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鹰潭:打好数字化转型“主动战”
江西江铜华东电工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新能源电磁线项目生产线
江西沃德尔科技有限公司电子泵车间
江西新越新型材料集团有限公司铜板带生产线
今年以来,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鹰潭市聚焦“走在前、勇争先、善作为”的目标要求,认真落实“1269”行动计划,大力实施工业强市战略,全力打造国家级先进铜功能材料及高端应用集群,深入推进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前三季度,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3.6%、增速列全省第一;规上工业实现营业收入3658亿元、同比增长14%,增速列全省第一;实现利润总额132.6亿元、同比增长43.4%,增速列全省第一。
紧盯集群“主抓手”加快产业转型升级
近年来,鹰潭市紧盯先进制造业集群“主抓手”,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全市以“大抓落实年”活动为契机,围绕实施创新体系提升行动、先进制造培育行动、企业梯次培育工程、开放融合协作行动、治理机制革新行动等重点任务,部署20项具体举措,推动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升级,加快打造国家级先进铜功能材料及高端应用集群。组建50亿元现代产业引导基金,成功组建先进铜功能材料产业联盟、省级先进铜功能材料制造业创新中心,积极推进建设有色金属功能结构材料全国重点实验室、先进金属材料江西省实验室、国家铜产业计量测试中心,强化集群“六个一”支撑,有效助力产业发展换装新引擎。举办铜产业科技创新大会、2024年先进铜功能材料产业集群发展论坛暨铜产业链“百场万企”供需对接大会等活动,畅通产业链供应链循环。前三季度,先进铜功能材料产业实现规上营业收入3349.79亿元、同比增长15.3%,利润总额113.4亿元、同比增长52.9%,入选江西省首批先进制造业集群。
下好创新“先手棋”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
鹰潭市坚持科技创新引领,出台《鹰潭市加快推进工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大力培育壮大以制造业领航企业为龙头、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等为重点的优质企业群体,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和管理水平,鼓励企业主导或参与各类标准制修订,提升行业话语权。全市累计培育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4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93家、省级创新型中小企业250家,新增博士后科研工作站3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4家。支持企业加大创新研发投入,今年推动18个创新券项目立项实施,累计发放1.7亿元“工创贷”支持11个产业化项目,今年完成专利权质押融资7.45亿元,中易微连漆包圆铜线、韩亚半导体高活性电子级氧化铜粉A01、同心铜业高精度铜材、江铜冶金化工铜精矿汽车自动取样机等产品获江西省“赣出精品”、优秀新产品、首台(套)装备等荣誉,综合科技创新水平指数排名居全省第二。
打好数改“主动战”推动工业质效提升
步入工厂车间,“云上鹰潭”新风拂面。鹰潭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工作,建立“市级主导、县级主责、园区主推、企业主体”四级联动推进机制和“党委领导、政府主抓、部门指导、企业主责、服务商协同”的高效议事协调机制,制定《鹰潭市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行动计划(2024—2025年)》,构建省、市、县三级联动的差异化政策奖补体系,实现对数转企业支持的全覆盖,高效推动数字化转型工作。一方面,强化服务供给,遴选了28家数字化转型服务商和48款“小快轻准”数字化服务产品,培育本地服务商和服务专员,构建“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数字化诊所、数字专员”三级服务体系;立足产业实际打造更切合行业需求的“小快轻准”产品包和个性化定制方案,推动铜行业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规模化应用,通过轻量SaaS化应用为注册平台的企业提供轻量ERP、MES、EMS、WMS等基础数字化应用服务。另一方面,注重协同推进,根据产业、工艺以及改造目标等级分类分级推进数字化改造,打造一批行业标杆案例;以链式转型为方向,全力推进铜产业大脑试运行,带动上下游整体数字化转型;以开发区为重点,率先在全省实现省级集群和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全覆盖,省级以上园区全部搭建数字化服务平台实现数字化管理,鹰潭高新区获评工业和信息化部数智化运营园区试点示范。截至9月底,全市规上企业深度诊断率达100%,开展数字化改造企业429家,占规上企业的73%。
强化投资“主力军”增强高质量发展后劲
鹰潭市聚焦产业链补链强链,主动对接融入长三角等地,加大目标企业精准招商力度,重点补强“铜线-弱电线缆”等细分领域产业链,奋力跑出“1+2”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速度”。前三季度,全市签约产业亿元以上项目138个,其中优强项目25个。成立市重大项目推进工作专班,对重点项目“挂图作战”,推动项目高效落地、加快建设,前三季度,沃德尔科技、科速达电子等一批重点产业项目建成投产,全市工业投资增长21.9%,新建投产企业对全市规上工业贡献率达49.5%,拉动规上工业增长6.7个百分点。以大规模设备更新为抓手,全力推动企业实施“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技术改造,配合技改扶持政策,持续推进工业技改行动,滚动实施238个技改项目,总投资337.91亿元,目前149个项目已试生产、投产。前三季度,全市工业技改投资同比增长30.5%,保持全省前列,全市新增省级绿色工厂20家,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16.7%。
唱响营商环境“主旋律”推进生产性服务业发展
鹰潭市升级打造国际陆港,持续加大铜原料贸易合作,积极争取再生铜转关试点企业及进口试点品类范围进一步扩大,推动再生铜的通关时间压缩至1天,检验时间压缩到3至4天。强化金融服务供给,编制《铜产业转型金融支持项目目录》,今年该市成功入选第三批国家产融合作试点城市。拓宽人才引进和使用渠道,建立4个“人才飞地”、3个“研发飞地”;推动建设铜产业市域产教联合体,在铜企业建立实习实训基地,获批省级产教融合型企业5家。精准对接创新发展服务需求,搭建“NQI鹰质通”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云服务平台,精准解决铜企业需求187个。
下一步,鹰潭市将继续聚焦“走在前、勇争先、善作为”的目标要求,贯彻落实“1269”行动计划,加快建设先进制造业集群,持续推进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大力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以更强干劲、更实举措,坚定不移推动工业高质量发展,全力推进新型工业化,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江西篇章作出新的贡献。
来源:江西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相关信息: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