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办公室 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鹰潭市数字经济“一号发展工程”实施方案(2022年)》的通知
各区(市)党委和人民政府,市委各部门,市直各单位,驻鹰各单位,各人民团体:
《鹰潭市数字经济“一号发展工程”实施方案(2022年)》已经市委、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中共鹰潭市委办公室
鹰潭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2年4月21日
鹰潭市数字经济“一号发展工程”实施方案
(2022年)
为贯彻落实全市发展和改革双“一号工程”推进大会精神和市委市政府有关要求,确保2022年工作实现有突破、见亮点、出成效,现制定本年度实施方案如下:
一、年度工作目标
确保实现全年数字经济增加值达到450亿元,占GDP比重达到36%左右,增速达23%。
——数字产业规模持续扩大。核心产业增加值达到113亿元,占GDP比重达到9%左右,增速达22%。电子信息(物联网)产业营业收入突破750亿元。
——产业数字化转型再提速。企业上云数大幅提升,两化融合发展指数加快提升,打造一批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解析量力争达到200万次。全市2022年实现网络零售总额16.1亿元,同比增30%以上。
——数字基础设施支撑能力不断增强。建成5G基站2600个,每万人拥有5G基站16个,力争入选“千兆城市”,全市泛物联网连接数突破110万。全市IPv6移动网络IPv6流量占比达到40%以上,固定网络IPv6流量占比达到10%以上,重点领域网站IPv6支持度在90%以上。
二、重点专项工作任务
(一)数字技术创新专项
责任领导:余红艳
牵头单位:市科技局;责任人:吴锽荣
配合单位:市发改委、市工信局、市市场监管局、高新区管委会;责任人:徐略英、高华、吴发财、肖霖
1.组织申报数字经济领域科研攻关项目,争取立项支持3个以上。
2.开展2022年电子信息类关键共性技术遴选工作。实施电子信息(物联网)关键技术攻关“揭榜挂帅”制度,聚焦攻克我市数字经济产业中“卡脖子”技术、共性关键技术及实现重大成果转化,每年发布“揭榜挂帅”项目10项以上。
3.制定物联网领域应用终端技术标准。
4.推进鹰潭智慧科创城建设。完善科创小镇建设方案,加快推进科创小镇运营建设,立足科创领域优势,聚焦智慧城市、科技创新、大数据处理和5G应用四大领域,打造集技术研发、成果转化、产业孵化、人才培育、成果展示等功能于一体的创新集聚区。完成3家运营机构入驻开园工作,引进和入驻公共技术研发服务平台1-2家,引进南昌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和技术转移转化中心,引进创新联盟1-2家,引进孵化科技型企业30家以上。
5.加快推进重大技术创新平台建设,促进科技创新平台提能升级,积极组织申报数字经济领域省级科技创新平台,组建1个省级创新载体、2个数字经济领域省级技术创新中心(重点实验室)、2个工程研究中心。
6.推进03专项成果转移转化试点示范,实现转移转化成果20项,实现1个100万级、1个50万级、2个10万级移动物联网应用,电子信息(物联网)产业营业收入突破750亿元。
7.实施科技型企业梯次培育提升计划,着力培育高成长性企业,新增一批数字经济领域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和独角兽、瞪羚企业,其中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10家,独角兽(潜在、种子)1家,瞪羚企业3家。
8.推动鹰潭泰尔物联网研究中心、南昌大学产教融合研究院(鹰潭)等平台做大做强。
(二)数字产业赛道赶超专项
责任领导:余红艳
牵头单位:市工信局;责任人:高华
配合单位:市发改委、市农粮局;责任人:徐略英、蔡国华
9.编制鹰潭市未来产业发展规划。
10.编制鹰潭市“十四五”数字经济产业发展规划。
11.支持15家数字经济重点企业发展,力争全年营业收入增长20%以上。
12.深化与国内顶尖数字经济领域研究机构合作,选择物联网、电子元器件、无人机、智慧农业等赛道实现重点突破。
13.培育2022年数字经济领域“专精特新”企业、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省级大数据示范企业。
14.组织好铜基新材料与电子信息产业推介会。
(三)重大项目建设专项
责任领导:王亚青
牵头单位:市发改委;责任人:徐略英
配合单位:市工信局、市通发办;责任人:高华、邓江
15.重点推进鹰潭市智慧科技创新小镇、鹰潭市云探电子科技有限公司5G芯片探针项目等列入省数字经济重点项目建设,确保今年完成投资8.5亿元。
16.继续强力实施“项目大会战”,实施新基建项目20个,确保今年完成投资16.29亿元。
17.对数字经济重点产业项目和新基建项目,实行按月调度。及时梳理重大项目推进中的突出问题,推动分权限、分层级帮助协调解决。
18.聚焦中央预算内投资和专项债券投向,梳理申报一批条件成熟、符合投向的重大项目,争取更多资金支持。
19.积极谋划一批数字经济重点产业项目和新基建项目。
(四)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专项
责任领导:余红艳
牵头单位:市工信局;责任人:高华
配合单位:市发改委、市国资委、市通发办;责任人:徐略英、刘长根、邓江
20.以产业链链长制为抓手,分行业制定产业数字化转型路 线图,分行业召开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供需对接会。
21.推动国有企业实施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升级改造,打造1个数字化示范企业。
22.编制鹰潭市推进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三年行动方案(2022-2024年)。
23.力争培育1家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
24.打造1个“数字开发区”标杆。
25.推进上云用数赋智。以“万企上云上平台”行动为契机,推进中小企业数据上云、业务上云、设备上云,提升中小企业数字化、网络化水平。累计上云企业1000家以上深度上云企业50家以上。
26.开展规上工业企业数字化融合度普查。
27.举办1-2场工业互联网现场会,宣传推广特色行业典型应用。
(五)“全景鹰潭”建设专项
责任领导:王亚青
牵头单位:市发改委、市大数据中心;责任人:徐略英、傅贤惠
配合单位:市工信局、市科技局;责任人:高华、吴锽荣
28.建立机会和产品清单发布机制,2022年,力争发布“机会清单”“产品清单”100条以上。
29.积极推动供需对接,组织线上线下对接活动15场次。
30.争取列入省应用场景示范项目达到12个。
(六)招商引资工作专项
责任领导:余红艳
牵头单位:市商务局;责任人:詹东旺
配合单位:市发改委、市工信局、市科技局;责任人:徐略英、高华、吴锽荣
31.做好省市县联动开展数字经济专题招商活动。
32.出台《2022年鹰潭市招商引资工作实施方案》,聚焦集成电路、电子元器件、半导体照明、智能终端、物联网(传感器、模组)、智能网联汽车、无人机、智慧家居、智慧能源等数字产业重点领域,开展“5020”项目攻坚行动,招引一批突破性、带动性、示范性强的项目,每年新签约电子信息(物联网)“5020”项目8个以上。
33.全市数字经济产业入统投资280亿元以上,入统亿元以上项目30个以上,其中新引进和入统“5020”项目均保持9个以上。
34.积极参加粤港澳大湾区电子信息专题推介活动。
35.举办江西国际移动物联网博览会。
(七)数字商务专项
责任领导:余红艳
牵头单位:市商务局;责任人:詹东旺
36.出台推进鹰潭市推进数字商务发展实施意见。
37.推进2个省级电商示范基地建设,培育2家省级电子商务示范(数字商务)企业,积极申报2022年重点商贸物流园区(企业)及区域性物流中心,力争2022年全市网络零售额突破50亿元,同比增长30%。
38.依托鹰潭国际综合港经济区,积极发展跨境电商业务。
39.打造一批直播基地、新零售门店、智慧菜场等商业数字化场景。
40.组织开展数字商务领域资源、技术、产品、服务、人才等对接促进活动。
(八)数字文创和智慧旅游专项
责任领导:苏建军
牵头单位:市文广新旅局;责任人:倪爱华
配合单位:市委宣传部、市科技局;责任人:李文、吴锽荣
41.出台《鹰潭市推动数字文旅产业发展实施意见》。
42.申报省级文化和科技示范基地,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重点支持数字文创企业发展。
43.推进“一部手机游鹰潭”及鹰潭智慧旅游大数据中心智慧监管平台建设。
44.培育1个省级智慧景区。
45.打造一批“5G+文化旅游”应用标杆。
(九)智慧农业和数字乡村建设专项
责任领导:苏建军
牵头单位:市农粮局、市委网信办;责任人:蔡国华、洪瑜君
46.按照数字乡村试点县工作指南,推进1个省级数字试点县建设。
47.组织召开鹰潭市数字乡村试点工作推进会,力争新增数字乡村创新发展优秀案例8个。
48.积极参与江西智慧农业建设PPP项目攻坚行动,配合推进农业农村大数据中心、重要农产品全产业链大数据建设。
49.结合数字乡村试点县建设,完成1个涉农县(市、区)“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建设。
50.开展农业物联网示范基地和智慧农场建设,力争新增省级农业物联网示范基地7个。
51.持续推广12316服务,全市建设4个省级综合农事服务中心,完成5个优秀农机维修点建设,完成3000㎡机库棚建设,完成18个育秧中心建设;完成贵溪市农村产权交易中心建设;全年开展职业农民线上线下培训不低于30场。
(十)智慧交通建设专项
责任领导:李小平
牵头单位:市交通运输局;责任人:张平来
52.制定2022年鹰潭市智慧交通示范应用实施方案和交通运输局2022年信息化工作要点.
53.升级完善智慧交通大数据中心、智慧交通政务管理与服务平台、智慧交通综合监管平台,构建“一中心、三平台”智慧交通平台体系。
54.配合推进梨温智慧高速公路、信江智慧航道示范工程、智慧服务区等建设。
55.开展“互联网+货运物流”模式创新。
56.鼓励智慧出行平台发展,推行一站式交通出行信息服务。
(十一)智慧教育和数字技术(技能)人才教育专项
责任领导:林坤
牵头单位:市教育局;责任人:陈小丽
57.编制鹰潭市教育数字化工作方案。
58.制定鹰潭市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数字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计划,支持高校设置数字经济类学科专业和开设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学院。
59.在全市教育系统推广使用“赣教云”教育大平台,推动各类教育平台互联互通、应用协同,2022年赣教云教学通应用备课率达到98%、授课率达到70%。
60.推进智慧(数字)校园建设,积极创建智慧教育示范区。
61.推广应用“人人通”APP学习平台。
62.深化智慧作业应用,在全市3-9年级推广使用“智慧作业”应用。
63.建立激励与考核机制,将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纳入教师教学能力评价和绩效考核。
(十二)智慧医疗建设专项
责任领导:林坤
牵头单位:市卫健委、市医保局;责任人:李恩福、万挺春
64.编制鹰潭市医疗数字化工作方案。
65.支持智慧医院建设,提升互联网医院、远程医疗等便捷化智能化线上服务水平。
66.推动健康医疗大数据发展应用,完善医疗卫生机构业务信息系统和市、县级区域健康信息平台,实现电子健康档案信息互通共享。
67.探索培育5G、VR+医疗健康服务试点,打造一批应用样板。
68.推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基层便民服务应用,开展基层人工智能辅助诊疗应用。
69.加快推进居民电子健康码规范应用,重点解决医疗健康 服务“一院一卡、互不通用”问题。推动居民电子健康码替代医疗机构部就诊卡,拓展在诊疗服务、公共卫生服务等卫生健康领域应用。2022年居民规范化电子健康档案使用率达到61%。
70.推进“互联网+”医疗在线支付,完善“一站式”结算服务。
(十三)数字经济人才培养和引进专项
责任领导:肖国军
牵头单位:市委组织部、市人社局;责任人:邬筱露、魏建君
配合单位:市教育局、市工信局、市科技局、大数据中心、市发改委、市商务局、市委党校;责任人:陈小丽、高华、吴锽荣、傅贤惠、徐略英、詹东旺、王家茂
71.制定实施鹰潭市数字经济领域人才专项政策。
72.积极申报省“双千计划”,实施市“鹰才计划”,组团开展赴外专场引才活动,引进、培养数字经济领域“高精尖缺”人才。
73.开展鹰籍数字经济人才回归专项行动,建立鹰籍数字经济人才数据平台和“人才画像”。
74.加强高层次人才(服务)产业园建设,引进一批数字经济领域人才项目。
75.实施数字化转型产业人才培训行动,组建数字经济产业联盟。
76.将数字经济知识作为各级党校(行政学院)重要培训内容,提高领导干部专业能力、工作人员数字素养。
77.开展全市领导干部数字经济主题培训班,加强各级干部队伍的数字化能力提升。
78.落实党委联系服务专家制度,优化升级市高层次人才服务卡,探索建立贯通线上线下的“一站式”人才服务平台。
79.健全数字经济新业态灵活就业者社会保障、权益保障、职称评价等政策制度。
(十四)数字政务和政务数据共享工作专项
责任领导:王亚青
牵头单位:市行政审批局、市大数据中心;责任人:桂峰、傅贤惠
80.推进“赣服通”“赣政通”鹰潭分厅建设,推动全市全面使用“赣政通”开展政务综合办公,全面推行“前店后厂”模式,掌上可办比例达100%。加快实现掌上“赣服通”统一申报入口的建设,协助鹰潭全域一体化平台进行各个业务审批系统的数据打通,“赣政通”平均活日活率达到45%,“赣服通”用户使用度、服务成效度分别达到35%、95%。
81.实施市政务外网升级改造工程,开展市直有关部门专网和自建云平台迁移行动,提升政务外网和云平台服务承载能力。
82.制定2022年政务数据供需对接清单,供需对接清单完成率达80%以上。升级改造市政务数据共享交换平台,充实完善高频数据共享库。
83.根据业务需要,积极推进省数据回流工作。
84.开展市政务数据共享应用示范工作,积极参与全省政务数据共享应用观摩会。组织相关单位(企业)参加数据开放创新应用大赛,引导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政务数据价值挖掘。
(十五)数字营商环境工作专项
责任领导:王亚青
牵头单位:市发改委;责任人:徐略英
配合单位:市市场监管局、市工信局、市财政局、市金融办、市工控公司、市行政审批局;责任人:吴发财、高华、李志兵、樊全华、吴德昌、桂峰
85.设立规模不小于5亿元的数字经济产业基金。
86.实行“包容期”管理 ,对数字经济领域市场主体实行2 年的发展“包容期”。
87.加强反垄断、反不正当竞争监管,防止资本无序扩张。
88.推动数字经济创新产品和服务率先在政务领域应用。
89.推动能耗、碳排放指标向符合国家产业方向、单位能耗产出效益高的数字经济产业项目倾斜。
(十六)数字经济宣传工作专项
责任领导:黄忠
牵头单位:市委宣传部;责任人:李文
配合单位:市发展数字领导小组成员单位
90.组织协调各地各部门梳理在场景培育、数据开放、产业集聚等方面的典型案例。
91.充分运用各类媒体,加大数字经济领域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宣传力度,及时宣传先进经验,提升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
三、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鹰潭市发展数字经济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并组建工作专班,从各有关部门抽调4-5名专业人员充实市数字办力量。各地各部门要把深入推进数字经济做优做强“一号发展工程”作为“一把手”工程,组织专门研究,形成工作专班,狠抓工作落实。
(二)完善调度机制。各地各部门每周五上午下班前向市数字办报送本辖区、本领域数字经济工作的推进落实情况(包括工作进展、工作亮点、取得成效及下一步打算等)。同时,严格按照《鹰潭市数字经济“一号发展工程”实施方案(2022年)》及鹰潭市数字经济主要指标责任工作分工计划安排的目标要求加强调度推进。各专项责任领导按分口负责的原则,每月定期调度各专项工作任务推进情况,各专项牵头单位每月30日前将进展及调度情况报送至市数字办。市数字办发挥综合协调作用,对数字经济“一号发展工程”实行“一周一简报、半月一调度、一月一通报”的工作机制,着力推动各项部署要求和工作任务落到实处。市政府主要领导按季度召开专题会,调度各地各部门工作推进情况,协调解决有关重点难点问题,研究部署有关工作。市发展数字经济领导小组每半年向市委常委会专题汇报数字经济工作推进情况。
(三)形成工作合力。各专项工作牵头部门要制定专项计划和工作台账、根据工作进展情况,不断细化深化政策措施,配合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密切协作,并结合部门职能,不断创新举措。各地要结合实际制定具体实施方案,明确目标任务和工作进度,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制定鹰潭市创建数字经济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实施方案,数字经济集聚区要编制建设发展规划。
(四)强化考核激励。根据数字经济统计指标体系,编制2022年度全市数字经济白皮书。制定数字经济发展评价实施办法,在有关部门、区(市)、开发区等考核中增加数字经济发展水平的内容并设置考核比重。建立通报和奖惩机制,切实调动各地各部门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附件:鹰潭市数字经济主要指标责任分工计划安排
附 件
鹰潭市数字经济主要指标责任分工计划安排
二级指标 | 单位 | 权重 | 2022年预期目标 | 2023年预期目标 | 2024年预期目标 | 考核责任 单位 | 备注 | |||||||||||||||||||
全市 | 贵溪(小) | 余江 | 月湖(大) | 龙虎山 | 高新区 | 信江新区 | 全市 | 贵溪(小) | 余江 | 月湖(大) | 龙虎山 | 高新区 | 信江新区 | 全市 | 贵溪(小) | 余江 | 月湖(大) | 龙虎山 | 高新区 | 信江新区 | ||||||
GDP | 亿元 | 1250 | 650 | 210 | 390 | - | - | - | 1360 | 710 | 225 | 425 | - | - | - | 1490 | 785 | 245 | 460 | - | - | - | ||||
数字经济增加值 | 总额 | 亿元 | 3分 | 450 | 234 | 84 | 132 | - | - | - | 542 | 284 | 101 | 157 | - | - | - | 667 | 352 | 122 | 193 | - | - | - | 市发改委 | |
占GDP比重 | % | 3分 | 36 | 36 | 40 | 34 | - | - | - | 40 | 40 | 45 | 37 | - | - | - | 45 | 45 | 50 | 42 | - | - | - | |||
增速 | % | 4分 | 23 | 23 | 25 | 21 | - | - | - | 17 | 18 | 20 | 15 | - | - | - | 19 | 18 | 19 | 20 | - | - | - | |||
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 | 总额 | 亿元 | 4分 | 113 | 64 | 19 | 29 | 1 | 16 | 1 | 136 | 76.7 | 23 | 35 | 1.3 | 19.2 | 1.3 | 163 | 91.7 | 27.5 | 42 | 1.8 | 23.2 | 1.8 | 市统计局 | |
占GDP比重 | % | 3分 | 9 | 10 | 9 | 7 | - | - | - | 10 | 11 | 10 | 8 | - | - | - | 11 | 12 | 11 | 9 | - | - | - | |||
增速 | % | 5分 | 22 | 22 | 24 | 20 | 25 | 20 | 25 | 20 | 20 | 21 | 21 | 30 | 20 | 30 | 20 | 20 | 20 | 20 | 39 | 21 | 39 | |||
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工程研究中心新增数量 | 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新增数 | 个 | 4分 | 2 | 1 | - | - | - | 1 | - | 2 | 1 | - | - | - | 1 | - | 2 | - | 1 | - | - | 1 | - | 市科技局 | |
工程研究中心新增数 | 2 | 1 | - | - | - | 1 | - | 3 | 1 | 1 | - | - | 1 | - | 3 | 1 | 1 | - | - | 1 | - | 市发改委 | ||||
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 | 件 | 4分 | 1.87 | 1.48 | 0.94 | 3.62 | - | 3.62 | - | 2.7 | 2.04 | 1.88 | 4.83 | - | 4.83 | - | 3.91 | 2.96 | 3.13 | 6.55 | - | 6.55 | - | 市市场监管局 | 龙虎山、信江新区不作要求。 | |
数字经济核心产业企业新增数 | 总数 | 个 | 3分 | 70 | 24 | 17 | 10 | 2 | 15 | 2 | 77 | 26 | 19 | 13 | 2 | 15 | 2 | 83 | 28 | 21 | 15 | 2 | 15 | 2 | 市统计局 市工信局 市发改委 市商务局 市住建局 | |
工业 | 40 | 15 | 10 | 2 | 0 | 13 | 0 | 40 | 15 | 10 | 2 | 0 | 13 | 0 | 40 | 15 | 10 | 2 | 0 | 13 | 0 | |||||
服务业 | 12 | 3 | 3 | 3 | 1 | 1 | 1 | 15 | 4 | 4 | 4 | 1 | 1 | 1 | 18 | 5 | 5 | 5 | 1 | 1 | 1 | |||||
批发零售业 | 13 | 4 | 3 | 3 | 1 | 1 | 1 | 16 | 5 | 4 | 4 | 1 | 1 | 1 | 19 | 6 | 5 | 5 | 1 | 1 | 1 | |||||
建筑业 | 5 | 2 | 1 | 2 | 0 | 0 | 0 | 6 | 2 | 1 | 3 | 0 | 0 | 0 | 6 | 2 | 1 | 3 | 0 | 0 | 0 | |||||
软件产业(业务收入、著作权)培育 | 业务收入、著作权 | — | 2分 | 1.5 | 0.45 | 0.3 | 0.2 | 0.05 | 0.45 | 0.05 | 1.8 | 0.5 | 0.35 | 0.25 | 0.1 | 0.5 | 0.1 | 2.4 | 0.6 | 0.45 | 0.45 | 0.15 | 0.6 | 0.15 | 市工信局 市文广新旅局 | |
企业数 | 12 | 3 | 2 | 2 | 1 | 3 | 1 | 17 | 4 | 3 | 3 | 1 | 5 | 1 | 23 | 5 | 4 | 4 | 2 | 6 | 2 | 累计数 | ||||
通过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数省级两化融合示范企业新增数量 | 通过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数 | 个 | 4分 | 28 | 7 | 6 | 1 | - | 14 | - | 48 | 14 | 12 | 2 | - | 20 | - | 68 | 21 | 17 | 3 | - | 27 | - | 市工信局 | 累计数 |
省级两化融合示范企业新增数量 | 6 | 2 | 1 | - | - | 3 | - | 6 | 2 | 1 | - | - | 3 | - | 6 | 2 | 1 | - | - | 3 | - | 1.全省历年获批情况:2018年51家,2019年51家,2020年54家。 2.根据2020年申报通知,各设区市最多推荐8家企业。 | ||||
工业互联网二级节点 | 新增企业节点数 | 个 | 2分 | 20 | 8 | 4 | - | - | 8 | - | 20 | 8 | 4 | - | - | 8 | - | 60 | 24 | 12 | - | - | 24 | - | 市工信局 | |
新增注册量数 | 个 | 2分 | 50万 | 20万 | 10万 | - | - | 20万 | - | 150万 | 60万 | 30万 | - | - | 60万 | - | 800万 | 320万 | 160万 | - | - | 320万 | - | 市工信局 | ||
新增节点数 | % | 2分 | 0 | - | - | - | - | - | - | 0 | - | - | - | - | - | - | 1 | - | - | - | - | - | - | 市工信局 | ||
企业上云数 | 家 | 3分 | 1000 | 325 | 225 | 150 | - | 300 | - | 1500 | 500 | 350 | 200 | - | 450 | - | 2000 | 650 | 450 | 300 | - | 600 | - | 市工信局 | 累计数 | |
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新增数 | 个 | 2分 | 1 | - | 1 | - | - | - | - | 0 | - | - | - | - | - | - | 1 | - | 1 | - | - | - | - | 市工信局 | 智能光电(眼镜)、汽摩配等行业争取以县区、园区名义申报基地。 | |
省级制造标杆 企业数量 | 个 | 3分 | 6 | 2 | 1 | - | - | 3 | - | 10 | 4 | 2 | - | - | 4 | - | 15 | 6 | 3 | - | - | 6 | - | 市工信局 | 累计数 1.全省历年获批情况:2020年46家,2021年44家; 2.根据2022年申报通知,各设区市最多推荐10个项目,预计全省新增30余家; | |
网络 零售额 | 总额 | 亿元 | 3分 | 50.46 | 16.12 | 13.39 | 14.58 | 0.99 | 2.82 | 2.56 | 63.86 | 20.14 | 16.73 | 18.23 | 1.24 | 3.53 | 3.99 | 78.82 | 25.18 | 20.91 | 22.78 | 1.55 | 4.41 | 3.99 | 市商务局 | |
增速 | % | 3分 | 30 | 30 | 30 | 30 | 30 | 45 | 30 | 25 | 25 | 25 | 25 | 25 | 25 | 25 | 25 | 25 | 25 | 25 | 25 | 25 | 25 | |||
农业物联网示范基地数量占本地龙头企业的比例 | 比例 | % | 2分 | 40 | - | - | - | - | - | - | 45 | - | - | - | - | - | - | 50 | - | - | - | - | - | - | 市农粮局 | 全市现有省级龙头企业29家,省级考核指标为农业物联网示范企业占龙头企业指标20%,根据各县区现有龙头企业数量,设置预期目标,因高新区和信江新区无农业企业,故将任务指标分摊至其他区(市)。 |
增加数量 | 个 | 7 | 3 | 2 | 1 | 1 | 0 | 0 | 8 | 3 | 2 | 2 | 1 | 0 | 0 | 7 | 3 | 2 | 1 | 1 | 0 | 0 | ||||
数字乡村创新发展优秀案例新增数量 | 个 | 2分 | 8 | 3 | 3 | 1 | 1 | -0 | 0 | 8 | 3 | 3 | 1 | 1 | -0 | 0 | 8 | 3 | 3 | 1 | 1 | -0 | 0 | 市委网信办 | ||
宽带用户平均 下载速率 | Mbit/s | 1分 | 90 | 90 | 90 | 93 | 85 | 95 | 95 | 92 | 91 | 91 | 94 | 85 | 95 | 95 | 92 | 91 | 91 | 94 | 85 | 95 | 95 | 市通发办 | ||
每万人拥有5G 基站数 | 个 | 2分 | 16 | 10 | 11 | 26 | 26 | 39 | 39 | 18 | 11 | 12 | 29 | 30 | 44 | 44 | 19 | 12 | 13 | 30 | 31 | 46 | 46 | 市通发办 | ||
重点领域网站IPv6支持度得分 | % | 2分 | 90 | - | - | - | - | - | - | 95 | - | - | - | - | - | - | 98 | - | - | - | - | - | - | 市委网信办 | 对接省委网信办了解到该项考核具体指标未最终确定,故无指标无法细分至区(市)。 | |
双千兆应用创新 | — | 1分 | 11 | 2 | 2 | 3 | 1 | 1 | 2 | 13 | 2 | 2 | 3 | 1 | 3 | 2 | 15 | 3 | 3 | 3 | 1 | 3 | 2 | 市通发办 | ||
移动物联网用户占本地人口比例 | % | 2分 | 96.5 | 26.83 | 18.08 | 314.95 | - | - | - | 100.51 | 28.02 | 18.85 | 328 | - | - | - | 108 | 30 | 20.4 | 354 | - | - | - | 市通发办 | ||
数据中心电能使用效率(PUE) | — | 2分 | 1.5 | - | - | - | - | - | - | 1.3 | - | - | - | - | - | - | 1.3 | - | - | - | - | - | - | 市大数据中心 | 各区(市)没有数据中心。 | |
数据共享工作综合 评分 | — | 5分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市大数据中心 | 省政务推进工作领导小组暂未出台最新数据共享工作考核标准,并暂停了2022年数据共享工作进展考核,所以数据共享工作综合评分预期目标暂时无法填报。 | ||||||||||
赣政通 | 平均日活率 | % | 1分 | 45 | > | > | > | > | > | > | 55 | > | > | > | > | > | > | 60 | > | > | > | > | > | > | 市大数据中心 市行政审批局 | |
服务应用有效率 | % | 1分 | 省办无“服务应用有效率”相关指标。 | |||||||||||||||||||||||
赣服通 | 用户使用度 | — | 1分 | 35% | 40.00% | 39.00% | 69% | - | - | - | 40% | 45% | 45% | 70% | - | - | - | 50 | 55% | 55% | 75% | - | - | - | 市大数据中心 市行政审批局 | 龙虎山、高新区、信江新区目前没有建设分厅。 |
服务成效度 | — | 1分 | 95% | 95% | 95% | 95% | - | - | - | 100% | 100% | 100% | 100% | - | - | 100 | 100% | 100% | 100% | - | - | - | ||||
电子社保卡覆盖率 | % | 2分 | 60 | 60 | 60 | 60 | 60 | 60 | 60 | 70 | 70 | 70 | 70 | 70 | 70 | 70 | 80 | 80 | 80 | 80 | 80 | 80 | 80 | 市人社局 | ||
赣教云教学通应用覆盖率 | 备课率 | % | 2分 | 98 | - | - | - | - | - | - | 99 | - | - | - | - | - | - | 99 | - | - | - | - | - | - | 市教育局 | |
授课率 | % | 70 | - | - | - | - | - | - | 75 | - | - | - | - | - | - | 80 | - | - | - | - | - | - | ||||
居民规范化电子健康档案使用率 | % | 2分 | 61 | 61 | 61 | 61 | 61 | 61 | 61 | 63 | 63 | 63 | 63 | 63 | 63 | 63 | 65 | 65 | 65 | 65 | 65 | 65 | 65 | 市卫健委 | ||
发布“机会清单”“产品清单”数 | “机会清单”数 | 条 | 1分 | 56 | 11 | 9 | 7 | 3 | 14 | 3 | 65 | 13 | 10 | 7 | 5 | 15 | 5 | 68 | 15 | 10 | 7 | 5 | 16 | 5 | 市发改委 | 2022年市本级机会清单数9个,市大数据中心、市行政审批局、市水利局、市卫健委、市生态环境局、市应急管理局、市医保局、市公安局、市档案馆等部门各有1项列入机会清单。2023年、2024年每年预计市本级机会清单10个左右,其中市大数据中心、市行政审批局、市卫健委、市商务局、市工信局、市文广新旅局、市科技局、市交通局、市教育局、市农粮局等部门各1项。 |
“产品清单”数 | 28 | 10 | 6 | 1 | 1 | 18 | 1 | 44 | 11 | 7 | 2 | 2 | 20 | 2 | 51 | 12 | 8 | 3 | 3 | 22 | 3 | |||||
组织供需对接活动 场次 | 次 | 2分 | 15 | 1 | 1 | 1 | 1 | 1 | 1 | 16 | 2 | 1 | 1 | 1 | 1 | 1 | 17 | 3 | 1 | 1 | 1 | 1 | 1 | 市发改委 | 市工信局、市科技局、市大数据中心、市商务局、市文广新旅局、市交通局、市教育局、市农粮局、市卫健委等部门每年各组织1次供需对接活动。 | |
列入省级应用场景示范项目数量 | 个 | 2分 | 12 | 3 | 2 | 1 | 1 | 3 | 1 | 14 | 3 | 3 | 1 | 1 | 3 | 1 | 16 | 4 | 3 | 1 | 1 | 4 | 1 | 市大数据中心 | ||
集聚区当年建设目标完成情况 | 创建数字经济集聚区个数 | 个 | 2分 | 6 | 1 | 1 | 1 | 1 | 1 | 1 | 6 | 1 | 1 | 1 | 1 | 1 | 1 | 6 | 1 | 1 | 1 | 1 | 1 | 1 | 市发改委 | |
列入省级数字经济集聚区个数 | 个 | 1 | - | - | - | - | 1 | - | 2 | 1 | 1 | - | - | - | - | 3 | - | - | 1 | 1 | - | 1 | ||||
列入省级数字经济集聚区当年建设目标完成情况 | % | 100 | - | - | - | - | 100 | - | 100 | 100 | 100 | - | - | 100 | - | 100 | 100 | 100 | 100 | 100 | 100 | 100 | ||||
列入省级数字经济重点项目、新基建项目 | 列入省级数字经济重点项目当年投资完成情况 | % | 2分 | 100 | - | - | - | - | 100 | 100 | 100 | 100 | 100 | 100 | 100 | 100 | 100 | 100 | 100 | 100 | 100 | 100 | 100 | 100 | 市发改委 | 鹰潭市智慧科技创新小镇(信江新区)2022年计划投资3.5亿元;鹰潭市云探电子科技有限公司5G芯片探针项目(高新区)2022年计划投资5亿元。 |
列入省新基建项目当年投资完成情况 | 100 | 100 | - | 100 | - | 100 | 100 | 100 | 100 | 100 | 100 | 100 | 100 | 100 | 100 | 100 | 100 | 100 | 100 | 100 | 100 | 2022年市本级8个项目(市大数据中心2个,市消防救援支队、市水利局、市城管局、市国控集团、市应急管理局、市文广新旅局各1个)当年投资完成率100%。 | ||||
列入省级数字经济重点项目、新基建项目 | 列入省级数字经济重点项目个数 | 个 | 3分 | 2 | 0 | 0 | 0 | 0 | 1 | 1 | 10 | 3 | 2 | 1 | 1 | 2 | 1 | 10 | 3 | 2 | 1 | 2 | 1 | 1 | 市发改委 | 经与省发改委对接,2022年省数字经济重点项目名单已公布,全省共100个项目,我市鹰潭市智慧科技创新小镇(信江新区)、鹰潭市云探电子科技有限公司5G芯片探针项目(高新区)等2个项目列入。 |
列入省新基建项目个数 | 20 | 2 | - | 1 | - | 8 | 1 | 30 | 12 | 5 | 2 | 1 | 9 | 1 | 40 | 16 | 8 | 4 | 1 | 10 | 1 | 2022年市本级列入省新基建项目8个,其中市大数据中心2个,市消防救援支队、市水利局、市城管局、市国控集团、市应急管理局、市文广新旅局各1个。 | ||||
获得国家、省部级荣誉、奖励数量 | 次 | 1分/次 | 发展数字经济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 | |||||||||||||||||||||||
新增数字经济上市企业数 | 个 | 2分/个 | 2 | 1 | - | - | - | 1 | - | 2 | 1 | - | - | - | 1 | 0 | 2 | 1 | 1 | - | - | - | - | 市政府金融办 | ||
独角兽(种子、潜在)企业新增数 | 个 | 1分/个 | 1 | - | - | - | - | 1 | - | 1 | 1 | - | - | - | - | - | 1 | - | - | - | - | 1 | - | 市科技局 |
相关信息: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