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虎山镇:农旅融合发展 解锁乡村振兴密码
龙虎山镇鱼塘村口上舒家通过运用红、橙、白、绿、蓝五种颜色,打造“五彩乡村”。 汤伟芳摄
乡村振兴关键在产业振兴。近年来,龙虎山景区龙虎山镇充分依托区位优势,将农旅融合发展视为推动乡村振兴的关键着力点,通过改善人居环境、盘活闲置资源、融合改革举措等,探索乡村旅游融入传统景区旅游发展新路径,解锁乡村振兴密码。
激发村民内生动力,探索“抱团式”发展。针对过去一段时间部分村小组村庄基础设施欠佳、村民参与旅游管理方式不妥这一情况,龙虎山镇探索建立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发展机制,编制乡村旅游产业发展规划及村庄规划,完善村庄基础设施建设,全力推进镇村联动。引导鱼塘村口上舒家立足自身资源和地理优势,争取新农村建设和秀美乡村建设资金,对村庄风貌和旅游产业进行整体规划,统筹实施美化、绿化和亮化工程,盘活村民住房,大力发展民宿、农家乐、特色农业,把鱼塘村口上舒家打造成为一个集餐饮、住宿、休闲服务于一体的“五彩乡村”。此外,该村探索建立“村集体经济组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户”模式,推动抱团发展。现如今,口上舒家全村58户村民有48户从事农家乐、酒店、客栈经营,10户从事旅游特色产品销售,全村户户参与旅游、人人享受旅游成果。
盘活村庄闲置资源,探索“嵌入式”发展。龙虎山镇通过盘活闲置宅基地和农房、流转田地等方式,提高乡村资源利用效率,并结合各村实际,将乡村农旅嵌入景区发展格局之中。龙虎村地处龙虎山景区新游线沿线,积极争取资金建设对外免费开放的停车场,提升村基础设施水平,并依托龙虎山道文化精髓,引进社会资本投资建设隐泸民宿、隐泸云锦民宿,每年为村集体增收20余万元,2024年隐泸民宿被评定为江西省第三批五星级乡村民宿。此外,该镇还鼓励村民将500余亩田地连片流转,用于发展观光农业,通过举办玉米节、种植油菜花等方式,丰富农业旅游产品供给,不仅为游客带来采摘体验和视觉盛宴,还带动了周边民宿、餐饮的发展。
融合各项改革举措,探索“集约式”发展。龙虎山镇将宅基地改革、城乡融合试点改革等工作有效衔接、深度融合、协同推进,形成改革聚集效应。引导各村采取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农房改造等方式,破解空间要素制约,探索“集约式”发展路径。龚店村墩上钱家将4.08亩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挂牌入市、16栋房屋出租,保障民宿建设要素供给;聚力打造包含五幢民宿和森林餐吧的道心溪谷民宿集群,带动6户村民改造自家房屋发展民宿、农家乐产业;积极探索“党建+民宿”新路径,依托民宿集群组建民宿协会党支部,全面提升服务品质;鼓励村民种植时蔬定向供应农家乐,带动12户菜农平均每年增收1万余元,实现了土地流转“收租金”、自主经营“变现金”、联农带农“挣薪金”的致富增收新格局。
相关信息: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