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动态 > 区县动态

从长白山到龙虎山
一次跨越2000多公里的生态之约

这阵子,全国劳动模范、龙虎山景区上清镇护林员肖冬样心情有点激动,他所在的上清镇沙湾村中华秋沙鸭保护基地迎来一位远方客人,吉林省长白山自然博物馆原馆长、长白山科学研究院原副院长朴龙国不远千里来到沙湾村开展中华秋沙鸭越冬地调查。

在吉林省长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朴龙国被大家尊称为“鸭爷爷”,这个称呼饱含着当地群众对他多年如一日守护中华秋沙鸭的敬重。自上世纪70年代起,朴龙国就开始关注中华秋沙鸭。几十年来,为了记录中华秋沙鸭繁殖、栖息情况,朴龙国拿起了相机,穿梭在山林与溪流之间,开始了漫长的摄影之路。他是我国第一位拍摄中华秋沙鸭的摄影家,也是中华秋沙鸭人工巢的倡导者。

而身处江西龙虎山的肖冬样,凭借着对中华秋沙鸭的执着守护,赢得了“鸭司令”的美名。龙虎山景区独特的丹霞地貌和温润气候,每年吸引了近百只中华秋沙鸭前来越冬。肖冬样每日晨曦未露,便已踏上巡山护鸟之路。他用摄像机仔细观察鸭群的健康状况、数量变化,近些年来,拍摄了20多万张照片、2万多G视频,形成了研究中华秋沙鸭的第一手珍贵资料。

2月11日,记者跟随两位中华秋沙鸭守护人的脚步,穿越丛林、溪流,沿着崎岖的山路去寻觅中华秋沙鸭的身影。春寒料峭,正是早春时节,加上下了点小雨,山里更加阴冷。但寒冷并没有阻挡大家的热情,一路上,肖冬样不时向我们介绍最近龙虎山中华秋沙鸭的有关情况。他说,这段时间,泸溪河段每天可以观测到20多只中华秋沙鸭嬉戏、捕食,随着天气逐渐回暖,鸭子不久就要飞回北方。

朴龙国也热情地向我们介绍长白山中华秋沙鸭的保护情况。他说,长白山的松花江上游,是中华秋沙鸭重要的繁殖栖息地,每年三四月份,中华秋沙鸭便陆陆续续来到长白山繁衍后代。因为中华秋沙鸭不会筑巢,只能在固定的巢穴去孵化。可是,20世纪后期大面积森林的采伐,导致长白山地区适合中华秋沙鸭营巢的老树所剩无几。为了解决中华秋沙鸭缺少“产房”的困境,朴龙国和他的同事们在长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中华秋沙鸭主要栖息地修筑了百余个人工巢,每年可成功孵化500余只中华秋沙鸭,有力地推动了该物种的延续。

据了解,吉林长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中华秋沙鸭的重要繁殖地,龙虎山景区是中华秋沙鸭重要的过冬地,两地相距2000多公里。这一次来自长白山的“鸭爷爷”朴龙国与龙虎山“鸭司令”肖冬样的相约,就因这一共同的使命——守护中华秋沙鸭,相聚于龙虎山。

“其实我们去年就认识了,当时《人民日报》的记者就中华秋沙鸭的保护,同时采访了我们。去年5月,我还受朴老师之邀,前往长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进行为期近一个月的科研监测,收获颇丰。”肖冬样说道。

走过30分钟的山路,我们到达第一个监测点,两位守护人立即找好机位,架起“长枪大炮”,静候中华秋沙鸭来临。

“来了!来了!快看,一共有四只。”等候不多久,肖冬样向我们轻声喊道。只见在河道中间的礁石上,几只中华秋沙鸭悄然入镜,它们时而潜入水底,不见身影,像是跟我们玩捉迷藏;  

时而跃出水面,扑腾着翅膀,瞬间飞向另一处礁石,水面上溅起阵阵水花。在它们身后,一对白鹭翩翩起舞,与波光粼粼的水面相映成趣。

朴龙国早已按捺不住激动心情,手中相机不停移动,捕捉中华秋沙鸭各种姿态。“真是不枉此行,能在南方看到这么多鸭子,当地政府保护得很好。”朴龙国忍不住发出惊叹。

当天,在沿泸溪河设置的几处中华秋沙鸭监测点上,朴龙国和肖冬样共拍摄到40多只鸭群在此活动。“这些天,天气比较冷,很难看到成群结队的鸭子,可能朴老师来了,鸭子们比较‘赏脸’,是心有灵犀。”肖冬样打趣道。

此次二人相约龙虎山,朴龙国带来了长白山地区最新的中华秋沙鸭种群繁衍数据,并结合科研经验,向肖冬样分享了过冬地保护的一些措施;肖冬样则向朴龙国介绍了龙虎山景区为保障鸭群越冬所建立的工作机制和新建的中华秋沙鸭科普馆。

更为重要的是,两位守护人达成约定,他们计划联合建立中华秋沙鸭南北保护联动机制,定期共享两地鸭群动态信息,让科研团队能全面掌握秋沙鸭的迁徙路线、生存状况;大力开展科普宣传活动,走进校园、社区,讲述中华秋沙鸭的故事,提升公众保护意识。

这次南北守护人的相聚,是中华秋沙鸭保护征程中的温暖接力,他们以坚定的信念、切实的行动,只为让中华秋沙鸭这一“水中活化石”在祖国的江河湖海中自由游弋,世代延续,奏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动人乐章。

如今,朴龙国虽已退休,而他对中华秋沙鸭的热爱并没有止步,反之,他更专一、更赤诚地投入到中华秋沙鸭的监测和保护中。作为护林员,肖冬样也乐此不疲地向周边村民积极宣传保护秋沙鸭的重要性,发动大家一起守护这些珍贵的“客人”。在他的不懈努力下,龙虎山周边形成了浓厚的保护氛围,为中华秋沙鸭提供了安稳的越冬“家园”。相信在朴龙国和肖冬样这些爱鸟人士的引领下,中华秋沙鸭会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中华秋沙鸭的种群数量也会越来越多。人鸟和谐共生,天地万物共荣。


相关信息:

鹰潭市生态环境局领导信息 2025-02-10
鹰潭市生态环境监测中心2025年单位预算编制说明 2025-02-06
鹰潭市信江生态环境局2025年单位预算编制说明 2025-02-06
鹰潭市高新生态环境局2025年单位预算编制说明 2025-02-06
鹰潭市月湖生态环境局2025年单位预算编制说明 2025-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