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之前看到科技馆有一些孩子在做志愿者,我们家孩子对这个特别感兴趣,我们也想着让孩子来锻炼锻炼,有什么渠道可以报名吗?
答:随着“双减”政策对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持续产生积极的影响,越来越多的学生从繁重的作业和培训中解放出来,青少年的健康发展和核心素养提升再次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青少年儿童成为志愿者,投身志愿服务,是实现自我成长、提升未来竞争力的有效途径。目前,鹰潭市科技馆已在鹰潭市第十一小学开展了两期小小科普志愿者培训课程与上岗工作,未来鹰潭市科技馆将陆续与更多学校合作,开展多期培训课程,将小小科普志愿者志愿精神广泛传播。您可以关注鹰潭市科技馆公众号预约信息以及学校老师通知,了解相关的小小科普志愿者活动。
问:我在科技馆五楼看到有几个教室,林奈教室、巧手工坊之类的,我想知道科技馆是平时有什么课程吗?如果孩子想参与要怎么报名呢?
答:鹰潭科技馆创客科学工作室位于科技馆五楼,常设有4间科学工作室,分别为“航模制造室” “巧手工坊”“机器人编程”和“林奈实验室”。工作室以《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为依据,融入了STEAM创客教育理念,并结合“馆校结合”的科学教育需求,以“合作”“竞争”为主题设计创客空间课程,采用项目式教学,让青少年在展现创意的同时,培养竞争意识和合作意识。
创客空间课程分为体验课、预约活动课、科学夏令营和冬令营营期课程。具体的参与方式:体验课为馆内广播通知,时间一般为周末及节假日上午10点—10点45分,下午15点—15点45分;预约课课程分为不同主题,时间一般为周末的上午9点30分—11点,下午14点—15点30分,课程预约报名链接于每周日下午17点,准时于鹰潭科技馆公众号放出;科学夏令营和冬令营时间一般为每年寒暑假的周末两天,营期名额采用公众号公开预约制度,公平公正公开。感谢您的关心和参予,也期待您的孩子之后积极参与报名!
问:单位或个人怎么成立学会?
答:符合以下基本条件的单位或个人,可以向市科协申请,并到民政局登记注册,便能成立学会。
一、承认并遵守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章程;
二、按照社会团体登记管理规定依法登记;
三、学会负责人应在相关领域有重要影响,个人会员达到50名以上;
四、有健全的党组织,能正常开展党的工作;
五、经常开展学术交流活动,具有较强的服务科技创新、决策咨询和科学技术普及能力;
六、有办事机构、固定办公场所和专兼职工作人员。
问:学会是干什么的?
答:1.负责学会的组织建设和组织管理,指导区(市)科协学会工作;
2.组织协调学会开展学术交流与研讨活动,围绕我市经济建设中的重大科技课题开展综合性的科学考察和决策认证,积极参与各级学术交流活动;
3.指导学会开展继续教育、技术培训、科学普及、参与社会治理和志愿服务等活动;
4.组织科技人员接受委托承担科技项目评估和政府职能转移工作;
5.管理学会的组织档案,学术成果档案,有突出贡献的科技工作者档案,学术性档案及资料;负责学术性书籍的编辑出版工作;
6.做好优秀人才及优秀论文和所属学会的推荐评选表彰奖励的组织工作;
7.完成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和市科协交办的工作任务。
问:科协是科技工作者之家,也是科普工作者之家,作为科普志愿者,积极参与了很多科普活动,有没有“最美科普志愿者”评选活动?如果有,具体的评选条件是什么?
答:近年来,市科协为贯彻落实好《科学素质纲要》,建立完善的科普服务体系,努力实现我市科普志愿服务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已先后建立了44支科普志愿者队伍,科普员1.3万余人,年均传播量9万余次,涌现了一批先进的科普志愿队伍和志愿者,为促进科学普及与精神文明建设的融合起到积极作用。
从今年开始,省科协首次开展了“最美科普志愿者”评选活动,进一步打造科普志愿服务先进典型,增强科普志愿者的荣誉感自豪感,激励更多人投身科普志愿服务事业,助推科普能力提升。
具体评选条件:
1.热爱祖国,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思想政治坚定,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意识,积极主动参加科普志愿服务。
2.依托学校、医院、企业、乡村、社区、科普基地、科技场馆等基层一线,经常性的开展科普志愿服务。积极参与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全国科普日、科技活动周、防灾减灾日、食品安全宣传周等科普志愿服务活动。
3.在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倡导科学方法、普及科学知识,推动公民科学素质提升中作出积极贡献的科普志愿者。
4.参与科普志愿服务3年以上,志愿服务累计时间不少于100小时。
我们希望广大科普志愿者一如既往支持参与科普活动,对符合条件的可关注省、市科协信息动态并按要求申报。
问:听说院士(专家)工作站的申请政策有变化,请问有哪些方面的变化?
答:2023年8月15日市科协出台了最新的《鹰潭市院士(专家)工作站管理办法》,相较于之前的政策,主要的变化有两个:一是现在院士(专家)工作站建站申请由市科协和属地科协联合审批;二是现在的市级院士(专家)工作站建设已统一纳入市级创新平台,经绩效考核合格后可获补助资金。
问:我有个朋友今年成功获批市级科普教育基地,我也想申报,不知道申报科普教育基地有什么条件以及流程?
答:关于科普教育基地的评选认定,我们主要根据《鹰潭市科普教育基地建设管理办法》,积极组织动员调动社会参与、挖掘和整合利用社会科普教育资源,为提高全民科学素质服务。我们采取自愿申报原则,凡符合条件的相关场馆或设施,且科普活动特色鲜明,科普工作成效显著,具有示范带动作用,均可申报。
1.申报对象:
一是科技、文化、教育类场馆。如科技馆、文化馆、博物馆、青少年宫等。二是具有科普展教功能的自然、历史、旅游等社会公共场所。如动植物园、地质公园、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等。三是科研机构和院校面向公众开放的实验室、陈列室、科研中心、院士(专家)工作站、气象台、野外观测站等。四是企业、农村等面向公众开放的生产设施、科技园区、展览馆等。五是其他向公众开放的具备科普展教功能的机构、场所或设施等。
2.申报条件:
一是具备一定规模的专门用于科学技术教育、传播与普及的固定场所。二是重视科普工作,具备开展科普工作的良好条件和制度保障,将科普工作纳入本单位的工作计划,纳入年度工作目标考核。三是拥有主题新鲜、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科普展教资源。四是具备开展科普活动的专兼职工作人员和科普队伍。五是有开展经常性科普活动所需的经费保障。
3.申报流程:
(1)印发通知:市科协每年都会印发科普教育基地申报推荐通知,明确申报对象条件、名额、材料等内容。
(2)择优推荐:由区(市)科协、市级学会宣传发动,并受理本地区、本系统的科普教育基地的申报,填写推荐意见后报市科协。
(3)调研评审:市科协组织专家实地调研评审,评审结果进行社会公示。
(4)认定命名:经专家评审、社会公示后,由市科协命名“鹰潭市科普教育基地”,并择优推荐申报江西省级科普教育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