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市政府部门信息公开 > 市司法局 > 决策公开 > 政策解读
索  引  号: YT0009/2025-02640 发文机关: 市司法局 文      号:
组配分类: 政策解读 成文日期: 2025-05-14 废止日期: 有效性:
索  引  号: YT0009/2025-02640
发文机关: 市司法局
文      号:
组配分类: 政策解读
成文日期: 2025-05-14
废止日期:
有效性:

《社区矫正法》知识问答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区矫正法》于2019年12月28日经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表决通过,自2020年7月1日起施行。

1、什么是社区矫正?

社区矫正是一种非监禁刑罚执行方式,是指将符合法定条件的罪犯置于社区内,由专门国家机关在有关部门、社会组织和志愿者的协助下,在判决、裁定或决定确定的期限内,对社区矫正对象进行监督管理和教育帮扶,矫正其犯罪心理和行为恶习,并促进其顺利融入社会的刑事执行活动。

2、《社区矫正法》立法目的是什么?

为了推进和规范社区矫正工作,保障刑事判决、刑事裁定和暂予监外执行决定的正确执行,提高教育矫正质量,促进社区矫正对象顺利融入社会,预防和减少犯罪。

3、《社区矫正法》规定哪些人适用社区矫正?

对被判处管制、宣告缓刑、假释和暂予监外执行的罪犯,依法实行社区矫正。对社区矫正对象的监督管理、教育帮扶等活动,适用本法。

4、社区矫正主管部门和工作机构有哪些机关?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内的社区矫正工作。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和民政、人社、教育等其他有关部门依照各自职责,依法做好社区矫正工作。

县级以上社区矫正管理局,负责社区矫正工作的具体实施。司法所根据社区矫正机构的委托,承担社区矫正相关工作。

5、社区矫正执行地在哪里?

社区矫正执行地为社区矫正对象的居住地,社区矫正对象在多个地方居住的,可以确定经常居住地为执行地。

6、社区矫正对象在社区矫正期间的法律义务是什么?

社区矫正对象在社区矫正期间应当遵守法律、行政法规,履行判决、裁定、暂予监外执行决定等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遵守国务院司法行政部门关于报告、会客、外出、迁居、保外就医等监督管理规定,服从社区矫正机构的管理。

7、社区矫正对象违反法律法规或者监督管理规定的应该如何处理?

社区矫正对象违反法律法规或者监督管理规定的,应当视情节依法给予训诫、警告、提请公安机关予以治安管理处罚,或者依法提请撤销缓刑、撤销假释、对暂予监外执行的收监执行。

8、对未成年人社区矫正有哪些特别规定?

社区矫正机构应当根据未成年社区矫正对象的年龄、心理特点、发育需要、成长经历、犯罪原因、家庭监护教育条件等情况,采取针对性的矫正措施。对未成年人的社区矫正,应当与成年人分别进行。对未完成义务教育的未成年社区矫正对象,社区矫正机构应当通知并配合教育部门为其完成义务教育提供条件。未成年社区矫正对象在复学、升学、就业等方面依法享有与其他未成年人同等的权利,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歧视。有歧视行为的,应当由教育、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等部门依法作出处理。

9、社区矫正对象的解除和终止有哪些规定?

社区矫正对象矫正期满或者被赦免的,社区矫正机构应当向社区矫正对象发放解除社区矫正证明书,并通知社区矫正决定机关、所在地的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

社区矫正对象被裁定撤销缓刑、假释,被决定收监执行,或者社区矫正对象死亡的,社区矫正终止。

被裁定撤销缓刑、假释和被决定收监执行的社区矫正对象逃跑的,由公安机关追捕,社区矫正机构、有关单位和个人予以协助。 

(鹰潭市司法局 市社区矫正管理局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