水闸除险加固、新建水库、灌区改造、城乡供水一体化等重点水利工程,争取2024年全社会水利投资稳中有升。
三是持续开展项目验收攻坚行动。推进花桥水利枢纽、贵溪市城防柏里堤、贵溪市城南堤工程竣工验收。完成鹰潭市港口水闸除险加固工程、贵溪市枫林湾灌区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贵溪市樟坪畲族乡罗塘河山洪沟治理、余江石港涝区治理、余江区白塔渠水利血防等项目竣工验收;完成江西省主要支流治理信江干流鹰潭城区段工程单位工程验收及合同完工验收。
(三)夯实乡村全面振兴水利基础
一是全面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2024年年底前,完成投资4亿元,全面完成7个水厂新建、扩建、改造任务并运营,新敷设管网1315公里,新增管网进村入户自然村1170个,城乡供水一体化总体格局形成;完成16个农村水厂政府回购,产权改革基本到位,城乡供水一体化实施主体全面接管,统一服务体系全面形成。加快专业化、智慧化供水管理信息平台建设,大力提升农村供水标准化管理水平。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92%,规模化供水工程覆盖农村人口比例达到80%。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健全农村供水排查监测和动态清零机制,做好防旱保饮水工作,坚决守住农村供水安全底线。
二是夯实农业灌溉基础。大力推进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推动灌区和高标准农田建设有效衔接,提升农田灌溉效率,保障粮食生产确保实现粮食连丰。坚持不懈抓好农田水利工程运行管护机制和用水管理机制落实,持续巩固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成果。加快推进解决农田灌溉“最后一公里”问题攻坚行动,解决19处9900亩农田的灌溉问题,提升农田灌溉保障和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
三是做好水库移民后期扶持工作。持续做好大中型水库后扶人口的核定工作,进一步做好花桥水利枢纽工程新增移民核定工作。强化水库移民后扶监督检查,规范水库移民后扶项目管理。引导区(市)科学合理布点,贵溪市、余江区至少各打造1个水库移民美丽家园项目。
(四)持续推进幸福河湖建设
一是强化河湖管理保护。健全河湖长制责任体系,压紧压实各级河湖长责任,规范河湖长履职行为,持续开展十大“清河行动”,督促各级河长带着问题巡、盯着问题改,着力解决河湖重大问题,推进我市河湖生态环境持续向好。深入开展河湖“清四乱”三年攻坚行动,推进河湖“四乱”问题排查整改。严格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和活动许可、监管,持续推进河湖圩堤管理范围内房屋问题整治。完善流域面积50平方公里以下河流管理范围划界成果。加强河道采砂管理,实施跨部门联合监管执法,规范采砂作业。开展河道采砂管理领域专项整治,严厉打击非法采砂等涉水违法行为,维护水事活动的正常秩序。健全河湖管护机制,将河湖保洁纳入物业进乡村管理范围,常态化开展河湖水域保洁。
二是加强河湖生态治理。加快推进信江干流鹰潭主城区段幸福河湖项目建设,各地要结合鹰潭市饮用水源地(花桥水库)、余江区信江流域白塔河(城区段)、月湖区老童家河、信江新区河湖、龙虎山景区泸溪河、高新区白露河等水环境治理项目,开展幸福河湖项目建设;推进贵溪市罗河镇太阳咀生态清洁小流域、余江区马荃镇管坊生态清洁小流域、龙虎山景区马栏桥溪生态清洁小流域、高新区白露街道湖塘村等17个水生态修复项目;继续推进贵溪唐甸夏家、余江官坊聂家村、月湖徐家村、高新双凤村、龙虎山水南村、信江志愿村廖家等6个水生态村综合试点工作。
三是提高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强化水资源刚性约束,全年用水总量控制在9.85亿立方米以内,其中地下水用水量控制在0.28亿立方米以内,非常规水源利用量达到0.09亿立方米,万元GDP用水量较2020年下降12%,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较2020年下降14%。利用“世界水日”“中国水周”等重要时间节点开展节水宣传活动,开展鹰潭市第二届校园“节水大使”评选,指导各区(市)开展水法治宣传教育基地创建,争取水利部命名并授牌。深入推进全市年用水量1万立方米及以上非居民计划用水管理全覆盖。推进节水载体创建,持续开展节水型单位创建,继续抓好节水型企业、小区、学校等创建。深入开展水效领跑者引领行动。推动贵溪市县域节水型社会达标建设通过水利部复核、月湖区县域节水型社会达标建设通过省级验收。
四是强化水土保持综合防治。贯彻落实《关于加强新时代水土保持工作的实施方案》,以水土保持率统领各项工作,牢牢抓住遏增量、减存量、提质量、明变量工作主线,着力抓好水土保持目标责任考核及水土保持率目标值达标工作。依法严格人为水土流失监管,严格遏制人为水土流失,严格查处违法违规行为。完成新增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面积20.3平方公里(其中:贵溪13.8平方公里,余江6平方公里,月湖0.5平方公里)。督促余江区实施好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工程余江区管坊生态清洁小流域项目,推进全市生态小流域建设工作。
(五)深化水利改革创新
一是推动数字赋能。坚持需求牵引、应用至上、数字赋能、提升能力,坚定不移推进数字孪生水利建设,深耕水利发展新赛道。综合运用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数字孪生、仿真模拟等现代信息技术,提升水利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高质量推进智慧水利项目建设。推动数字建设与水利业务深度融合,加强水利数据底板建设,持续深化水利事务业务平台,强化市县推动水利数据、业务高效协同共享。健全完善网络安全制度体系,补齐水利数据安全、供应链安全管理相关规章制度短板。深化落实联防联控机制,积极筹备网络攻防演练防守,有序有力推进国产替代。
二是深化水利改革。深入实施营商环境优化升级“一号改革工程”,深化水利领域“放管服”改革,着力提升水利政务服务能力。巩固提升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成效,紧盯农业水价执行和农业用水管理,在总体不增加农民种粮负担的前提下,加快推进农业水费收缴力度,按照“水费+精准补贴”的模式实现农业成本水价落实到位。持续推广堤防保险成功经验,争取更多堤防或其他类型水利工程纳入保险范围。持续推进水权交易、再生水利用配置试点、合同节水等改革创新工作。探索推进“节水贷”等金融服务、水土保持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加快推动涉水产业发展,围绕高品质供水、智慧水利、水生态水环境治理、装配式水利建筑等涉水产业发展重点,大力实施龙头带动引领,推进全市涉水新型产业链协同联动发展,做活“水经济”。
(六)提升水利治理效能
一是全面推进依法治水。深入贯彻落实全面依法治国战略,不断增强法治意识,提升法治能力。紧盯重点领域执法监督,推进依法履职,严格执行《江西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办法》。推进水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完善水行政执法体制机制。认真落实提升行政执法质量三年行动计划,完成执法人员全员轮训。加强与有关部门的协调配合,推进联合会商、联合执法,汇聚执法合力。加大典型案例示范指导,加强普法宣传,开展以案说法、以案释法,形成“查处一案、警示一片、规范一方”综合效应,为水利高质量发展提供法治保障。
二是强化水利工程管理。持续推进水利工程建设质量提升三年行动,落实工程建设质量终身责任制,强化工程建设质量监督,推动工程建设管理争先创优。积极推进花桥水利枢纽申报省级以上质量奖项。组织开展水利工程建设和运行安全危险源和隐患排查,及时消除安全隐患。开展水利建设领域专项治理行动,加大打击力度。持续推进招投标领域全程电子化、不见面开标、异地评标,加强水利行业行政监督。持续开展农民工工资保障工作督查力度,确保不出现欠薪情况。持续抓好工程安全运行管理,全面落实水利工程安全管理责任,开展白蚁等害堤动物隐患排查整治。推动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常态化,持续推行专业化社会化管护,推进张公桥水闸申报水利部标准化管理工程。引进第三方管理机构,推进花桥水利枢纽管理规范化、标准化。完成小型水库雨水情测报建设任务,推进小型水库安全监测设施建设。继续推进水利工程管理与保护范围划定。持续加强水电站生态流量监管,开展水电站安全生产风险隐患排查整治,及水电站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创建和绿色示范水电站创建工作。
三是强化水利监督管理。健全“自下而上,下查上帮”的水利监督体系,完善市级水利综合督查机制。推动开展“四不两直”水利综合督查,减轻基层负担,发现问题动态管理,确保问题按时保质完成整改。不断完善水利建设市场监管措施,持续推进水利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强化水利资金监督管理,开展水利资金监督检查,规范资金拨付、会计记账、项目部资金管理等工作。推动水利安全生产双重预防体系和风险管控“六项机制”落地见效,定期组织开展全市水利安全风险状况评价,强化危险源辨识管控及跟踪隐患排查治理。进一步加强水利工程建设质量安全监督管理,确保全市重点水利工程建设质量监督无死角,积极推进县级质量监督机构开展质量“飞检”活动。
四是营造宣传文化浓厚氛围。把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市水利系统的首要政治任务和头等大事。协助省水利厅开展“牢记嘱托 奋进水利”主题宣传,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开展合作,总结提炼我市水利工作特色亮点,宣传报道我市水利工作先进典型,持续营造浓厚氛围。加大河湖长制公园、水法治公园推介力度。强化政务推送和公众号推广,不断提升网络宣传的实效性和影响力。积极申报国家水利遗产,协助做好江西水文化走基层在鹰潭采访活动,挖掘鹰潭水文化,强化水工程文化融入,打造鹰潭水文化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