鹰潭市中医院“全院共享病床”管理实施方案
为优化医疗资源配置,提高医疗服务效率,改善患者就医体验,经医院研究决定,在全院范围内实施“全院共享病床”管理模式。通过统筹管理全院共享床位资源,实现医疗资源最大化利用,确保医疗服务的高效、安全和有序。现制定实施方案如下:
一、组织框架与职责
成立“全院共享病床”管理委员会,由书记任主任,院长任常务副主任,分管院领导任副主任。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管理委员会负责全院床位资源的规划、调配和监督,各科室负责人应积极配合执行相关管理决策。
二、资源配置与调整
1、根据医院床位使用率、患者需求等因素,科学预测和调整床位配置。
2、建立床位资源共享机制,实现不同科室、不同楼层床位使用的动态调配。
3、定期对床位资源使用情况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进行必要的调整。
三、患者收治与分工
1、定义
共享病床:由于科室床位不够,收治病人无法入住本科室,需到其他科室入住,这种病床称为共享病床。
收治科室:根据病种不同收治病人的科室。
共享床位科室:因收治科室床位不够,而接受病人入住的科室。
2、为确保共享病床的有序实施,根据患者的疾病类型、病情严重程度、治疗周期等因素,合理建立共享病床收住标准,确保患者能够及时、安全地入住到共享床位科室。
3、对危重患者应优先收治本科室,住院时间较长的患者优先收治到本科室,病情较轻、周转较快的患者可收治到共享床位科室。
4、在确保医疗安全及患者愿意入住的前提下,收治科室医生负责共享病床患者的查房、书写病历、出入院办理。收治科室值班医生负责值班期间共享病床患者的临时处置。共享病床科室护士站负责共享病床患者的所有护理和医嘱执行、病历书写工作,涉及专科性较强的操作技术由收治科室护士站完成。共享病床患者如有突发病情变化,共享病床科室值班医生有第一时间参与救治的责任。
四、医疗服务流程
1、制定统一的入院、出院、专科等医疗服务流程(见附件),简化手续,提高效率。
2、强化多学科协作,确保患者诊疗过程的连续性和高效性。
3、建立患者随访机制,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五、质量与安全监控
1、制定床位管理质量评价指标,定期对床位管理进行评估和反馈。
2、强化医疗安全管理,确保患者诊疗过程的安全性和舒适性。
3、定期对医护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多学科医疗服务水平。
六、信息化支持与保障
1、信息上配合科室设置共享病床标识(收治科室拼音首字母+共享病床科室拼音首字母+床号)。
2、患者信息挂在原收治科室工作站,信息科予以支持开通共享病床科室护士进入收治科室护士工作站权限,以便执行医嘱及书写病历。
七、考核与激励机制
1、按照“多劳多得、优绩优酬”的原则,按照医院绩效分配方案,对收治科室及共享床位科室参与患者相应医疗服务的医护人员核算绩效。
2、共享病床绩效分配为收治科室和共享床位科室共同所有,即:收治科室医生组绩效=共享病床业绩总分*预算分值;共享病床科室护理组绩效=共享病床业绩总分*预算分值,收治科室护理组绩效=共享病床业绩总分*1%+专科性较强的操作技术工作量分值,共享病床科室医疗组绩效=共享病床业绩总分*1%。
3、在对床位管理工作中表现突出的科室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4、对工作不认真负责、不配合有关工作,耽误患者治疗或造成安全隐患的科室和个人进行问责和整改。
通过“全院共享病床”管理模式的实施,实现了床位资源的动态调配。不仅可以缓解部分科室床位紧张的情况,还能提高整体床位使用率,减少患者等待时间,进而提升患者满意度。同时有助于促进医院内部的协调与沟通,提升医疗服务整体效率,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高效、安全的医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