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日,鹰潭市水利局相关领导来到《党风政风热线》直播间,围绕大家关心的话题在线交流,回答听众和网友提问。
以下是群众关切的问题答复
问:河湖“四乱”是清理哪些问题? 答:河湖“四乱”是指在河湖管理范围内乱占、乱采、乱堆、乱建等突出问题,2018年以来,我市持续推进河湖“四乱”问题清理整治,共清理整治问题60余个,河湖管理突出问题得到有效遏制。为进一步强化河湖管理保护,持续改善我市河湖面貌,水利部门正在纵深推进河湖“清四乱”三年攻坚行动,行动时间为2023年至2026年,坚持去存量、遏增量,不断推动河湖“清四乱”工作常态化、范化和制度化,不断构建美丽河湖、健康河湖。 问:河道滩地上能不能种树? 答:《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第二十条规定:有堤防的河道,其管理范围为两岸堤防之间的水域、沙洲、滩地(包括可耕地)、行洪区,两岸堤防及护堤地,无堤防的河道,其管理范围根据历史最高洪水位或者设计洪水位确定;第二十四条规定在河道管理范围内禁止种植高杆农作物和树木(堤防防护林除外)。国务院办公厅《关于科学绿化的指导意见》和《江西省河道管理条例》也有相应规定。河道滩地属河道管理范围,因此除堤防防护林外,禁止种植阻碍行洪的林木和高秆作物。 问:《鹰潭市节约用水激励办法》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为了进一步推进节水载体创建“量丰质优”,今年我局联合市财政局制定《鹰潭市节约用水激励办法》,对获得省级、国家级节水载体命名的企业(单位),给予适当资金奖励,带动全社会由“被动节水”向“主动节水”转变。主要内容如下: (1)获得省级节水型企业称号的,给予2万元补助;获得省级节水标杆企业称号的,给予4万元补助;获得省级水效领跑者称号的,给予8万元补助;获得国家级水效领跑者称号的,给予10万元补助。 (2)获得省级节水标杆园区称号的,给予5万元补助;获得国家级水效领跑者园区称号的,给予10万元补助。 (3)获得省级节水型公共机构(单位)称号的,给予2万元补助,获得省级节水标杆单位称号的,给予4万元补助;获得国家级节水相关荣誉称号,给予10万元补助; (4)获得省级节水型居民小区称号的,给予所在乡镇(街道)2万元补助;获得省级节水标杆称号的,给予所在乡镇(街道)4万元补助;获得国家级节水相关荣誉称号,给予所在乡镇(街道)10万元补助; (5)首次开展水量平衡测试的重点用水户每家一次性补助2万元;每3-5年进行水平衡复测的用水户每家补助0.5万元。 (6)与节水标杆创建相关的非常规水利用,一次性补助2万元。(含雨水利用、中水回用、矿井(坑)水利用项目) (7)公共机构(单位)、企业、校园、酒店、小区、灌区等成功开展1例合同节水管理项目,给予一次性补助5万元。 (8)在省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成功进行水权交易的卖方,给予一次性补助5万元。 (9)市级设立节约用水激励专项资金,每年8万元用于激励各区(市)水利局推进节水载体创建工作。 问:我是龙虎山景区龙虎山镇的村民,近期承包了我们村几百亩的农田,但是发现村里的用水渠道没人管理,有的渠道堵塞了没人清理,下雨天来水多,天干的时候又缺水,我看隔壁余江区马荃镇也有和我一样的种粮大户,说是做了农业水价改革,每年只要交一点水费,能看到有人管护渠道,没有用水的烦恼,请问下水利部门能否帮我解决这方面的问题? 答:长期以来,农田水利工程长期重建轻管,管护主体不清,职责不明,维护资金捉襟见肘;工程失养,用水失衡,传统管护机制运行不畅,状况频发。为促进农业节水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建立健全农业水价形成机制,国务院决定实行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我市自2016年启动农业水价综合改革以来,历经7年实践,已取得阶段性成效。通过实施改革,我市已完成3个整体推进县改革任务,完成改革面积79.335万亩,其中就包括余江区。目前余江区全区农业用水水价为30元一亩,而用水户实际缴纳5元一亩,基本实现了改革区域农田水利工程“有人管、有钱管、管得好、有水用”的目标。 您所在的龙虎山镇归口龙虎山景区管委会管辖,属于非建制县,去年我市已经全面启动非建制县区域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工作,按照建制县要求完成机制建设,落实“四个主体”,在今年年底前完成改革任务。届时,农业水价形成机制、精准补贴机制、用水管理机制、工程管护机制健全落实,农田水利工程正常运行将会有可靠保障。 问:在河道、湖泊管理范围内发现建设妨碍行洪的建筑物、构筑物影响河势稳定的情况,该怎么办? 答:《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第二十二条规定:河道、湖泊管理范围内的土地和岸线的利用,应当符合行洪、输水的要求;禁止在河道、湖泊管理范围内建设妨碍行洪的建筑物、构筑物,倾倒垃圾、渣土,从事影响河势稳定、危害河岸堤防安全和其他妨碍河道行洪的活动。发现违法行为应当及时向当地乡政府或县(市)区水行政主管部门报告,水行政主管部门第一时间派出工作人员调查取证,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相关规定依法依规及时处理,将处理情况及时回复,并将处理结果公示。 问:山洪易发区居民汛期如何加强防范? 答:山洪灾害频发地方的居民,要随时提高警惕,经常收听、收看气象信息,了解当地的降雨情况和河里水位情况,特别是住在山洪灾害危险区里的村民,要熟悉居住地所处的位置和周围的环境,预先选好紧急情况下躲避灾害的安全线路和安置点。同时还需要多加观察留意灾害发生的前兆,比如房屋前后有没有山体开裂、沉降和位移,井水有没有浑浊,地面突然冒浑水的情况,一旦认定情况危急,除了报警外和提醒邻居外,要迅速动员家人提前转移到安全地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