鹰潭:告别万“码”奔腾 实现居民服务“一卡通”
发布日期:2023-11-10 14:35 信息来源:鹰潭日报 作者:祝卫明2020年8月,鹰潭被列为全国社保卡“一卡通”创新应用综合示范城市。三年来,我市在完善惠民惠农资金社保卡“一卡统发”的基础上,推进工资福利“一卡通领”、政务服务“一卡通办”、移动支付“一卡通用”、居民服务“一卡通行”,不断扩展服务功能与应用场景,实现居民服务“一卡通”,走在全省前列。
欧阳冬辉是余江区马荃镇岩前村村民,去年起他在鹰潭三水天境项目工地做小工,现在每个月的工资都会准时发放到他的社保卡上。欧阳冬辉告诉记者:“以前我在工地打工,换个工地就要办一张卡,现在各地工地都把工资打在社保卡上,田亩补贴款和养老金也都打到社保卡上,还可以用社保卡看病挂号,很方便,这给老百姓办了一件实实在在的好事。”
据了解,我市在全省率先搭建了农民工工资发放监管平台,全市75家在建项目将农民工工资直发到社保卡上,有效避免了拖欠农民工工资事件发生。2022年初实施以来,已累计为全市农民工发放工资3.42亿元。此外,我市在全省率先开展惠民惠农财政补贴资金社保卡“一卡通”发放试点,2019年以来,已累计发放惠民惠农财政资金30.39亿元。试点成效在全省推广,并入选江西省数字经济“一号发展工程”专题政务数据共享应用典型案例。这是我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探索以社会保障卡为载体建立居民服务‘一卡通’”的重要指示精神的有效举措。
告别万“码”奔腾,实现居民服务“一卡通”,部门数据共享是基础。为了打通部门壁垒,解决人社部门“小马拉大车”现象,我市高位推动,成立了市社会保障“一卡通”应用工作领导小组,出台了《鹰潭市社会保障卡“一卡通”创新应用示范工作实施方案》《鹰潭市社会保障卡居民服务“一卡通”实施方案》等文件,明确了优抚、低保、退耕还林补助、社保待遇等224项资金纳入社保卡发放,告别了“多个部门多张卡”的现状,实现“一卡通”发放。试点以来,全市通过“一卡通”累计发放民生资金320万人次21亿元。
此外,我市不断扩展“一卡通”服务功能,加快应用场景建设,把服务范围扩大到民生各个领域,实现“一卡通办、减证便民”。社保卡可作为群众到政府部门办事的身份凭证,打开电子社保卡或持实体卡,可购票、刷码畅游龙虎山景区。在经济大厦等办公集中场所,不仅可以刷码进入,还可用作在大厦内零售店购物、食堂用餐等消费结算。在鹰潭市应用工程学校、鹰潭市高级技工学校等地,实现了社保卡门禁通行,并在食堂、图书馆应用。市内公交车也开通了刷社保卡或扫社保“一卡通”码乘车的功能。凭借电子社保卡,还可在大观园连锁超市线下所有门店消费,并享受购物满减优惠。现在,在鹰潭领薪酬、就医购药、乘公交、借图书、游景区、购物支付……刷社保卡都能办到。
鹰潭市社会保障卡中心主任潘健表示,下一步,我市计划建设全市居民服务“一卡通”管理平台,进一步提升社保卡治理能力和公共服务水平,同时拓展“一卡通”场景建设成果,打造居民服务“一卡通”鹰潭模式。
相关信息: |
|||||||||||||||
|