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YT0017/2024-02854 | 发文机关: 市水利局 | 文 号: | |
组配分类: “河长制”工作 | 成文日期: 2024-05-06 | 废止日期: | 有效性: |
索 引 号: YT0017/2024-02854 |
发文机关: 市水利局 |
文 号: |
组配分类: “河长制”工作 |
成文日期: 2024-05-06 |
废止日期: |
有效性: |
我市扎实推进河长制实现河湖长效管护
远眺,鹰潭人民的母亲河——信江碧波荡漾,浩浩渺渺,水天一色;
俯瞰,溪河纵横交错,山峦叠翠,山水相融,尽显诗情画意。
2023年,我市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系统治理、全域治理、源头治理、综合施策”,河长制考核成绩位列全省二类设区市第一。全市地表水水质状况优,主要河流断面水质达标率和县级及以上城市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持续保持100%,8个考核断面水质持续稳定在地表水二类标准,达到有监测记录以来最好水平;流域水环境质量整体改善,生态系统功能不断增强,濒危动植物种群明显增多,绘就出一幅河畅、水清、岸绿、景美、人和的秀美画卷。
高位推动,健全河湖管护体系
舞好治水管水“指挥棒”,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分别担任市级总河湖长、副总河湖长,科学谋划,靠前指挥,强力调度;
形成市、县、乡、村四级河长体系,全市大小河流105条、湖泊17个都有了河湖长,确保“一河一长”“一河一策”“一河一档”,真正做到每条河流、每个河段有人负责、有人清理、有人管护;
高频次进行业务培训,全市各级认真组织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江西省实施河长制湖长制条例》等法律法规,开展业务培训7次,提升依法履职能力水平,推动全市河流实现从“有人管”“统一管”到“管得好”的转变。
强化监管,深入实施“清河行动”
坚持系统治理,绘制“河长地图”。对信江鹰潭段以及全市境内80条河流进行全面普查,逐一标注临河自然村、影响河流的污染源等情况。明晰属地边界,明确部分水域交叉河段、插花地带的区域管辖,落实工作责任,强化河湖巡查管护,消除工作盲区和空白点。
科技赋能强化监管,依托无人机对境内流域面积100平方公里以上的7条主要河流定期开展巡查,发现问题通过“一河一单”模式(即县级河长督办、乡级河长领办、相关单位协办)整改销号。在流域面积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沿岸,选择6个沿河村组开展水生态综合治理试点,结合新农村建设、人居环境整治等,整合涉水项目资金,强化农村污水收集,减少入河污染物排放。
以问题为导向,以整治为抓手,聚焦关键环节,坚持全域治理,推进十大“清河行动”——
工业污染整治:开展开发区污水收集处理提升专项行动,发现解决71个问题;
城区内湖水质检测、整治:开展内湖水质动态检测,有序治理内湖水环境;
河道垃圾清理整治:打捞河道水葫芦、白色垃圾、水面漂浮垃圾等共计1500余吨,保持河岸及河面干净整洁;
河湖“四乱”问题清理整治:全面完成省水利厅下发我市840个河湖“四乱”疑似图斑复核;
农村建房、涉河建筑、沿河流建筑监管:将农民建房纳入村规民约进行规范约束,加强监管,防止水土流失;
保护渔业资源整治行动:推进信江流域禁捕退捕,打击非法捕捞,查办违规案件25件;
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提质行动:全市294户畜禽养殖场建立网格化监管,畜禽养殖粪污利用率达95%,规模化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设备配套率达100%;
农药化肥减量化行动:建设绿色示范区7个,农药、化肥使用量平均每亩分别减少25%和19%;
水质监测、研判行动:建立信江及6条支流水质定期在线监测机制,科学分析水质数据,每周定期发布;
绿色河段创建行动:以乡镇为评选单元,以水质为评选基础,评选出4条“最美河段”。
综合施策,纵深推进源头治理
坚持源头治理,专项整治源头突出问题。针对个别地方牛蛙养殖问题,组建专班,摸清底数,依法依规处置,完成率100%;全力做好涉水项目建设,投入资金92722万元,实施涉及河道清淤疏浚、岸坡治理、堤岸修复、景观改造、水系连通等水系综合整治工程共10个;扎实推进城市雨污管网建设,以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示范城市为契机,深入实施城市雨污管网改造、湿地公园等项目建设,全市累计新建市政污水管网52.86公里,累计改造市政污水管网59.77公里,保护和修复城市水生态,从根本上化解城市内涝、污水直排等问题。
坚持综合施策,增强水的流动性。针对持续干旱少雨可能影响信江水质等问题,抓住有利条件,科学调度界牌航电枢纽实施开闸换水7次,有效改善信江鹰潭段水质;科学实施人工增雨。2023年抓住有利气象条件实施人工增雨作业56次,促进高温少雨时段信江河水降温、增加流速、净化水体;加强监测预警。通过设立观测点,密切关注信江流域水温、水流量、降雨量、叶绿素、PH值等水质指标数据,对市级饮用水取水口、白露河、童家河入河口等7个点加密水质监测;开展增殖放流,提升水生物多样性。全年投放鱼苗1202万尾,有效改善水质和水域生态环境。
共管共治,凝聚强大治水合力
严密责任网络,形成“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责任体系,压实河长责任,变“管到支流”为“管到末梢”。市、县、乡、村四级河长认真履职,巡河护河成常态,2023年累计巡河22100余次。市、县两级河长办发挥牵头抓总、统筹协调作用,水利、气象、生态环境、农粮、住建、城管、界牌航电枢纽等部门各司其职,构建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动员群众参与。编发河湖保护宣传手册6000余本,群发倡导文明垂钓短信46万条,在90余个主要垂钓点竖立180余个文明垂钓提示牌,大力推广“河小青”“民间河长”做法,激发沿河百姓保护水资源的内生动力,全市现有河湖管护志愿者3758人、“民间河长”253人。贵溪市文坊镇“民间河长”入选水利部2022年全面推行河长制典型案例。
强化考核激励。将落实河长制情况纳入高质量发展综合考核,作为开展主题教育为民办实事的一项重要工作,强化结果运用,对工作推进力度大、成效明显的地方予以表扬,对工作推进进程慢、河湖管护缺位的地方进行约谈,对发现的问题及时通报、督促整改。
守一片清水,护一方安澜。我市将继续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聚焦“走在前、勇争先、善作为”的目标要求,持续用力,久久为功,督促各级河湖长巡河履职,扎实推进涉水项目建设,加大河湖管护宣传力度,凝聚河湖管护合力,促进人水和谐、建设幸福江河,奋力谱写新时代江河保护治理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