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谈主题:2023鹰潭市人民检察院相关领导与网友在线交流 访谈时间:2023年09月26日 14:00 - 2023年09月26日 15:00 访谈描述: 9月26日,鹰潭市人民检察院相关领导来到《党风政风热线》直播间,围绕大家关心的话题在线交流,回答听众和网友提问。
访谈照片
  • 1716525985348
相关媒体•••
    • 问:喝酒开车都要坐牢吗?

      答:由于酒后驾车导致的交通事故频发,成为马路上的第一大“杀手”,让不少人付出了惨痛代价,所以,国家重拳出击打击酒后驾车行为,将其纳入刑事犯罪打击的范围,2011年《刑法修正案(八)》增设了危险驾驶罪,规定了在道路上醉酒驾驶机动车的,处拘役,并处罚金。醉酒驾驶机动车,根据《车辆驾驶人员血液、呼气酒精含量阈值与检验》(GB19522-2010)的规定,是指驾驶人员血液中酒精含量大于或者等于80mg/mL的驾驶行为。只要血液中酒精含量达到80mg/mL,就构成危险驾驶罪,要被追究刑事责任。而酒精含量大于或者等于20mg/mL,小于80mg/mL的驾驶行为,是饮酒后驾车,虽不构成犯罪,但会被行政处罚,罚款1000元-2000元、记12分并暂扣驾照6个月。

      在道路上醉酒驾驶机动车,不但会被判处刑罚,还会带来其他严重后果。会被吊销驾照,5年内不得重新获取驾照,如果驾驶的是营运机动车辆,10年内不得重新获取驾照;如果是公职人员,会被开除公职;还会对自己及子女今后的就业有一定影响;如果造成了人员伤亡、财产损失,还要赔偿,遭受经济上的损失。可见,醉酒驾车危害大,我们务必要“喝酒不开车,开车不喝酒”,既是对别人的安全负责,更是对自己负责。

      问:向检察院申请司法救助,需要哪些条件?

      答:人民检察院国家司法救助工作,是人民检察院在办理案件过程中,对遭受犯罪侵害或者民事侵权,无法通过诉讼获得有效赔偿,生活面临急迫困难的当事人采取的辅助性救济措施。就启动程序而言,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检察机关在案件办理过程中,会主动审核是否符合救助情况,并积极开展司法救助工作。另一种是受害人或者被受害人家属,向检察院提交司法救助申请书、家庭困难情况证明、实际损害结果证明(如伤情鉴定)等材料。近年来,检察机关紧扣乡村振兴、妇女儿童权益保护、退役军人权益保障等工作,先后开展了司法救助系列专项活动。在办案中,检察机关坚持“应救助尽救助”理念,每案都会审查是否符合司法救助条件,主动开展司法救助工作,最大限度救急解困,释放法治温度。

      问:听说你们建了一个法治教育基地,我可以带孩子来参观学习吗?

      答:我们的法治教育基地建在鹰潭市人民检察院技术保障用房8楼,全称是鹰潭市青少年法治教育实践基地(以下简称“基地”),是市委政法委、市中级法院、市检察院、市公安局、市司法局、市教育、团市委七家单位共建的旨在对青少年进行法治教育的平台,基地主要包括鹰潭文化巡礼、时光隧道、普法百科厅、演播厅、知识竞答、模拟法庭、心理疏导室(兼VR红色教育)、地震逃生VR等15个功能区。运用图文、视频、文字等方式宣传与未成年人密切相关的法律知识,引导未成年人尊法、知法、懂法、守法、用法,通过互动体验传授日常交通、地震、火灾等方面的安全知识,提升未成年人应急自救能力。基地于2023年5月31日正式开馆,面向大众开放,一般通过学校、社区、有关单位统一组织来参观,可以拨打12309联系,届时我们会安排检察人员予以接待讲解。

      问:听说现在检察院、法院都实行员额检察官、员额法官了,不是谁都能当检察官法官了,我市推行这项改革做了哪些工作,取得了什么成效?

      答:人们常说司法公正是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足见维护公平正义的重要性。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专题研究部署了全面依法治国这一基本治国方略,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开启了新一轮司法责任制改革的新篇章。一是实行员额检察官员额法官改革的核心要义是落实司法责任制。改革之前,检察院、法院办理案件,实行的审批制度,检察官法官办案,由科处室领导和院领导审批,弊端在于责任不明晰,办案人审查案件,却没有决定权,影响了办案质量,出现了一些错案,出了错案又很难追责。员额检察官法官改革主要方向是落实司法责任制,谁办案、谁决定、谁负责,极大增强了办案人员的责任意识,也为提升办案质量提供了很有力的抓手。二是按照一定的比例选任高素质的员额检察官。市一级检察院员额检察官的选任比例控制在政法专项编制数的31%以下,县一级检察院员额检察官的选任比例控制在政法专项编制数的39%以下。目前,鹰潭市检察院的员额检察官只有19人。三是落实办案质量各项要求。出台了《检察官权力清单》,对各环节司法办案权力作了明晰。规定担任领导干部的员额检察官必须主要办理疑难复杂案件并且要求亲历性,也就是必须亲自审查案件、亲自提审,不能办理简单的程序性案件,并对办案数量有明确要求。今年全市检察机关担任领导职务的员额检察官所办案件数量占所有办案数量的60%以上。对所办案件进行案件质量评查,对冤假错案、不合格案件和司法瑕疵案件,分不同情况进行追责惩戒,倒逼司法责任制落实,倒逼员额检察官增强责任意识。

      问:我想咨询下社区矫正有什么注意事项吗?

      答:社区矫正是指针对被判处管制、宣告缓刑、裁定假释、暂予监外执行等犯罪行为较轻对象所实施的非监禁性矫正刑罚。根据社区矫正法规定,司法行政部门主管社区矫正工作,人民检察院对社区矫正工作实施法律监督。《江西省社区矫正工作实施细则》规定,被判处管制、宣告缓刑、裁定假释的社区矫正对象,应当自人民法院判决、裁定生效之日起十日内到执行地县级社区矫正机构报到。同时,要特别注意社区矫正期间,一定要遵守社区矫正的相关规定,遵纪守法,如果严重违反社区矫正规定或者有违法犯罪行为,将要面临撤销缓刑收监执行的严重后果,检察机关也将加强对遵守社区矫正法规情况的监督。

      问:经常看到检察院讲民事检察工作,民事检察有哪些具体的工作?

      答:感谢您对民事检察工作关心。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强民事检察工作”。民事检察工作主要包括对民事生效判决、裁定、调解书的监督,对审判程序中审判人员违法行为的监督,对法院执行活动的监督,对民事虚假诉讼的监督(也就是监督纠正“打假官司”)、民事支持起诉等工作。民事检察和人民群众利益密切相关,比如,民事支持起诉工作,检察机关对损害国家、集体或者个人民事权益的行为,依法支持受损单位和个人向人民法院起诉并参与诉讼活动。实践中,人民群众请求支付劳动报酬,经向有关部门反映未得到妥善解决的,可以向检察机关申请支持起诉,帮助追回欠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