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市政府部门信息公开 > 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 执行公开 > 工作动态
索  引  号: YT0028/2025-02657 发文机关: 市市场监管局 文      号:
组配分类: 工作动态 成文日期: 2025-05-15 废止日期: 有效性:
索  引  号: YT0028/2025-02657
发文机关: 市市场监管局
文      号:
组配分类: 工作动态
成文日期: 2025-05-15
废止日期:
有效性:

医疗机构如何安全使用医疗器械?关键问答全解析

一、什么是医疗器械?

医疗器械是指直接或间接用于人体的仪器、设备、器具、体外诊断试剂及校准物、材料以及其他类似或者相关的物品,包括所需的计算机软件。其效用主要通过物理等方式实现,目的是用于疾病的诊断、预防、监护、治疗或缓解;损伤的诊断、监护、治疗、缓解或功能补偿;生理结构或生理过程的检验、替代、调节或支持;生命的支持或维持;妊娠控制;通过对人体样本的检查,为医疗或诊断目的提供信息。

二、医疗器械如何分类管理?

国家对医疗器械按照风险程度实行分类管理:第一类是风险程度低,实行常规管理,如拐杖、创可贴等。第二类是具有中度风险,需要严格控制管理,如心电图机、电子血压计等。第三类是具有较高风险,需要采取特别措施严格控制管理,如植入性心脏起搏器、呼吸机等。第一类医疗器械实行产品备案管理,第二类、第三类医疗器械实行产品注册管理。

三、医疗器械进货查验应查验哪些内容?

1. 需重点核查“四证一报告”:《医疗器械注册证》或备案凭证(核对产品名称、型号、适用范围是否一致);生产企业《医疗器械生产许可证》(国产)或《进口医疗器械注册证》(进口);供应商《医疗器械经营许可证》(或备案凭证);产品合格证明文件(或每批次检验报告);中文说明书和标签(进口器械必须有中文标识)。

2. 对于实物需要做到“五查”:查包装:是否完好、无破损污染;查标签:产品名称、规格、批号、有效期是否清晰;查灭菌状态:无菌器械需确认灭菌标志和失效日期;查配件:保修卡、配套工具是否齐全;查一致性:实物与采购合同、注册证信息是否一致。

四、医疗器械进货查验记录应记录哪些内容?

(一)医疗器械的名称、型号、规格、数量;

(二)医疗器械注册证或者备案编号;

(三)医疗器械注册人、备案人和受托生产企业名称、生产许可证号或者备案编号;

(四)医疗器械的生产批号或者序列号、使用期限或者失效日期、购进日期等;

(五)供货者的名称、地址以及联系方式;

(六)验收结论、验收合格数量、验收人员、验收日期;

(七)医疗器械唯一标识(若有)。

特殊要求:冷链器械需记录运输温度及到货状态;不合格产品需注明处置措施。

五、医疗器械储存和运输有何要求?

1. 储存:按照医疗器械说明书或者标签标示的贮存要求贮存(如避光、冷藏),配备适宜的调温调湿设备,如空调、阴凉柜等,定期检查温湿度并记录。

2. 运输:冷链医疗器械(如体外诊断试剂)需使用专用设备,确保全程温度可控。

六、医疗机构应如何维护和保养医疗器械?

1. 制定维护计划,按照产品说明书的要求定期进行检查、检验、校准、保养、维护并记录,及时进行分析、评估,确保医疗器械处于良好状态。

2. 建立设备使用档案,记录维护、维修等情况。

3. 高风险设备(如呼吸机、除颤仪等)应由专业技术人员维护。

七、发现医疗器械故障或不良事件如何处理?

立即停用,并悬挂“故障”标识。报告设备管理部门,联系厂家或第三方维修。如涉及不良事件(如设备导致患者伤害),需按《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和再评价管理办法》上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如经检修仍不能达到使用安全标准的,不得继续使用,并按有关规定处置。

八、医疗机构违规使用医疗器械

可能面临哪些处罚?

1. 未建立并执行进货查验记录制度:由负责药品监督管理的部门责令改正,给予警告;拒不改正的,处1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罚款。

2. 使用过期、失效、淘汰的医疗器械,或者使用未经注册的医疗器械:由负责药品监督管理的部门责令改正,没收违法使用的医疗器械;违法使用的医疗器械货值金额不足1万元的,并处2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罚款;货值金额1万元以上的,并处货值金额5倍以上20倍以下罚款。

3. 未按说明书规定保养、维护医疗器械的:由负责药品监督管理的部门责令改正,给予警告;拒不改正的,处1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罚款。

4. 造成人身、财产或者其他损害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医疗器械和化妆品监管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