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动态 > 新闻发布会

鹰潭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新闻发布会发言稿

一、基本情况

鹰潭市下辖3个区(市)(贵溪市、余江区、月湖区),以及三个功能区(龙虎山景区、高新区、信江新区),34个乡镇、346个行政村,乡村人口88.53万人(根据我们自身工作性质,没有将街道办事处列入)。近年来,我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统领,深入学习浙江“千万工程”成功经验,紧扣“建、治、管”三大重点,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十大行动”,美丽宜居乡村建设取得明显成效,是2019年全省唯一一个没有国务院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大检查问题线索的设区市。2019年贵溪市获评全省第一批美丽宜居示范县,2020年余江区获评全省第二批美丽宜居示范县。2021年月湖区被评为全省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龙虎山景区被评为全省美丽活力乡村+乡宿联动建设先行县,2022年贵溪市被评为全省美丽活力乡村+乡宿联动建设先行县。

二、工作成效

(一)高标准“建”。“建”是指村庄整治建设和活力乡村+民宿联动建设

1.村庄整治建设。根据省厅工作部署及我市实际,今年市农粮局挂图作战,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440个村点的村庄整治建设,涉及自然村228个,下拨资金4830万元。同时为与打造6条美丽宜居示范带相结合、与建设72个省市县乡村振兴重点帮扶村相衔接,在32个重点新农村建设村安排了32位市级领导和150多个市直部门单位挂点帮扶。目前,全市新农村建设440个村点已陆续开工建设,前期宅改、环境整治等工作扎实推进,改水、改厕等自建项目正在进行中。

年初,我局不断总结历年经验,提出了“四个优先”“三个结合”“两个融合”的工作方法。就是在建设开始前,要按照“四个优先”的原则选点定点(群众主体作用明显的优先、自筹资金到位的优先、宅改到位的优先、融合发展模式的优先),在建设过程中,要重点围绕“七整一管护”(村内道路、村内供水、户用厕所、公共照明、排水沟渠、村内河塘、搭靠“三房”等周边环境整治建设,村庄环境日常管护)等开展,完善、提升村庄基础设施,突出“三个结合”(新农村建设与打造6条美丽宜居示范带相结合、与72个省市县乡村振兴重点帮扶村功能品质提升相结合、与宅基地改革、管理相结合),在建设成效上,要做到“两个融合”(新农村建设与产业发展、乡宿培育、乡村旅游相融合,与乡村治理、乡风文明相融合)。

截止到目前,我市99.5%的村庄(除规划区内村庄)开展了村庄整治建设,25户以上村庄实现新农村建设全覆盖,基本实现了村庄洁化、绿化、亮化、美化。打造了“三线三片”(白鹤湖大道、贵塘公路、320国道杨溪段沿线,白鹤湖现代农业示范片、雷溪现代农业示范片、杨溪现代农业示范片)和10个美丽示范乡镇,提升了58个精品示范村。贵溪市、余江区获评全省美丽宜居示范县。

2.美丽活力乡村+乡宿联动建设

村庄环境面貌变好了、变美了,如何盘活“两闲”(闲置农房和宅基地),发展休闲乡村民宿,实现“双带”(带动人气、带动当地农产品销售)、“双增”(增加村集体经济和农民收入),2021年,省农业厅提出了美丽宜居与活力乡村(+乡宿)联动建设的概念,我市按照省厅的统一部署和要求,也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创新。

从去年开始,市农粮局对6个区市进行了摸底调研,鉴于龙虎山景区在休闲民宿上已经有一定的基础,决定在龙虎山景区开展试点,其他区市有条件的先自行开展。根据省厅的决策精神,我市先后出台了相关文件、开展了调查摸底、举办了培训班、召开了调度推进会、开展了星级创评,使这项工作由过去的自发行动变成了政府推动。市级财政每年拿出200万元资金用于奖补做得好的休闲乡村民宿,龙虎山景区依托旅游资源,出台优惠政策,拿出800万元资金扶持休闲乡村民宿建设,积极打造全省美丽宜居与活力乡村(+乡宿)联动建设先行县。目前,我市龙虎山景区获评全省美丽宜居与活力乡村(+乡宿)联动建设先行县称号,今年10月贵溪市也被评为全省美丽宜居与活力乡村(+乡宿)联动建设先行县。在创建过程中,我市民宿当中也涌现了一大批像贵溪市白鹤湖三舍民宿、龙虎山景区远栖山居民宿、龙虎民宿、大客栈民宿、聚富楼民宿、贵溪市二十四桥民宿等,把村点变景点、民房变客房、田园变公园的民宿。其中贵溪市白鹤湖三舍民宿获评全省四星级民宿,余江区共大湘宿、龙虎山龙虎民宿、贵溪市二十四桥民宿获评全省三星级民宿。

(二)全系统“治”。“治”,是指农村厕所革命、垃圾处理、污水治理、村庄清洁行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等。

1.农村厕所革命。按照农业农村部和省农业农村厅的要求,从去年5月份开始,启动了农村户厕问题摸排整改工作。自摸排整改工作工作开展以来,全市各地高度重视,相继出台了农村户厕问题摸排整改工作方案、成立了工作专班、召开了动员部署会和技术培训会,完成了农村户厕问题摸排、建立台账、信息录入等工作,本着边摸排、边整改的原则,积极做好问题厕所整改工作。对不能使用、不能全年使用的问题户厕优先整改,在去年12月20日已经全部整改到位,在全省第一个率先完成。今年全市又开展了户厕摸排整改回头看,共摸排农户22.8万余户(其中有住宅18.9万栋,空心户1.5万余户,空挂户1.9万余户),按卫生户厕最新标准计算,有16.6万余户问题厕所,问题率87.8%;按卫生户厕往年标准计算,有4.9万余户问题厕所,问题率25.9%。摸排上来的农村户厕信息也录入了户厕系统。同时,按照中央厕所革命整村推进的工作要求,我市年初共下达了1.1万户新改建户厕任务,下拨资金899万元。据各区(市)上报,截止到目前,新改建户厕8211户,完成任务的74.6%,其中有3479户已录入户厕系统,尚有4700余户暂未录入系统。

2.农村垃圾处理。一是致力融合发展,巩固城乡垃圾一体化处理优势。2022年结合我市实际,制定了《鹰潭市2022年城乡垃圾一体化处理工作实施方案》,在完善现有城乡生活垃圾一体化处理体系的基础上,统筹规划城乡大件垃圾、餐厨垃圾、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再生资源的分类投放、收集、转运、处理基础设施建设,构建“处理地域全覆盖、处理类别全覆盖”的新型城乡垃圾一体化处理体系。二是完善基础设施,构建城乡垃圾处理“一条链”。一是建成了全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处理设施,设计日处理规模为1000吨,主要承担了我市全域生活垃圾的处理,实现“全回用、零排放”;二是建成了全市餐厨垃圾处理设施,设计日处理规模为餐厨垃圾100吨、地沟油5吨,总投资6608.45万元人民币,为目前江西省内协同化程度最高、循环利用成效最显著的餐厨垃圾处理项目;三是推进生活固体废弃物综合处置利用项目,建设年处理规模为大件垃圾2万吨和建筑(装修)垃圾50万吨设备设施(分两期建设),用于处理城乡全域的建筑垃圾和其他大件垃圾;四是实施了原生活垃圾填埋场生态封场项目,投资3900余万元,完成填埋场封场面积71043平方,实现了我市全域生活垃圾“零填埋”目标。三是拓展智慧应用,打造智慧环卫监管平台。充分发挥鹰潭作为“5G”物联网试点城市的优势,大力实施“一网统管”、“智慧环卫”、餐厨垃圾智慧监管平台等项目建设,将城区“智慧城管”平台建设,与农村“智慧环卫”平台有机融合,将垃圾桶、收集站、电动车、运输车、洒水车、扫路车等设备集成在一套数字化管理平台上,对设备、保洁人员进行远程管理,监督垃圾收集、转运全过程,实现全过程“数字化、视频化”定位监控,让农村垃圾“无处藏身”,提高工作效率,降低综合成本。四是加强企业监管,提升城乡环卫服务水平。督促各区(市)每月对城乡生活垃圾第三方治理成效进行严格考核,根据考核结果给第三方公司核拨服务费,进一步细化了环卫作业人员任务分工,强化岗位培训,提高清扫保洁、垃圾收运作业质量,增强了城乡生活垃圾第三方治理企业的责任意识,确保农村生活垃圾日产日清。

3.农村污水治理。今年以来,我市新建农村污水处理设施9套,新增污水处理能力676吨/日,服务人口8000人。污水处理设施有效的减少农村生活污水、污染物排放,对生活污水染防治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通过新建、修整、清理和改造村内外排水沟渠,可进一步完善村庄排水系统,缓解因沟渠不完善导致的部分区域污水横流情况,降低因沟渠未硬化导致的污染地下水风险。通过新建、改造集中式污水处理设施,有效降低外排生活废水中氮、磷等污染物负荷,最大限度降低周边水体或下游河流发生赤潮、水华等富营养化现象的风险,有效治理村内现有部分废水收集池塘一到夏天就发黑发臭、蚊蝇乱飞、病菌滋生现象。农村生活污水横流现象有效遏制,农村人居环境持续改善。

4.村庄清洁行动。近两年,在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重要节点,组织开展了村庄清洁行动春节战役、春季战役、夏季战役、秋冬战役四大战役及“奋斗六十天、干净迎国庆”“实施六大提升行动、干干净净迎春节”等专项行动,特别是今年上半年,坚持以疫情防控为切入点,深入推进村庄清洁行动,动用无人机进行环境卫生巡查,为疫情防控取得胜利作出贡献。三年来,全市共清理农村生活垃圾7.9万吨、清理村内水塘7071口、清理村内沟渠6566公里、清理污泥1.26万吨、拆除残垣断壁6172处、清理各类农业废弃物5953.9吨。农村处处呈现干净、整洁的新气象。

5.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实施了余江区农业面源污染和贵溪市畜禽粪污资源化综合利用项目,全市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95%,养殖粪污综合利用率88.5%。贵溪市利用光大生物质发电项目,建设30多个农林废弃物回收站,全域推进农林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彻底解决群众柴草乱堆乱放,全市农作物秸秆利用率达到93%以上,该做法作为江西省生态文明试验区典型案例报国家发改委进行推广。

市领导对农村环境治理高度重视,从2016年开始,系统推进生活垃圾治理、生活污水治理、厕所革命等10大专项行动。在全国率先推进城乡生活垃圾处理全域一体模式,农村生活垃圾处置率达到100%。近三年来,共改建农村厕所4.5万户,全市农村改厕率94.92%,无害化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74.51%。建设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163个,全市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95%,养殖粪污综合利用率94%。

(三)常态化“管”。“管”,就是村庄环境长效管护。

1.搭建了平台。全市搭建了村庄长效管护信息平台,加强了村庄长效管护信息化管理,实现长效管护工作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目前各区(市)正在开展第二期前端建设。同时,结合“万村码上通”5G+长效管护平台,进一步提高群众监督的效力。截至目前,我市平台累计关注用户89185人,接受群众上报事件19195条,处理19195条。

2.创新了模式。各区(市)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采取了符合各地实际需求的组织架构。比如贵溪市18个乡镇其中有14个是与物业公司签订了长效管护合同,4个乡镇采取了继续和劲旅公司合作的方式;余江区12个乡镇成立了物业总公司,村级设物业管理站。

3.拓展了业务。各乡镇都在进行有益的探索,将部分农村管护项目资金进行了有效的整合,部分解决了物业进乡村管护资金的不足。在管护内容上,贵溪市正在逐步将公路养护、绿化养护等一并纳入到物业公司服务范围。比如外包的14个乡镇都已将绿化养护、公路养护等纳入了合同。黄庄乡利用物业公司的优势,承接外单位的保洁、清运工作;杨溪乡将原有的物业公司升格为乡镇物业总公司,对人员及设备统一管理,负责全乡村庄环境长效管护。

我市村庄长效管护的经验做法,得到了各级媒体宣传部门的高度表扬。农业农村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公众号”刊登了余江区潢溪镇渡口村物业进乡村经验做法,《江西日报》报道、省委改革办《江西改革动态》刊登我市探索建立“物业进乡村”模式的经验做法。央视报道了塘湾镇塘甸夏家长效管护工作的好做法和成效。

下一步,我市将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大报告中提出的“提升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推进城乡人居环境整治”目标要求,站在新的历史起点,继续深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美丽鹰潭提供有力支撑。

相关信息:

贵溪市:创一流环境 贵在加速度 2022-11-05
关于印发《鹰潭市生态环境违法行为举报奖励办法》的通知 2022-11-01
  • ICP备案号:赣ICP备05005851号-1
    鹰潭市人民政府办公室主办
    鹰潭市行政审批局承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